•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见字如面第三季

    见字如面第三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归亚蕾,陈数,赵立新,何冰,蔡康永,戚薇,黄志忠,牛骏峰,杨澜,梁文道,董勇,曹曦文,尤靖茹,王自健,黄维德,郎永淳,翟毓红 

    导演:关正文,刘宇 

    猜你喜欢

     剧照

    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2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3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4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5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6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6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7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8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19见字如面第三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18《见字如面》第三季,立足中国,秉承多元化视角,展开全球化选信,挖掘更多元价值,探索更极致人性,引爆更广泛热议,尽现世道人心精神意蕴。  首开全球化选信,人情人性,极致纷呈;全明星顶配阵容,读信品信,直击人心。  多现场无缝对接,深度沉浸,精彩升级。12期节目,打开人生在世各种际遇;12个主题,展现人间冷暖不同故事。

     长篇影评

     1 ) 但愿人长久

    越长大却越不能面对生离与死别。 这一期的主题本无意观看,初初是被罗罔极的征婚信给吸引去的,这样一个不甘于被渐冻的肉体禁锢的伟大灵魂该怎样去追求爱情?然而却因福建一对老人的故事潸然泪下……张丽卿写给杨建东,一份各自觉得不配的时候爱情,一份坚守了三十年最终相依的爱情。张奶奶说,我最后悔的是不能早点嫁给你。而背景中携手漫步白首不离的背影渐行渐远。 李咏之于哈文,杨建东之于张丽卿,许多的生离与许多的死别。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依旧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可话凄凉。 所以,如果你爱的那个人在身边请好好珍惜她,如果他还没出现请好好爱惜自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见字如面三季7期诚意推荐。

     2 ) 红的这么低调,这个节目值得我们吹爆它

    传说中的第一综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更新了,一季更比一季强。第一季8.9分,第二季9.3分,第三季目前仍旧是一片五星好评。

    《见字如面》,一个安安静静读信点评的节目,没有c位之争,更不存在撕逼的噱头,怎么就能火到第三季依旧热度不减呢?先看内容。第一期第一封信是蒲松龄的《除日祭穷神文》,开头就来了个灵魂的拷问↓

    “穷神,我跟你是亲戚吗?穷神你怎么就赖着不走了呢?你干嘛寸步不离跟着我啊?你当我是你热恋的情人啊?”董勇老师,您可别念了哟,扎心。我这刚过完平安夜圣诞节元旦,穷神看到都想掉头走。妙的是蒲松龄还用穷神的口吻给自己回了一封信,给他的脱贫攻略是:学一学抠门吝啬、损人利己、虚伪奸诈、泯灭良心。哪有富人不招人恨的,你就得脸皮厚!蒲松龄对此表示:我还是穷着吧,因为我,取之有道。利益和道义的矛盾,依旧是现代人的困惑,在占便宜这样的小事上可以不谈自尊,在大事的取舍上,前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虽说这是几百年前的信,听起来却完全不需要跨越历史的鸿沟。除此之外,每一期的信件都围绕一个主题。第一期“错位”,带观众看到六段阴差阳错的人生:蒲松龄与科举的一世龃龉、侵华日军大岛中典的一生咒怨、晚年李清照的明珠暗投、地铁少年和少女的向左走向右走、殷夫对哥哥的果决…… 总是要扣到最后一粒,才发现扣子从第一颗就已经错了位,一步错位,满盘皆输。(来自豆瓣短评)信件内容的丰富与深度,得益于节目组在信件内容的严格把控:一年时间,从几千封信中,筛选出70-80封。

    “我们选信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这些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所谓值得,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参照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提供了足够多元的认知视角,是不是能激活独立思考的普遍发生,有没有当下性和供给大家讨论的话题性。那些入选信件,看着是年代的、古代的、外国的,但其实都是身边的,每个人都绕不开、躲不掉的。”——导演:关正文

    再看看嘉宾。第一期的读信人:赵立新、董勇、归亚蕾、郎永淳、牛骏峰。虽然这不是演员系列的综艺节目,但节目组在读信人的选择上还是费了些心思的,至少是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的艺人。“最具魔性的”赵立新老师,和董勇老师搭档,读的是穷神的回信。上来便笑嘻嘻对着董勇老师唤“东君(指主人蒲松龄)”,再一扭头,秒换严肃的表情,端起了穷神的身段,发动嘴炮技能一通数落:“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谨慎,你还有脸怪别人?”

    这段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之后,赵立新被众人哄得完全放任进入开挂模式,把讲台变成了话剧舞台,被网友调侃是“戏精上身”。显然,赵立新老师已经不是简单的“读”信了,是在“演绎”这封信。不太熟悉的“小鲜肉中的戏精”牛骏峰也没让人失望。他读的是《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 我都会在七点十五分遇见你》。周宏翔,一位出生于重庆的90后小伙,每天都能遇到一位搭乘同一班地铁的美丽姑娘。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默默关注着她,却从未与她有过交流,姑娘的存在,是他每天的小确幸。直至某天姑娘不再出现,他开始失落和惆怅,便有了这封写给地铁姑娘的信。牛骏峰目光垂落,嘴角微微翘起,轻声读着,“我已经关注你很久了,在忙碌的人潮中,你是格外抢眼的那一个。”你能感受到男孩对女孩的爱慕和期待,再抬起头来,温柔到眼睛里都透着光。

    《见字如面》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信件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演绎的精彩。他们让观众好像看见了写信的人,好像看见了他的环境、神态,看见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谈。”——导演:关正文

    品信环节的嘉宾同样够分量,名嘴许子东、梁文道、史航等等等,加上擅长掌控节奏的主持人,好嘛,又一个《圆桌派》。归亚蕾老师读的是李清照的信,说的是李清照晚年遇人不淑,碰上了渣男,被骗钱家暴,还招来了牢狱之灾。李清照便给救她出狱的綦崇礼写了封信,觉得自己用尽一生去追求完美与智慧,却落得难逃万世讥笑的命运。除了感慨李清照的命途多舛,只能感叹李清照确实是大才女,写封信用那么多典故。桑榆晚景、驵侩之下才、南山之竹是什么?刘伶、石勒、李赤、贾生又都是谁?虽然能听明白这件事,但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细节,未免可惜。这时候品信人的作用就来了,名嘴可不只是有嘴,肚子里有真才实学,才能口若悬河,他们在讨论时随口就解了我的困惑。

    不仅说了刘伶的典故,还解释了李清照借用刘伶比喻自己背后的心理和状态。嘉宾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打底,自然敢说,说的精彩,更说的有深度。讲到日本人大岛中典的忏悔信的时候,嘉宾一针见血,日本人对战争的忏悔分为两种:一种是忏悔战争,因为是侵略战争;一种是忏悔战败,当时不该打美国人,损失了已经侵占的中国的土地。许子东则更是上升到了是特定国家的特定罪行,还是人类的普遍悲剧这种高度上。

    “既然大家都觉得没营养的东西是在浪费时间,我们就专注于提供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最直接的价值就是别让观众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要说我们有什么坚守,不投机,不跟风算一条。”——导演:关正文

    普通人看见的一页纸,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座山,而现在,因为这个节目,我们也能得窥冰山一角。

    导演:关正文著名电视策划、导演,电视节目制作人。《幸运52》、《开心辞典》、《对话》、《挑战主持人》、《非常6+1》、《我要上春晚》的主创策划;2003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总体设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的导演。 (部分内容、图片节选自网络或视频)投稿邮箱:yanni@imaginemedia.cn我们导演,给你另一种视角看电影

     3 ) 白血病人那期的一些感想

    见字如面,无意中看到白血病人那期,泪流满面,可能是在外漂泊的原因吧!一提到家,我就会有很多情感,在此瞎写一番!写下一时感受!留作纪念。

    人真是复杂的动物,健康时一直追求着欲望的东西!生病时就想活着就好!我们总在追求着什么,追求着所谓的成功!勇往直前!干就完了!我们忽略了太多生活的美好,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上次热泪盈眶的时候是同学结婚,那是开心的泪水,这是呢是悲伤的泪水!我突然对家思念非常严重,想念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总是以金钱定义一个人的成功,或者一个做父母的成功,不难看出,在家里谁挣的钱多,谁就有地位!是我们夸大了钱的功能,还是我还不明白!钱的重要性,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些情感是不用钱的,你比如说在外漂泊后和家人相聚,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看了一本让我振奋的书,他产生的是情感的共鸣,最近特别喜欢情感共鸣的东西!虽然很短暂!但很真实!爱情,亲情,友情,我还是希望他更纯粹些,我希望爱情两个人在大马路上能聊一天,也不会累,这种纯粹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少!好像有人故意把他隐藏起来!不想让你看到,但也很难坚持,因为你身边会遇到好多好多人!他们随时都在影响你,可能上一秒,很开心!很纯粹,下一秒你又变得很恶心,肮脏,我想这可能是一种哲学问题!我希望我可能保持感恩之心!坚持自己,欲望到来!可以控制!以纯粹情感的东西,压制欲望!我觉得他俩是可以博弈的。

     4 ) 标题自在

    就在下午,无意间翻微博看见了,见字如面的消息,这才知第三季已然更新了第一期。 作为从第一季就钟意上这个节目的我,再忙也得挤出时间,看上一看。 果然,见字如面第三季,还是过去的感觉。 有内容、有情怀、有思想,在浅娱乐高度消耗的环境里,坚持“做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被市场同质化,真的是太难得了。 第一期最喜欢蒲松龄和穷神的往来信,整个情景被这两位艺术家舞台化、戏剧化、人格化了,这就是艺术家的魅力所在吧!疯狂打call!

     5 ) 见字如面

    前两年忙忙碌碌,虽然充实,但生活也被工作占满,最近终于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也发现了错过的好节目。本周看了《见字如面》,以下为我非常喜欢的一封信,分享给大家,这两年确实唯美标题党的书和文章充斥眼球,但粗略浏览后就会发现那些蹭热点式的快餐文章内容之乏味,更加能体会到为何经典会永垂不朽,希望发人深省让人感同身受的好书好文会越来越多~ 王左中右致出版商的信件稿 2019年5月8日 做为一个十里八乡起外号的大王,我总觉得每一个好的名字,都是有画面感的,比如江疏影,一听就很好看,比如六神磊磊,一听就百虫不侵。但最近我发现一些出版物上起的书名,个个都太有画面感,太让人五脏六腑七荤八素了,比如有本书,书名叫《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你以为是帝王与歌妓的宿命纠缠,将军与少女的红尘往事吧,可作者一栏明晃晃写着两个字——鲁迅。是的,这是一本假一赔十的鲁迅作品精选集。不光光是鲁迅,其他文学大师的选集,也都被包装成了非主流痛经美文的样子。胡适的是《此去经年,许我一纸繁华》,沈从文的是《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郁达夫的是《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汪曾祺的是《一定要,爱点什么》,看看汪曾祺书名的这个逗号,加的多有灵性,多唯美,多葬爱。甚至外国的名著,也兴起了非主流痛经文学风,满眼都是繁华与沧桑,比如莎士比亚的叫《如果世界和爱情都很年轻》,纪伯伦的叫《我的心只悲伤七次》,而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作家蒲宁,则出了一本书叫《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感觉这些大师一袭黑袍,一个个都在抬头仰望天空,斜刘海挡不住右眼角的悲伤,真是难以想象。这些出版策划人得看了多少QQ个性签名,读了多少青春痛经文学啊。 既然这股痛经文学风越刮越大,既然这些出版者的才华,有如下水道一样滔滔不绝,那么今天,不如就多改一点,让风来得更猛烈一些。首先,文学界带头大哥,四大名著的名字都用了几百年了,早该重新起了,《西游记》这个名字不好,你到底往哪儿游,在哪儿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健身游泳呢,现在的年轻人能喜欢这样的名字吗?你就应该叫《用世间五百年,换你一次转角邂逅》。《三国演义》,多土多封建呀,一点也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麻溜改成《乱世浮沉,谁与我心向黄昏》。《水浒传》这个名字也太不着边际了,《且试天下,尽管明日又天涯》就好听多了。还有《红楼梦》,那里面是只有红色吗?这么华丽的作品,不起个《木石前盟,终不抵金玉良缘》的名字,根本就拿不出手。其次,打小就学的那些个诗词名篇,也该重新起名。“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么好的诗,就叫个《咏鹅》,多像路边摊的小吃啊,有这么起名的吗?你叫《羽染云烟,吹皱一池清水》,这画面感一下就有了。《早发白帝城》,听起来跟长途汽车站似的,白帝城发车了啊,白帝城的有没有,还差一位上车就走啦。太聒噪了,诗里面写着千里江陵一日还呢!这一听就是个《错落了流年,只为见你一面》的故事。《春晓》春晓不晓不重要,你取名就应该跟写诗一样,诗里最绝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什么不叫《繁华落尽,与卿风雨卧听》呢? 接下来教科书的名字也得改,名字一定要伤痛,通了,记忆点才强。孩子们才记得住啊!语文得叫《才倾天下,不负韶华不负卿》,数学就叫《公式算尽,你的答案歌与谁听》,政治叫《马克思不相信眼泪》,历史是《我向你的岁月走去,把你的过往一一经历》,地理最好办,实打实地起名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有些教辅书,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学生看这些名字就害怕,更别提感兴趣了,你取个《厉兵三年五载,只为许你一生富埒陶白》,这声势,孩子们看了,学得都带劲!还有《新华字典》,这名字也太大路货了吧,你怎么着也得弄个《我认识一万一千两百个字,却读不懂你的心》的芳名!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你听听这话,想不想给他一顿落寞终殇拳?想不想给他一通红尘清冷烟雨微醺乱脚踢?老话说得好,吃啥补啥,你看什么样的文,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不怕文盲会打架,就怕文盲有文化!审美没跟上,就算学了再多的文化,还是会发育不良!没审美的文盲,即使有了文化,该瞎还是瞎!老实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对于这种糟蹋名著的痛经文学,我希望能早死早超生,别来瞎我们的眼。

     6 ) 我瞎编一封信

    小翟:岳飞是妇孺皆知的英雄,十二道金牌挡不住岳家军抗金的英勇,莫须有的罪名令后人扼腕。那么,在初露锋芒时,英雄岳飞是怎样践行精忠之心的呢?下面这封信,是岳飞在战场上遭受长官排斥时写给母亲的信,有请青年演员牛骏峰。

    牛骏峰:岳飞在给王彦谢罪后写给母亲,1127年。妈(母膝下),孩儿打胜仗了(儿初战告捷)!听说家乡被金国人侵占了(闻故乡失陷),您和孙儿被迫流离失所(祖孙流离),孩儿实在是太担心你们了(儿牵肠无比、悲愤交加)。上次从家里临走时您在孩儿背上刺的字,孩儿一刻也不敢忘(临行刺字,须臾敢忘),金人侵犯我中原甚是猖獗,孩儿定当誓死报国(蛮夷猖獗,儿赴死尽忠)。然而队伍中有的人不思向前(然军中或有畏葸),徽钦二帝被掳走了,作为臣子当然应该速战迎回(二帝蒙尘,臣子当速战以迎乘舆),孩儿独自率军打下了新乡(儿独引所部鏖战,遂拔新乡),最后却因为兵少粮食不济回归大军(终因兵寡食尽而归),孩儿向长官谢罪却遭嫌隙,只好独自转战至太行山中(谢而被嫌,唯转战太行),孩儿觉得自己做得对(儿思量无愧,肝胆昭日),将来建立了功业就回来与母亲团聚(来日功成,衣锦面母)。勿念,飞,建炎元年。

    陈晓楠:我不知道二位老师什么感觉啊,我是从这封信中感受到了年轻的岳飞那股血气方刚、一心为国甚至不惜违抗长官的命令的那股冲劲。

    史航:其实这已经是岳飞的第三次从军了,上次从军的时候是因为岳飞父亲死了回家奔丧了。岳飞老家在今天河南汤阴,那时候正是金人将要南侵的地方,王彦指挥着七千来人,其实是寡不敌众的,所以他持重的策略正是考虑到实力的差距,从这一点来讲岳飞确实是不听指挥,但岳飞报国心切,认为确实有胜仗可打。最后难能可贵的是岳飞能够主动回来向王彦认错,还是不被原谅,最后只能自己转战了太行山了。

    梁文道: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岳飞写信时的心情,一定是郁郁不平的,三次投军,一身本领,想建功的心是多么迫切。他写的这封信根本是无处可送的,因为家人已经流离失所了,所以他其实是一种憋闷在心里的委屈无处诉说,最想要告诉的就是不久前才在他背上给他刺过字的母亲。

    陈晓楠:岳飞的母亲识字吗?岳飞背上真有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吗?是岳母刺的吗?或者说是岳母找人刺的吗?

    史航:首先这四个字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最早记载是宋史里面说岳飞被审问的时候被发现背上有尽忠报国四个字。至于岳母刺字,是直到清康熙年间的一本传奇才讲到了岳母。

    梁文道:岳飞的故事很多细节已经很难分得清正史和小说演义了,那时候的妇女识字的是很少的,除非是大户人家,所以岳飞的母亲姚氏八成是不识字的,也就当然不能亲自给岳飞刺字。

    陈晓楠:说到这刺字啊,古人也有纹身的技术吗,倒是常听到左青龙右白虎什么的?

    史航:古人纹身包括刺字是用针沾了墨汁刺进皮肤里,里面血管愈合时石墨留存在里面了就有了印记。水浒传里刺配充军都是这样,包括这次新乡战役以后,王彦军队被包围,突围后仅剩几百人,王彦坐卧不安,士兵们于是在脸上刺八个字叫“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就是著名的八字军,也是往脸上刺字。

    陈晓楠:果然战场的艰难不是我们和平年代能想象的啊,要在脸上刺八个字,一边儿的脸能刺的下吗,是不是要两张脸一边四个字?

    梁文道:说起来八字军这几个字刺在两张脸还是一张脸上还真是没有记载,史书上好像也不大会写的这么细致,除非是野史或者后人的附会。水浒里刺配充军的人脸上刺的应该是“刺配某州”四个字,何涛就是被刺了个刺配某州的某字空出来,宋代的刑法规定脸上还要刺上“强盗”二字。

    史航:武松就是刺配了两次,两张脸都有金印,所以孙二娘让他扮作行者模样用头发遮住两边的脸。至于八字军,行军之处想必用的东西也粗糙,再加上士兵并不是专业刺字的,可能刺的比较大,一张脸能不能刺的下也未可知。

    那接下来我们看下一封信。

     7 ) 与“信”这个载体无关 - 一个针针见血的节目

    时隔一年,终于等回了见字如面,还是一样的精彩、犀利,针针见血。

    我一直认为见字不是所谓的清流,也不应该单纯的归类进文化节目,因为这样窄化了它的意义。它所做的,是通过生动的演绎展示人性的多元与复杂。它尊重每个个体生命在特定阶段所释放的火花,以信为历史的载体,复原陈述者当时的情景。它不谈与写信人观点认同与否,只通过展示“说了什么”与“为什么会这样说”来引发大家的思考。

    如果你愿意动动脑,反思一下“为什么”,而不仅仅想听结论,那见字一定能给你带来认知的趣味。如果想找个入手点,去看看见字第三季第二期,钱理群教授的信吧,它会让你沉思。

     短评

    看到点评人依然还是许子东,整体氛围还是简约大气,心里就觉得稳了。

    5分钟前
    • 观影不语非君子
    • 力荐

    为了更崇高、更宏大的使命,即便手足情深,亦可割袍断义。没有殷夫这样刚强果决的先人,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和平时代,只是还是难免为他俩的兄弟情感到惋惜,这种境地太难堪了。

    10分钟前
    • 我很好
    • 推荐

    增长见识。

    11分钟前
    • 慎独
    • 推荐

    女主持还在,作用是?

    16分钟前
    • Terroir
    • 推荐

    有些题材不怎么感兴趣,有些读信人读的也不怎么好,节目还是可以推荐的

    18分钟前
    • H
    • 推荐

    除了介绍嘉宾那段称谓很尬,其他都好

    21分钟前
    • 仅此而已
    • 推荐

    节目整体水平保持不错。但主持人对读信的人的介绍能不能保持客观。对某演员,称演员,导演可以接受。毕竟在国外当过导演。但称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有点吹捧太过了。先不说其表演上是否还有提高空间,表演艺术家是否太早?这个翻译家的名号,希望能有翻译作品做支撑。恕我孤陋寡闻,能否请主持人或者节目组介绍一下该翻译家的作品?谢谢了。作为一个有品质的文化节目,希望不要染上那些浮躁装逼尬吹的演艺圈和粉圈的陋习。

    23分钟前
    • 行走
    • 推荐

    陈晓楠的《和陌生人说话》停更以后,在综艺节目中出场频率反而变高了。还是很适合当睡前故事的,好听。

    26分钟前
    • 夏一棵
    • 推荐

    《见字如面》第三季开篇不凡,用一期“错位”,带观众看到六段阴差阳错的人生:蒲松龄与科举的一世龃龉、侵华日军大岛中典的一生咒怨、晚年李清照的明珠暗投、地铁少年和少女的向左走向右走、殷夫对哥哥的果决……总是要扣到最后一粒,才发现扣子从第一颗就已经错了位,一步错位,满盘皆输。

    28分钟前
    • 锵阿锵
    • 力荐

    在腾讯视频看的。尤靖茹流泪的样子很真实,动人的眼睛,我很喜欢。不懂古文也没关系,念信人说的是白话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平台决定你的速度。

    29分钟前
    • O型血
    • 推荐

    非常好的节目,选择的读信人大多发挥得非常好

    30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人生就是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最终走向和解的过程。

    32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推荐

    希望能给许子东老师发言空间

    37分钟前
    • Blair
    • 推荐

    没感觉到宣教的色彩。真正的宣教色彩是去年某军做的那档节目吧。看到那个日本军人忏悔的信突然想去了第二季陈难写给美惠子的信。我们没资格原谅战争。有资格选择原谅与否的人是那些深埋地下的灵魂。

    41分钟前
    • Shwsbyg
    • 力荐

    赵立新老师 真的太厉害了 每周搬个小板凳等赵立新老师读信

    44分钟前
    • 碎月昕飏
    • 力荐

    终于归来,不负等待!赵立新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仙气十足,举手投足间一个眼神里都是大戏。蒲松龄的高级黑不止于幽默,给当下的所有年轻人上了一节财富课;日本军人的道歉信在朗读之时心里都是恨,无可饶恕,嘉宾解读的太精彩,缅怀历史,珍爱和平;李清照曲折的人生宁愿它没有发生过,宋王朝让状告丈夫的妻子服刑无疑是历史一大污点;七点十五分女孩真清流,这社会太浮躁,不乏静谧之人,大隐隐于地铁;正所谓大义灭亲,大义灭于亲,殷夫的二十二岁是韶华,更是绝唱,回响里绽放光芒。

    47分钟前
    • 力荐

    这一季的聊信嘉宾搭配太好了,子东老师史航和陈晓楠都是喜欢的人啊啊啊~虽然史航实在是话痨本人了,但还是说得很好啊!

    52分钟前
    • 卡夫卡没我卡
    • 力荐

    陈晓楠果然很棒~许子东更棒~

    53分钟前
    • 梦游
    • 力荐

    树木希林实在是令人敬畏,并不是每个人到老都能像她这样,为热爱的事业站完最后一班岗,面对生死大事也能处之淡然,的确是一位朋克奶奶,但这种朋克,又是建立在朴素的质感之上,不觉喧哗,只有治愈。

    56分钟前
    • 94673
    • 力荐

    导读与引读

    1小时前
    • 阿强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