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新车5分钟

    新车5分钟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新车5分钟 剧照 NO.1新车5分钟 剧照 NO.2新车5分钟 剧照 NO.3新车5分钟 剧照 NO.4新车5分钟 剧照 NO.5新车5分钟 剧照 NO.6新车5分钟 剧照 NO.16新车5分钟 剧照 NO.17新车5分钟 剧照 NO.18新车5分钟 剧照 NO.19新车5分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新车5分钟》是一档,针对新车上市前与上市期间量身定制的一档导购节目。每期选取一款车型,用各种网络热点娱乐话题来对产品设计、配置、亮点等信息进行幽默的介绍,曝光产品的各种信息,并通过节目特有的搞笑形式,加深观众对车型的记忆点和关注度。

     长篇影评

     1 ) 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如枚?

           刚从影院回来,我晚饭还没吃。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可是共有四人中途离场,至少八人睡着,剩下的坚持看完的也表示没看懂。我给他们解释半天。其实我这短评特想剧透,但还是忍住了!不喜欢日式慢节奏的慎看!
        上面的话是我昨晚在豆瓣上发的短评,截止目前三人点“有用”。通常我写短评无人理。我昨天在微博上搜这片,看见普遍在讨论回来的到底是哪一个。我没忍住,又回复某博友下面的话:我终于忍不住了,回来的既是若兰也是如枚。因为两姐妹一直互换角色,她们把受别人喜欢的自己叫做如枚,把不受欢迎的叫做若兰。所以才会在教堂一起为如枚祈祷!她们只是希望更受别人喜欢的自己强大!却忘了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直到看到那段话才顿悟!
        本来这就够了,我是不打算写长评的,但一觉醒来想多说几句。
        你为什么会选择如枚?而不是若兰?这话在戏中是阿良问天伦的,我觉得也是导演问观众的,更是俩姐妹问自己的。人人都爱活泼开朗、美丽大方又不会乱扔石子、乱推姐姐且游泳姿势倍儿美的如枚。没错,一开始吸引阿良的也是如枚。如枚是人生的阳面、若兰就是阴面。可是有一天阴面不存在时,阳面也无法单独存在。想拥抱阳面,就要正视阴面……
        在商业影院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片子已经挺满足了……

     2 ) 对一姐和深夜前的五分钟电影的看法

    本来不准备来豆瓣写评论的,但是听到有狮子说,现在豆瓣很多人打低分,我

    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般只有烂到令人发指的电影才会专门来豆瓣打低

    分评论吧,但深夜前的五分钟,明显并不是这样的电影。

    针对我所道听途说的,我没有去豆瓣了解,所以先声明,我不想被别人带跑,

    所以没有看豆瓣评论。

    我是狮子,喜欢一姐7.8年了,但真正追还是这一两年,我为了戒掉游戏,通

    过迷恋上一样事物而忘却游戏,最后找到了一姐这样一个切合体。所以通常大

    部分时间我还是理智的,对于一姐的很多事都保持怀疑态度。

    这一年来,搜一姐的新闻,大家总围绕着一姐的演技问题,所以我也被弄的草

    木皆兵,时时刻刻关注一姐的演技。

    2013沉寂一年的一姐,在2014这一年,播出的电影电视不少,而深夜前的五分

    钟,也是这一年最后一个电影作品。

    伴随着一姐的大量作品的播出,喜欢讨论一姐演技的也越来越多,这也无可非

    议,但是现在越演越烈的事,很多随波逐流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你演的好不好

    ,看别人说你演技差,他也说差。

    我这么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作为一姐的脑残粉,我比很多黑她的人,更在意

    一姐的演技问题。总想找到点问题,一场电影下来,我不是欣赏电影画面的唯

    美,沉浸在剧中人物的推测中,而是完全盯着一姐的一举一动,生怕她出现什

    么大的演技问题。

    所以昨天点映会结束,我很累,以至于我今天不想再看首映。一方面我放心一

    姐这次的表演,总体演技发挥很好,个别细节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但也可圈可

    点,毕竟有行定勋这个大导演的指导把关。另一方便,深夜前的五分钟,看下

    来,确实够费神的,导演对细节,对故事的安排,一语一句的表达,一事一物

    的摆放,都精心的安排过,所以你不知不觉沉浸在导演的表达影响下,去推测

    这个回来的是若蓝还是如玫。而又随着导演的刻意安排,影响你的判断。最后

    观众恐怕每个人对人物的理解都不一样了。这也是这部影片所展现的最有魅力

    的地方。

    我想很多没看过电影的人,看评论,觉得大家分不出回来的到底是如玫还是若

    蓝,会觉得是因为刘诗诗演技不够好,所以分不出来,那么,你就错了。不是

    刘诗诗演技有问题,而是,这本身不在演员的演技问题,而在与导演故意通过

    各种叙事手法,表达出来对身份的肯定与猜测,猜测与肯定之间相互转化,营

    造一种悬念与疑惑。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定义为悬疑爱情片。

    说实话,蠢钝的我,看第一遍时,确实没看明白,反复猜测,疑惑的到电影结

    束,一直以为若兰就是若兰,如玫就是如玫。

    但朋友的一句话又点醒了我,说答案在那份若蓝写给阿良的信里。从而我又犯

    糊涂了,那么回来的不是如玫而是若蓝吗?

    这部电影,关键的看点就是在反复疑惑,反复确定,反复推翻,从结尾答案想

    到中间情节,从中间情节想到开头设定,最后答案只在每个人怎么看,看到多

    少了,思考到什么程度。

    最后说说一姐问题吧,我看第一遍的时候,由于长期被黑子影响,所以更在乎

    一姐的面部表情,如玫和若蓝同时出现,我死死的盯着她们的面部表情,而忽

    视她们的服装发型。然后若蓝可人,如玫耀眼。心疼若蓝,讨厌如玫。一直觉

    得刘诗诗不敢演坏人的形象,而这次尝试小小的尝试了下如玫。确实效果不错

    ,若蓝是她一贯擅长的,我也视觉疲劳了,而如玫第一见,确实挺惊艳的,那

    坏坏的小心思,完全从她的表情与眼睛里展现出来了。以至于,如玫真的消失

    后,反而怀恋那个自由随性,大胆而心思多的如玫。

    这部片子看点很多,虽然一直不喜欢日本人,然而阴差阳错的反而去过一次日

    本,对日本的一些偏见和我原来的井底之蛙看法,改变很多。日本人很懂礼貌

    ,他们活的比我们辛苦,他们的经济确实比我们高,就算大部分的城市建设都

    在60年代就完成,但如今去看,依然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对三浦春马,我也是这样的,一开始对他无感,因为日本人,而有点不喜欢,

    但是看完电影,我觉得春马是一个可爱单纯善良的人,好吧,我把这些美好的

    形容词用于一个男生身上确实有点怪,不过,在电影中,他表现出来的就是这

    样一个懵懂而单纯的人,心疼阿良这个角色。

    天伦也不是我在没看电影前,自以为的样子。看完电影,反而觉得这是一个真

    实的人,是人性的最原始的样子。没有人愿意活在欺骗与猜测中,天伦的选择

    有自我保护在里面吧。也是如今大部分人有的不耐烦,不追究,不作为的行为

    。日常的孝泉给人无精打采之感,但是电影中,展现的是另一面不同的样子,

    man,有涵养,多金帅气。唯一的缺点可能是人设不够深情。

    本来是来给一姐洗白演技的,结果写着写着偏题了,一姐表演很好,至少专注

    找茬的我,没发现大的硬伤问题,反倒很多表演够惊艳,用专业人士的话说,

    有些地方演技大爆发了。

    有时候,你喜欢一个人,她做什么你都喜欢,如果不喜欢一个人,她做什么都

    是错。就像以前我看到有人不错却不火,挺惋惜的;有的人无缘无故很火,也

    很鄙视。如今一姐就是那个以前觉得不错,如今火了的那个人。对于我来说已

    经不遗憾了。对于很多有我那种心思的人,就鄙视一姐吧。也不想为一姐辩解

    什么了,她好我们能看到。她不好,我们也替她着急。至于那些鄙视她的人,

    麻烦你们手下留情,不要说太难听的话,我怕一姐柔弱的小身板小心灵承受不

    了,但接受你们客观的评价,拜托拜托。。。。。。

     3 ) 关于深夜前的五分钟的一些细节分析~~~~~~

        深夜前的五分钟是一部看似平淡暗则异常烧脑的爱情悬疑片。这部电影之所以难看懂,是因为细节不仅多还不容易发现。或许你看过了3、4遍都不一定知道。看懂的人称之为神作,不懂的觉得节奏太慢,觉得垃圾。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你一定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

    下面就是我对本片的一些分析。(有剧透)

    我就从跳舞这段开始讲。

        如玫问阿良为什么会看上若蓝,阿良说是若蓝的泳姿吸引了他,其实若蓝是不会游泳的,他在游泳时遇到的是如玫,而阿良第一眼看见的是路边的广告牌,上面的正是如玫。大家注意个细节,就是若蓝是从游泳馆外面进来的,与正要离开的阿良相遇。这才是若蓝第一次遇见阿良的地方,游泳馆大厅而不是游泳池边。阿良看上去很累,头发也湿了,而若蓝看上去像没游过泳一样,头发也是干的。如玫上岸后只是向陌生人要了毛巾,连正脸都没看过阿良一眼。阿良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如玫。对如玫来说,阿良只是路人(看一眼就忘的那种),而阿良却爱上了如玫------于是双倍的人生再一次开启,如玫跳舞时说的若蓝更适合当演员是说给若蓝听的而不是阿良,这就证明了阿良是爱上了会游泳的如玫而不是若蓝,若蓝一直在扮演如玫与阿良交往。
    这种扮演对若蓝来说主观上不想但客观上已经发生了。前面如玫说“是很难看么”,而阿良说“很美,像鱼一样”,这是在夸如玫而不是若蓝,若蓝听了当然不爽,如玫却高兴得跳舞去了。后来如玫搂着若蓝说“偶尔互换一下角色,这样就可以享受双倍的人生了”。是的,对如玫来说是双倍的人生,而对若蓝来说却是什么都被如玫抢走,之前抢走伦,现在又抢走阿良,若蓝一气之下就跑出去了。前面如玫说“之前我们俩都不会游泳的”(后来有一个人学会了),但如玫却没说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若蓝听了心里很难受,因为若蓝不能说阿良喜欢的是泳姿优美的如玫,而自己不会游泳。好了,大家还记得之前他们在打高尔夫时如玫对阿良说的话么?“我现在拥有的幸福,都是若蓝带给我的”,没错说的就是天伦!先遇见天伦的是若蓝,但天伦却和如玫好了;先遇见阿良的是如玫,但阿良却和若蓝好了。这就是互换的人生,是若蓝苦恼地方。导致这种错乱人的正是因为若兰和如玫太像了,后来阿良给了若蓝一只慢了5分钟的手表,若蓝想从这5分钟里来和如玫区分开来,就算是心灵感应也会慢5分钟。果然,看电影时晚了,没赶上,只能看下一场。而如玫就没慢5分钟,如果是如玫来看,那她们看的电影就不一样了(自然遇到的人也会不一样)。正当若蓝沉浸在这5分钟里时。天伦却把自己当做如玫接走了,整个过程若蓝也没说天伦接错人了,这就说明了若蓝的心里深处依旧深爱着天伦,还接受了原本是送给如玫的礼物。我是谁?很大一部分是外界给予你的反应,天伦把自己当做如玫,而阿良把自己当做那个泳姿优美的人来交往。我是若蓝吗?还是如玫?这是若蓝穿着原本属于如玫的衣服站在镜子前用手摸着自己脸想的问题。回想如玫分别和天伦与阿良跳舞时,若蓝心里一定是在想“为什么两个人你都要,都要抢?先是抢走天伦,后又先于自己遇到阿良(阿良是因为如玫才喜欢上若蓝的)。那若蓝接受属于如玫的礼物又有什么不妥呢?

        至于海难之后回来的是若蓝还是如玫,这就见仁见智了。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能看到的所有线索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可以是A,也可以是B。其实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找到了自我。小时候看《勇敢的心》总是有个疑问,最后苏格兰国王到底打赢了没?其实赢没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继承了华莱士的意志。

        本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就连一个若蓝与阿良牵手的镜头都30多秒,可就是这30多秒,充分反映了当时两个人的心理状态,这一个十指慢慢相扣的镜头胜过了多少你侬我侬的话语。这部电影值得你看很多次,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4 ) 深夜前的五分钟做回了自己。

          在微博上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的时候就种草了,倒不是看过原著,也不是钟爱导演,只是想知道刘诗诗+三浦春马的结合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来。当然,也还是蛮喜欢三浦的,看过他的《恋空》和《我存在的时间》,但是感觉他在这部剧里又是那种略颓废驼背驼背的形象···
          言归正传,因为在微博上转发得到了一张免费的电影票,于是就兴冲冲的和小伙伴去看了,一直没有什么手气的我,感觉这应该就是和它的缘分。看完电影回来已经是将近12点,但我们三个还在兴奋的讨论着剧情直到2点才睡着,所以不想失眠的朋友最好不要看夜场了。影片用缓慢而温柔的镜头慢慢的拉开序幕,昏黄的色调和上海复古而典雅的老旧楼房让我一度错觉这是一部文艺爱情片,不过是在叙述一对同卵双胞胎和两个男人的故事,又何来悬疑、推理?
          于是,在影片过渡了这么久之后,一场毛里求斯的旅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没有人知道谁死了,但是如玫回来了。是不是真正的如玫,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时候,前面看似若有若无的铺垫才显得尤为重要,姐姐和妹妹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会不会游泳、谁的头上有伤疤?在前段导演告诉我们的是,姐姐若蓝会游泳并且头上有伤疤,可是她却从没将伤疤掀过给阿良看,这让我们在后来对于如玫说伤疤在自己头上时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两姐妹总喜欢说一样的话,买一样的东西,穿一样的衣服,偶尔还互换角色,有时候甚至连天伦都分不清自己的女朋友究竟是谁,所以即使他说如玫把头上的伤疤给他看时,到后来他都不知道那个是不是真的如玫,也许给他看伤疤的那个如玫恰好是互换过了的若蓝,其实伤疤一直都在若蓝头上。
          两姐妹的性格截然不同,如玫热情奔放但其实内心沉静,若蓝温婉尔雅内心却深藏暗涌。若蓝不会争,那些被如玫“抢走的”东西,但其实她只是静候时机,夺回一切。就像她对阿良说的总是希望如玫有一天能消失,以及阿良送给她慢了五分钟的手表时她说自己能否在这错开的五分钟里做一回如玫。所以在她离开的前一天若蓝在电影院前被人误解为是如玫,甚至也被曾经深爱的天伦误解为是如玫被温柔对待时静静的享受着这一切不回绝。最后她穿上了天伦送给她的衣服,在镜子前做出了一个要摘下自己的面具的动作,我就感觉到,从毛里求斯回来的若蓝一定就不是若蓝了。
          回来的是如玫,但我认定她就是若蓝于是在她身上寻找若蓝的样子。演戏其实两个人都会,因为若蓝曾经说过她的梦想是演员,这就不难解释天伦也认为回来的如玫演戏时多了一分让人琢磨不透的隐忍。可是若蓝太想成为如玫,于是在毛里求斯昏迷的时候脑中过滤掉了一切关于自己的记忆,只留下了自己从如玫那听来的故事而拼凑出一个如玫来,就像后来天伦实在忍无可忍对她说那些都不过是蹩脚的台词而已。因为自己是如玫,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游泳,于是她在泳池的时候任凭自己沉了下去,但我不觉得她就真的不会游泳。所有的一切都是已经人格分裂的她逼出来的如玫,她时而是若蓝时而是如玫,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活在两个世界里。在被天伦抛弃了之后去到阿良的钟表店时,她的动作以及语言和之前的若蓝巧妙重合,似乎寓意着若蓝的慢慢浮现,在阿良吻了她的时候,她哭了,许是找回了原来的若蓝,找回了对阿良的爱,于是被唤醒了回到毛里求斯寻找答案。在毛里求斯的教堂里,若蓝曾经将阿良送给她的手表与十字架交换,当时的她其实是爱着阿良的,并且希望在回国后做回自己和阿良好好过,但后来被自己潜藏的人格所占据,其实十字架一直在若蓝的脖子上,只是她认为自己是如玫也就不知道十字架的来由以及不知道那件天伦送的衣服。
           所以从始至终,我都认为回来的是若蓝只不过被自己的人格曲解成了如玫,在深夜前的五分钟,她回到了阿良身边,并且把手表上的时间调回了正点,是因为她只想好好的做若蓝,再也不要扮演如玫了,也恰好与她在那本诗集里念的那首《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照应,24点已过,她会重生,她只爱自己,只要做回自己,就够了。


           由于自己局限的文笔和逻辑方式,只能分析成这样了,只想在没有更多的影评出来扰乱自己的思绪时写下它,虽然还是有几个细节无法理解但大概的思路就是这样了,终于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了~T T 这真的是一部充满着诗意和哲学的好电影,并且我认为大陆没有一个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有机会的话会再去看看这个导演其他的作品。

     5 ) 《深夜前的五分钟》:感谢日本导演行定勋带给华语影坛这样一部唯美文艺片!(三浦春马好帅好可爱!三浦春马好帅好可爱!)

    《深夜前的五分钟》:感谢日本导演行定勋带给华语影坛这样一部唯美文艺片!(三浦春马好帅好可爱!三浦春马好帅好可爱!)

    文/列文

    真不知道这应该算是中国片还是日本片,编剧、导演、摄影指导、音乐都是日本人,日式影片的氛围极为浓厚;但投资方是中国的,影片也基本上都在上海取景,除了三浦春马之外,刘诗诗、张孝全等主演配角都是中国人,对白也基本上是全程中文。非要分辨清楚的话,应该说是以国际化方式打造的华语片吧!而日本著名导演行定勋通过本片,也相当于给中国导演上了一堂如何拍好唯美范儿文艺片的课。让人感觉在此类影片方面,中国导演和日本导演的差距真心是全方位的,日本导演那种对艺术的细腻敏感与精准把握,以及扎实的艺术功底,都是中国导演难以望其项背的。我们唯有通过本片认真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有希望拍出达到人家这种水准的片子。此外,本片的故事也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看海报像是爱情片,看片名像是惊悚片,片中也用到了双胞胎、身份互换等悬疑惊悚片的常见元素,但看到最后发现这既不是惊悚片,爱情片也只能说是勉强靠得上,很难归入某个常规类型,还是笼统地称为情感片最适合吧!但类型元素不鲜明并没有影响影片的可看性,相反,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包裹在极为令人舒服的舒缓唯美节奏中,三浦春马、刘诗诗在片中也美得超级养眼,更有大量有韵味的细节让人倍感受用、心潮起伏,但其实片中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激烈的情感戏也很有限,但就是这样的一部似乎没有什么卖点的影片,正是通过大量韵味无限的细节,带给人完美的观影体验。当然,欣赏本片需要在你休息充足、精神饱满,这样才能真正体味到本片在慢节奏、静美学中的魅力。

    《深夜前的五分钟》这个片名解释起来稍微有点复杂,三浦春马扮演的钟表店学徒阿良,他的前女友爱把手表调慢5分钟,这样仿佛是占了时间的“便宜”,感觉自己还追得上时间。而当女友故去之后,这个习惯也被阿良所继承。而刘诗诗扮演的若蓝在游泳馆跟阿良偶遇,请他帮忙挑生日礼物进一步相识,第二次在游泳馆相遇若蓝请他到餐厅答谢他时,他才发现原来若蓝有个双胞胎妹妹如玫,挑的生日礼物就是送给她的。两人从容貌上真的很难分辨,只是在性格上若蓝内敛娴静,如玫主动性感,而且如玫作为知名模特,在往演艺圈发展,还有一个知名的制片人男友天伦,显然光芒罩住了姐姐若蓝。两姐妹表面上关系融洽,但心底里有宿怨隔膜,在一次姐妹间的较劲中,若蓝负气出走,向阿良倾诉心曲,也让两人关系升级到恋人阶段。而若蓝也了解到了阿良“手表调慢5分钟的秘密”,她表示也希望自己的世界能慢5分钟,这样她也许能追得上如玫的世界了。阿良专门做了一块表送给若蓝,也是调慢五分钟的。后来若蓝跟如玫一起出国旅游,结果发生意外若蓝去世。如玫的性格也因此大为改变,跟如玫结婚后的天伦越来越感觉眼前人不是如玫而是若蓝,于是让阿良前来辨认,阿良是否也能分得清呢?

    单看剧情介绍的话,你可能会觉得本片的卖点是身份悬疑,是阿良与若蓝的爱情,这么说也没错,但真正看过影片细细回味的话,似乎并不尽然,因为身份悬疑直到影片最后四分之一的剧情才真正引人关注,而阿良与若蓝的爱情对手戏也十分有限,真正散发魅力的是整个故事,或者说是讲故事的方式和情感氛围,或者说是导演充分运用电影这种艺术手段讲故事的独特魅力。影片从头到位都是典型的日式慢节奏,在习惯于“吃快餐”的观众面前,这种慢节奏叙事往往是不受欢迎的,但导演行定勋却通过慢节奏来最大程度地捕捉细节韵味、营造镜头美感,让人感觉影片的每一个镜头、演员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刻意突出的细微动作、甚至在安静环境中的背景声,都在这种慢节奏以及艺术感浓烈的影像氛围中,蕴含着强大的引人张力,甚至让人感觉影片的一切一切都闪烁着美感的光芒,让人完全陶醉于其中,产生的观影愉悦之感完全不亚于观看节奏强劲、场面刺激的好莱坞大片。通过影片,你能看到导演将一颗宁静真挚的艺术之心投注到影片之中,从而让影片的构图、光影、表演、情感都染上一层唯美的艺术气息,这种感觉的影片也许还能在某些台湾导演的身上看到,但在追名逐利、浮躁喧嚣的内地影坛是再也看不到了。也许只有日本的社会环境和影坛氛围,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导演,而由这样的导演催生出这样的一部影片吧。拍出这样的影片,一需要心态、二需要技能,无疑这两方面都是中国导演普遍欠缺的。所以要感谢日本导演行定勋,在华语影坛还不具备生产这种影片能力的情况下,为华语影坛带来这样一部唯美的文艺片。

    本片演员的表演同样值得称赞,其实就是指三浦春马和刘诗诗两人了,张孝全戏份较少可以忽略不提了。三浦春马在本片中简直让人帅哭了,再加上呆萌可爱的表情和体贴温柔的暖男气息,尽展日式帅哥的独特魅力。而且能看出三浦春马为了塑造这个角色真的很拼,首次拍摄华语片且有大量中文对白,普通话的发音和流利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印象中没有任何日本本土演员能够做到。此外他为了演好钟表店学徒,每天专门抽出两小时学习钟表修理,所以片中他修理钟表的许多场景真的很有说服力。刘诗诗是人气当红不让的电视剧红星自不用说了,这两年在影坛发力,无论是《绣春刀》还是本片中的表演都魅力独具,女人味十足。而本片中一人分饰两角更是一大突破,精准地把握到若蓝和如玫两姐妹在气质上的差别,并将之鲜活地演绎出来。而到了后来两姐妹只有一人生还身份莫辨之时,刘诗诗也传神地演绎出角色身上的迷离朦胧气息,让观众也迷惑于她到底是谁,再加上她本身的独特美感以及演绎情感戏的充沛感染力,让人感觉她在本片中的表演值得拿一个奖。此外,三浦春马和刘诗诗两人的气质和对手戏也格外搭配,来自两个国家且首次合作,在银幕上却让人看不到一丝对手戏的生疏感,而是充满甜蜜与浪漫,堪称2014年迄今为止华语影坛最佳情侣档。

    电影、美剧实时点评请关注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dusheliewen

     6 ) 看完电影,随便写几句

    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场戏:

    一个是在阿良的房间,阿良和若兰的亲热戏。有一版预告里不是有阿良打算去吻若兰,还没亲到就笑场的画面么,当时我以为是花絮,结果是正片。大屏幕上,阿良和若兰的鼻子碰到了,于是阿良笑场了,用日语说了“はな”,鼻子;轻轻吻了若兰的嘴巴,“くち”;用手拨开头发,吻了耳朵,“みみ”;阿良把若兰推倒在床上,若兰又把阿良推倒在地板上,从阿良身上翻到旁边的地板上,阿良用中文说”我喜欢你“,若兰用日语说”好き“。这段的配乐似乎是在预告片里出场率比较高的那段配乐,真的特别甜蜜,也特别干净,特别打动人。

    一个是阿良骑小电动车的场景,电影里出现了几次,因为春马在采访里说过,所以看电影的时候留意了一下。虽然同样是骑电动车的场景,但是每次的心情都不同,有一个人的时候,有和若兰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是背影,有时候是面部特写,有时候有配乐,有时候只有电动车的声音,每次都能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有一次是阿良载着若兰,镜头从侧后方,拍到阿良的背影和若兰的侧脸,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也没有背景音乐,只有电动车嗡嗡嗡的声音,风吹过来,若兰的头发飘啊飘,衣角也飘啊飘。

    一个是电影里的两次牵手的特写,准确的说是一次,因为第二次没牵上。第一次牵手是事故之前,阿良和若兰在看露天电影的时候,两人肩并肩站着,若兰在左,阿良在右,阿良的左手慢慢地握住若兰的右手,若兰也回握了阿良的手,两人十指相扣;第二次是同样的场景,不过这时候是事故之后,留下来的那个人和阿良一起,在同样的地方,阿良慢慢伸出左手,在即将碰到对方右手的时候犹豫了,最终将手收回。

    一个是桥上的一段戏:若兰从房间里跑出去,在一座桥上停下,阿良停在她身后,离她有一点距离。这里若兰有一段比较长的台词,述说自己和如玫之间的感情纠葛,包括预告里出现过的那句“我希望如玫能消失”,又说要不然让自己消失,于是阿良上前,拥抱若兰说“不要,不要消失”。这一段算是若兰感情的一个爆发吧,内心的纠结一下子都流露出来。

     7 ) 五分钟教你看懂《深夜前的五分钟》——你不知道的33个细节解读

    这个电影看完会有两种态度。一:“卧槽这是什么烂片看都看不懂”。二:“卧槽这个电影细节太惊人了,我到现在还无法平静等我回去慢慢想想再跟你说”。

    影片基本剧情:若蓝和如玫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若蓝与修表工阿良相爱,如玫选择了电影制片人天伦,当一场海难后,姐妹里只有一个幸存,活下来的刘诗诗究竟是谁?

    你以为回来的是如玫?你以为回来的是若蓝?你以为这只是一个玩儿猜人游戏结果到最后也没猜出来活着的是谁的电影,然后你还为了这个活着的人是谁跟小伙伴吵了一架?咳咳,还是图样图森破啦……

    其实《深夜前的五分钟》这个电影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出现在前五分钟,然后电影接下来用了两个小时,并通过一个悬疑爱情的壳子在解释前五分钟讲了什么。不信?那让我们从细节开始推导……本文分为【入门级】、【进阶级】、【终极】,请各位看官根据自己的智商酌情阅读。大爷的,老子写了这么久你敢不看完!

    为了表述的方便,也为了照顾观众朋友们可能保留的对角色的不同理解,我们把一眼就能分清的若蓝和如玫就叫“若蓝”和“如玫”,把事故之后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叫“刘诗诗”。

    细节解读——【入门级】

    我们先来总结一些显而易见的细节,只要认真看了电影的你都能注意到:

    1、若蓝与如玫最大的生理区别是:【若蓝会游泳,如玫不会】。而游泳也是若蓝为了让自己与妹妹不同而特意学习的,后来也成为如玫辨别自己的方法,因此如玫确定身份时选择了跳入泳池试探自己是否真的不会游泳。

    2、天伦(张孝全)和阿良(三浦春马)是两个极端类型的男人。若蓝和如玫原本都喜欢天伦那样的男人,所以当若蓝告知如玫是自己主动搭讪阿良这个与天伦完全相反形象的男生时,如玫很震惊——这是若蓝刻意营造出的自己与妹妹的【第二个不同点】。

    3、若蓝和如玫是同卵双胞胎,外貌一样,从小又在一个环境长大,父母为了区分她们给她们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但是两个小淘气从小互换过很多次,她们自己都分不清,影片开头砸玻璃荡秋千并不是她们第一次换衣服,也不是最后一次。

    4、天伦把衣服送给的是被他误当作如玫的若蓝。那件衣服被妈妈发现在若蓝的遗物里,如玫的那件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但是真正的如玫绝对没有经历过被天伦送衣服的事】。

    5、阿良告诉若蓝关于“五分钟”的故事,若蓝幻想着自己可以在那偏差的五分钟里使自己与如玫不同,因而阿良送给若蓝一块手表,并且给手表调慢了五分钟,这是这对情侣的默契,【后来一直生活在偏差了五分钟的阿良多次用校对时间的方式辨别刘诗诗】。

    6、若蓝对阿良说过自己小时候掉下秋千脑袋上有疤,但是阿良没见过这个伤疤。如玫对天伦也说过自己小时候掉下秋千,天伦见过如玫的伤疤,但是他没有查验过幸存的刘诗诗头上是否有。阿良看到幸存的刘诗诗头上有伤疤,但是由于他没见过若蓝的而无法确认是否是同一个。【所以伤疤无法成为判断姐妹的实质证据。】

    7、其实到最后,阿良和天伦都不知道这个幸存的刘诗诗是若蓝还是如玫,但是天伦选择了逃避,而阿良选择了给眼前充满迷惑的她一个拥抱,一如当初四人聚会后若蓝对着阿良说出自己的迷惑时阿良给予若蓝的拥抱,意思是【认可现在的她。】

    8、若蓝和如玫一起去毛里求斯的时候,若蓝给阿良写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大致如下:a.我喜欢跟如玫做双胞胎,不再为她抢了我的人生而恨她了;b.我明白了,“不需要快五分钟,也不需要慢五分钟,只是那一刻就好”,我不需要把表调慢五分钟感受自己不是如玫了,因为每一刻我都要享受;c.阿良,我好爱你(的钟表店走字的声音)。←_←闷骚

    9、刘诗诗在跟天伦离婚后在阿良家里翻到了佩索阿的诗,然后自己又去了一次毛里求斯。这次独自的毛里求斯之行和姐妹一年前一起去毛里求斯的场景是【交替剪辑】的。

    10、在一年前的毛里求斯,若蓝把阿良送的手表放在了教堂,交换了十字架,然后若蓝在海难发生的时候把十字架给了如玫。一年后刘诗诗来到教堂,把十字架放了回去,将阿良送给若蓝的手表交换了回来,然后回到上海阿良的钟表店悄悄把手表放在了阿良桌上,自己独自离去(只不过她的动静太大把阿良惊醒了,之后阿良才追了出来)。

    11、影片倒数第二个镜头,当午夜24点的钟声响起时,阿良拿出手表,发现时间不快不慢,正好是24点,然后镜头给到刘诗诗的回眸,全剧终。——常识告诉我们,过了24点,就是新的一天,而【电影正好在新生到来之时戛然而止】。

    接下来这部分,是【入门级】里的难点,需要你对中国电影和文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一个外国导演对中国电影和文化理解到这个程度,我只能说:请收下我的膝盖!);此外我要简单做一点补充知识,权当课外阅读了。

    12、在阿良初遇若蓝后,修表时广播里放的歌是崔健的《花房姑娘》,歌词是这样的:“我独自走过你身旁,并没有话要对你讲,我不敢抬头看着你,噢......脸庞.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我不知不觉忘记了,噢......方向,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在老路上,这时我才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这首歌象征是当时阿良的心境,即已经被若蓝所吸引,迷恋上了她。

    13、这首歌被老爷子的书掉地而打断,阿良捡起书,念了里面一首诗。这是佩索阿的诗《牧羊人》选章,他是这样念的“美是一种并不存在的东西的……”这里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应着阿良对若蓝的美的心动,不知这个相遇是否是自己的一场梦,而女神其实并不存在;另一方面涉及【进阶级】,详情容后再表。

    14、阿良与若蓝初次约会,到广场时正在播放的老电影是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爱情电影《五朵金花》,电影剧情是互相喜欢的年轻人唱歌表达心意,【意指此时阿良与若蓝已互生情愫,因此两人这时十指相扣】。

    15、姐妹去毛里求斯之后,阿良在修表时听到收音机里播放的曲子是梁祝,然后被电台插播了毛里求斯传来的死讯,他抬头看见蝴蝶在自己房间上空盘旋——梁祝+死讯+蝴蝶=化蝶,【隐喻肉身的消灭和灵魂的自由】,这是一种东方式的、中国式的含蓄美的表达。导演怕你听到死讯+看到蝴蝶还不能理解这是“化蝶”,还特意放了梁祝的曲子,用心真是良苦啊。

    16、当刘诗诗从毛里求斯回来后,她与阿良走上街头,这次广场电影所放映的是1948年费穆执导的电影《小城之春》(华语电影十大怎么排都漏不了的这部片子),片子男女在伦理与爱情中挣扎,而广场上的阿良想要握住如玫的手又缩回。表明此时阿良也在挣扎,示爱还是节制,反应了他内心的纠结。

    17、天伦和刘诗诗从海难回来后拍摄的电影片段是阮玲玉的代表作1934年由吴永刚执导的无声电影《神女》,后来在“如玫与天伦离婚”那个报纸上写的小标题是“《神女2014》停拍”。而天伦被张一白告知如玫从海难生还后变的有些不一样了,因此加重了疑虑,在剪辑室里独自观看的也是模仿《神女》中的经典片段。这是导演对华语电影经典时代的致敬,也是为了进一步加深悬疑和突出如玫的演员身份,此处涉及【进阶级】,详情容后再表。

    18、电影里两次念了佩索阿的诗,还让牛犇老爷子特意介绍了一下作者的全名和国籍,还给了书名一个大特写(就是让你回去百度的)。导演在众多诗人中选择了佩索阿,为何?科普时间到:费尔南多•佩索阿是葡萄牙著名诗人,“佩索阿”在葡萄牙里的意思是“面具”,而他本人更是创造了七十多个异名(不是笔名)来写不同的诗,并且还伪造了几个“不同的作家”的生平和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有非常严重的自我分裂倾向的大作家,【导演以此来呼应若蓝和如玫这对双胞胎的身份识别有大问题,即自我认同障碍】。

    细节解读——【进阶级】

    以上只是普通入门级别的解读,接下来就要开始撬动核心了——回来的究竟是谁?

    19、在天伦和如玫婚后的家里,刘诗诗坐在沙发上对阿良说自己有如玫的记忆(伸出左手,左手戴着如玫的结婚戒指)、也有若蓝的记忆(伸出右手),然后她双手合十,将分别代表着两个人的手掌心相对合在一起,然后握在一起,【意味着这个刘诗诗是两个记忆的集合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天伦对阿良在走廊里诉说刘诗诗讲故事时一会儿用若蓝的口气、一会儿用如玫的口气,正是在佐证这一点——她有两份记忆,她谁都是,所以讲谁的故事都会不自觉的使用第一人称。

    20、天伦坐在电脑前看刘诗诗的片子《神女2014》,然后镜头慢慢拉远,照到背后的如玫照片(因为这是天伦和如玫家,不管现在的女主人刘诗诗是谁,家里的东西都是如玫的),【这个照片只有半张脸,另一半被头发挡住,这两个画面叠在一起的意思是如玫在这个刘诗诗中只占一半,换言之,天伦正在端详研究的刘诗诗,只有一半是如玫,另一半自然是若蓝。】

    21、刘诗诗在阿良家说过的话(喜欢钟表走字的声音)、做过的事(早起之后捂着耳朵听钟声、被老爷爷打招呼、跟老爷爷做饭),都是若蓝曾经做过的。这是一种再现和轮回,表达的是——此刻的刘诗诗,她也是若蓝。

    22、【所谓“回来的到底是谁”,根本就是导演挖的陷阱,他用张孝全饰演的天伦来代表所有陷进这个陷阱的人,并且让他对这种猜测说出“我受够了”。】

    23、导演根本就没想追究回来的是若蓝还是如玫,他在电影开头和电影中多次教观众放下这种心态,而用心去接受这个自己。片头刘诗诗的独白不停在问“我是谁”,“我到底是谁”,而在电影开头片名出现之后,正片第一段看似与主人公无关,却恰恰是导演在开头对那个问题的一种回答:一个中年男人找老爷子询问父亲留下的表是否值钱,值钱就拿去修,不值就算了。老爷子用过来人的口吻说“这块表的价值,取决于你啊”……【同样的道理,认同自己还是认同他人,关键看你自己怎么想。】

    24、海难后,刘诗诗夜宿阿良家,早起时也拿起了佩索阿的诗集阅读,与之前阿良磕磕巴巴只念了一句不同,她念了完整的一章,所以我们好好说说。她读的是这一首《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

    “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 他爱 在别人的身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一节对应阿良和天伦两个男人对姐妹的态度,他们之所以一个选择若蓝,一个选择如玫,都是因为双生子比他们自己有相同之处。阿良是因为与若蓝同样迷茫不安,因女友去世后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有所怀疑,天伦则是因为如玫与他职业相似性格也同样外放。】

    “如果别人不爱你 你不要烦恼 他们感觉 你是谁 而你是一个陌生人”
    【这一节暗示天伦和阿良对姐妹俩的混淆。海难后回来的刘诗诗既不是若蓝,也不是如玫,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人了。】

    “做你所是的人 即使从未爱过 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 你只经受 少数的悲伤。”
    【这一节暗示刘诗诗最终接受了自己全新的人格,决心按照现在的自己活下去,不再care男人也不再纠结自己到底是谁,活在当下活出真我,悲伤也最终散去。】

    在这之后,镜头给到字画旁边的窗户,正是阿良得知死讯的时候看到化蝶的地方,然后刘诗诗去了毛里求斯,完成了跟当年的若蓝一样的【自我救赎。】

    25、初遇若蓝后,阿良从地上捡起诗集所朗读的《牧羊人》选章原文是这样的:“美是一种并不存在的东西的名字。是我把美给了事物,用来交换它们给予我的欣悦。”(他后面只是嘟囔,只跳着念了这句话的几个词)。这里两层含义,一是阿良对若蓝的美的心动,二谁若蓝和美一样,终究是不存在的,【影射了后文中若蓝的死去。】

    26、在得知死讯时,化蝶的那只蝴蝶来找的是阿良而不是天伦,是因为那是若蓝对爱人的告别——在肉身层面上,在毛里求斯海难中去世的是若蓝,回来的是如玫。

    27、游泳是内隐记忆。所谓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例如,你小时候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很多年没骑了,但是如果有自行车在你面前,你不用怎么回忆,上了车基本上还是会骑车;又比如游泳,你学会游泳了,即使很久没游,但是只要下水,你还是会游,而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想到底要怎么游。刘诗诗在游泳池证明自己不会游泳,说明这个肉身是如玫的,游泳这种内隐记忆是不依赖意识的东西,就像身体的条件反射一样,你的肉体会游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细节解读——【终极】

    终于说到这个部分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如果看完前两部分你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28、若蓝对阿良说“我希望如玫消失”,下一句话是“是不是我消失了,就可以了。”这个预示着接下来她的消失,也就是若蓝肉身的消灭,因此姐妹灵魂得以共享一具肉体,从而解决身份认同障碍的问题。

    29、若蓝和如玫姐妹两人在毛里求斯教堂面对圣母像跪下,若蓝说:“让我们祈祷如玫能够幸福”。【对应的结果就是——若蓝的肉体消灭,二个人的灵魂共同依托如玫的肉体获得永久的安宁和幸福。】

    30、在海难发生的时候,若蓝将十字架交给如玫,想想十字架的意涵,所以若蓝的行为对应着一种【牺牲自我对他人的救赎。】从电影结构对仗的角度来看,【若蓝先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接下来该完成救赎的就是如玫,救赎的结果就是两个灵魂合成一个全新的第三人。】

    31、一年前若蓝在毛里求斯的教堂和一年后的刘诗诗在教堂,镜头都定格了圣母像慈祥的微笑,并且在这个灵魂是若蓝和如玫合二为一的刘诗诗归还十字架时,镜头还给了一个特写,是信徒老太太的注目。——不同于西方导演直接诉诸宗教,这种镜头的组合是东方导演来表达度化和超脱得道时最常用的手段。如果有人想感受一下东方电影大师在表达这个意象时候的境界,我就随便举两个例子:胡金铨导演的《侠女》结尾,黑泽明导演的《乱》结尾。

    32、再回到片子反复提到的葡萄牙诗人佩索阿。当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致力于自我的呈现,唯有佩索阿致力于自我的消失。他关于让自己消失的诗句很多,比如这个:“就像人类的幸运在于,每一个人都是他们自己,只有天才才被赋予成为别人的能力……因为我是无,我才能够想象我自己是一切。”双生子也同样经历了若蓝肉体的无,到若蓝与如玫精神共存的有,先消失,再永生。

    33、最后告诉你,其实在电影的最开头,刘诗诗的独白在说完“我是谁……我到底是谁”这些话之后,她说的是“没有遗失就不可能找到,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的”。答案呼之欲出——片名在这之后才出来。

    其实《深夜前的五分钟》这个电影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出现在前五分钟(大概是中年男人修表的“自己定义价值论”位置),然后电影接下来用了两个小时,并通过一个悬疑爱情的壳子在解释前五分钟讲了什么。

    不懂的你现在懂了吗?没看的你还不快去烧烧脑子吗?


    @狼胸肉 @吸桑 合写于2014.10.24

     短评

    好厉害。。。还是没看懂。。不过真的是帅哭和美哭了;另外在一开篇就认出来是上海取景的感觉蛮好的,喜欢那样的上海小弄,发现几乎所有取景好像都有去过的地方还蛮好的;最后是确实名导演的手法很能吸引人,虽然还是未能完全看懂,不过很有吸引力!感觉在“一个人咖啡”和它之中做出选择还是蛮对的

    8分钟前
    • Zhehuai Chen
    • 推荐

    节奏太慢,画面不错,三浦春马还挺可爱的,女主一言难尽。

    12分钟前
    • 哇啊哦
    • 还行

    导演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电影每一帧画面都很美,故事不落俗套,看完觉得值回票价。

    14分钟前
    • 吹不成调
    • 力荐

    四星半。行定勋不亏是神级导演,细节帝,几无废笔,每个细节都有意义,特别烧脑,国产电影里少数值得二刷的片子,还需要看一遍在确定一下再来写长评;不知道为啥突然这么多黑刘诗诗的,就这部影片来看,女主表演难度挺大,感觉刘诗诗的表演获个提名不为过。

    15分钟前
    • 彼岸在哪啊
    • 力荐

    一部注定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 也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全程大多数时候都皱着眉头 认真思考 不想和身边的人交流的观影经历。观影氛围太糟 熊孩子吵吵嚷嚷 真想关掉周围的声音 安安静静的看电影。这电影好不好 取决于你 你想看热闹 还是看电影。

    20分钟前
    • 般若
    • 力荐

    刘诗诗开口说话简直是在折磨人

    25分钟前
    • はぐみ
    • 还行

    回来的到底是谁?若蓝?如玫?说实话我还是不太确定,但我觉得天伦有一句话说的挺实在的,她自己一定知道。她觉得自己是谁就是谁,做自己就好(ps画面真的很美很温暖,唯一一部能让我感觉温暖的悬疑片)

    28分钟前
    • 呼啸而过
    • 力荐

    从让时间追着自己走,到最后把握住此时此刻,一对双胞胎早已模糊了彼此,即使其中一个死去,另一个也能替死去的那个继续活着,两个其实就是一个,一个其实也就是两个,为什么还要纠结谁是谁。

    3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终于见识到诗诗的演技了。。。烂成这样就不要每次都演俩人了好吗!三浦春马的中文其实说得很不错了,就是不知道跟哪儿学的儿化音,出戏妥妥儿的。

    33分钟前
    • ailuo
    • 较差

    三位主演太美型了,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不得不给四星。电影节奏缓慢,像钟一步一步在走针,倒也契合影片氛围。

    35分钟前
    • Azusa酱小影
    • 推荐

    画面、音乐非常日影非常美,其实故事也很日影,我还蛮喜欢这种内核特别拧巴的故事的……节奏也是真的慢,这片不适合电影院里看,适合在家闲着没事放放,LSS这里被拍得还算清新,但台词太出戏,春妈颜美,不过这些都打不过张孝全,嗷嗷我还是爱大叔那套,苏得来~

    37分钟前
    • Sirius
    • 还行

    当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 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41分钟前
    • 阿朱玉.❤
    • 力荐

    需要点智商,有点耐心才能品味的电影, 浮躁的心是欣赏不来这种电影的。

    46分钟前
    • 孔雀明王
    • 力荐

    画面一星,日本小鲜肉一星,张孝全一星,刘诗诗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台词弱爆了分分钟出戏。

    47分钟前
    • 沉默如海
    • 还行

    诗诗以后慎重选戏呀!

    52分钟前
    • 四道风
    • 还行

    原来大家黑刘诗诗是有原因的!!! 演技不能忍!!!

    56分钟前
    • 兰大银
    • 较差

    女主演真的不得行。角色设置也有问题,阿良听不懂“等会儿有时间吗”,而竟然会看书上的诗。天杭转变有点夸张,铺垫不够。见面会感觉大家都很疲惫,尤其是张孝全,眼神飘忽很不自然,但这也是一种帅啊!三浦春马真的很用心,演什么都演得很像,取决于他功课真的都做得很足!

    60分钟前
    • 夏夏
    • 还行

    好看。刘诗诗很美。慢了五分钟的世界,等你发掘

    1小时前
    • 迷失
    • 力荐

    真是一部慢慢的悬疑片,旁边的妹子一直在强调:这是一部悬疑片。前半部分有点枯燥,但是后半段的双生疑云越来越严重,每次心里所形成的推断都会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被推翻,直至最后几近崩溃和分裂状态。影片看到最后,我觉得谁是若蓝谁是如玫根本不重要了,而三浦在乎的也不过是当初那个女孩。

    1小时前
    • wuqingqing76
    • 力荐

    日本导演的作品向来以细腻见长,运镜很美、音乐也很好听,但故事节奏太缓慢绝对是在考验观众的耐性。刘诗诗全程面瘫,台词功底也是差的惊人,给影片大打折扣。后半段悬疑铺陈不够,观众反而被冗长的台词磨光了兴致。其实最后活下来的到底是谁已不重要,双胞胎已经活成了彼此。。

    1小时前
    • 曾海绵🌈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