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惊悚片 隐藏

    隐藏

    评分:
    0.0很差

    分类:惊悚片英国2008

    主演:亚历山大·麦奎,菲尔·坎贝尔 

    导演:马瑞克·罗塞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描准

    • 1080P蓝光

      勇闯夺命岛

    • 1080P蓝光

      暂时停止接触

    • 1080P蓝光

      最后的权利第二季

    • 1080P蓝光

      最后的意志

    • 1080P蓝光

      诅咒

    • 1080P蓝光

      致命蜂群

    • 1080P蓝光

      致命的危机

     剧照

    隐藏 剧照 NO.1隐藏 剧照 NO.2隐藏 剧照 NO.3隐藏 剧照 NO.4隐藏 剧照 NO.5隐藏 剧照 NO.6隐藏 剧照 NO.16隐藏 剧照 NO.17隐藏 剧照 NO.18隐藏 剧照 NO.19隐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隐藏》讲诉了在微风吹拂的萨福克泥滩上,一群鸟儿嘎吱作响,RoyTunt徘徊其中,他是一个患有轻度强迫症的猎鸟者,看上去有点未老先衰。这一天,他的隐居生活中突然闯进了一个陌生的逃亡者,简短的介绍后,RoyTunt发现他们能做些共同的交易,但警方的追捕让他们的关系走在了悲剧的边缘。

     长篇影评

     1 )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原载于个人公众号:一只开山怪 (或搜索herringcat)

    Hidden Figures,根据非虚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三位黑人女性:Katherine Johnson, Mary Jackson和Dorothy Vaughan在60年代美国仍实行种族隔离期间为NASA工作的经历。 1954年,美国政府宣布种族隔离为非法,然而相应的改善措施却迟迟未成效力,1955年发生了黑人女裁缝拒绝为白人让座的蒙哥马利公交车事件,成为民权运动的导火线。其后的十年中,黑人反叛运动遍布南北各地。国内平权运动风起云涌,在国际局势上,美国处于和苏联进行外星竞赛的初期,双方互发卫星,急于让自己国家的宇航员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而NASA,正处于这两个大背景的双重影响下。更加具有寓意的是,NASA本来就是代表美国人梦想的机构,对宇宙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甚至于是所有人类的梦想。而平权,对于黑人来说,更是从奴隶贸易时代起的梦想与追求。 编剧对种族隔离的表现很棒,并没有直接以批判的视角去表现,反而尽量以戏谑的方式让人在笑声中意识到隔离存在的无理性。种族隔离作为一种无形的背景,像一个牢笼静静地罩住整个片子,体现于细节。例如开片,三位女主的车路边抛锚接受白人警察的盘问时的毕恭毕敬,在警察表示可以为其开道后,Mary开车紧紧跟着警车,制造出黑人女性开车追着白人警察跑的假象; 每一次NASA白人男性员工看见黑人女性同事的惊讶与静默;Katherine晋升后为了上厕所穿着高跟鞋在主楼和West Computers之间奔跑的场景(整个NASA工作区,只有West Computers有专门为有色人种设立的隔离洗手间,而两栋楼之间距离20分钟)。这个奔跑的场景在片尾又来了一遍,这一次陪着Katherine跑的是一位白人男性同事,他跑的气喘吁吁。片子里无处不在的对比与呼应,让人在享受影片之余,更能感受到历史背景的厚重,哪怕在NASA这个走在最前端的机构,种族隔离都如此严重。 Taraji扮演的Katherine Johnson是一个计算能力爆表的数学家,10岁就因超强的计算能力升入高中。被破格提拔至主楼参与核心工作,凭借出色的计算能力,Katherine一步步打破隔离的限制,赢得了工作伙伴的尊重与信任,后来更参与了阿波罗登月计划。Katherine整体的性格(面对工作的坚韧和执着,面对家人的温暖与爱意)和Taraji以往的电视剧角色很相似,POI里的卡姐,Empire里的Cookie,凶狠的时候凶狠,却又可以妩媚。电影中间的一段台词爆发,张力十足,看得我都快出来了。Octavia Spencer,凭借同类型的《相助》(The Help)获得了奥斯卡女配,这次演一个一直想要成为supervisor但却因为肤色被一次次用各种理由拒绝的工作员,最后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带领NASA的全部黑人女员工成为第一批掌握IBM电脑运算技巧的队员。刚刚出演了好评如潮的Moonlight的Janelle Monáe饰演的美丽要强的Mary Jackson,是NASA第一位黑人女性工程师。 巧的是,去年圣诞节,我在佛州奥兰多看NASA的园区,今年平安夜,我在电影院看NASA背后的故事。这也是Hidden Figure,影片名字巧妙之处,既可以表示隐藏数字,NASA每一位成功的宇航员身后都有千万数字以及为了一个小数点和等式拼尽全力的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也可以表示隐藏人物,就像黑人女性之于60年代的NASA。 我一直偏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像Sully这种故事性极强的事件是一种,Hidden Figure这种平铺直叙缓缓道来的又是一种。非常愉悦的观影体验,笑声不断,然而反思也很到位。比起2011年同类的The Help这部片子更加准确,不浮夸。最近几年,女权类电影和聚焦黑人电影上的很多,像去年口碑好的Helena阿姨的Suffragette,今年口碑爆棚的Moonlight,同期上档的藩篱Fences。比较讽刺的就是,看好莱坞黑人演的片子,就跟看英国电影一样,总是那么几个人。除了三位主角纸牌屋里的雷米Mahershala Ali演完Moonlight在此片中演Katherine的丈夫。然而有些事情,几十年过去了,有改变,还不够。 不吹不黑,给4星,是个好故事。 PS:推荐喜欢平权运动/民权运动的去看看《美国人民史》这本书。

     2 ) 隐藏人物:真实vs改编

    这是一部典型的以励志为主题的类型片,电影讲述了三位女性非裔主人公由于性别和肤色的原因,在上世纪中叶仍存在种族隔离的美国,依靠值得信赖的学识和品德,战胜偏见获得尊重收获幸福并且推动人权事业的故事。我们为主角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所以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也在好奇这部作品里有哪些情节来自于真实事件,而又有哪些来自于艺术加工再创造,所以我翻了一些HollywoodvsHistory.com上关于本部电影在这方面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有同样需求的人。

    注: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Q. Kevin Costner 饰演的NASA兰利研究中心主管是真实存在的吗?

    A:不是!这个中心主管的原型实际来自于女主角Katherine Johnson在研究中心工作期间的三位男主管,根据“今日美国”的消息,导演Theodore Melfi没有能获得他想要演绎的那位真实人物的授权,所以决定将他设计为一个集合了三位主管事迹于一身的人物。

    Q.为了让女主角Katherine上学,她的父亲真的每年驱车120英里将整个家搬到学校去吗?

    A:是的!出生于1918年的Katherine Johnson从小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智力水平,她对数字非常着迷,10岁就已经升入高中学习。在她的家乡美国西弗吉尼亚 White Sulphur Springs ,对那些负担得起学费的黑人家庭来说,他们的孩子在这里最多也只能上到小学八年级(这里应该是美国8-4学制,也就是小学上8年,中学上4年) 。所以为了不让孩子们的天赋遭到浪费,Katherine的父亲Joshua带着家人开车120英里来到西弗吉尼亚的Institute,这里的非裔被允许参加高中教育并且进入大学深造。Joshua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自己则在学校和老家的工作地点两头奔波,并且坚持了8年,这样他的四个孩子都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且最终上了大学。Katherine的天才有目共睹,她数次跳级并且在14岁就高中毕业,在18岁取得了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

    Q:在上世纪40年代的兰利研究中心,美国黑人女性真的需要遵循种族隔离法吗?

    A:是的!从1943年开始,兰利研究中心开始有非裔女性工作,她们的工作地和卫生间都被和白人隔离,甚至自助餐的位置也被隔离。在自助餐厅的桌子上摆着写有“ 'colored computers(有色人种计算师) ”的牌子,这个英文名在今天看来更像是iMac或者其他什么时尚的计算机的名字,但在当时这个名词专指在研究中心负责数学计算的黑人女性。

    Q:当Katherine最初来到工作地点,她的同事们真的认为她是办公室的保洁员吗?

    A:没有!这一情节并没有出现在这部电影的原作当中(书名 Hidden Figures,作者Margot Lee Shetterly),所以它应该是由电影制作者们原创的。由于原作在2016年9月才出版,远远晚于电影的制作时间,所以电影也只是根据原作一个55页的提纲改编而成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和原作有较大的出入的原因。

    Q: Jim Parsons饰演的工程师角色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A:没有! 谢耳朵饰演的Paul Stafford是一个杜撰的角色,这个角色代表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一类人。

    Q: Kirsten Dunst饰演的角色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A:没有!这位难搞的女性主管被认为代表了那个年代一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行带有偏见和歧视的一类人,据说这一形象相当具有代表性,被认为真实的反应出工作在兰利研究中心里一些部门主管的态度。

    Q: Octavia Spencer饰演的Dorothy Vaughan真的是NASA历史上第一位黑人部门主管吗?

    A:是的!根据真实的情况,Dorothy Vaughan在1948年成为了 NASA历史上第一位黑人部门主管,比Katherine Johnson来到NASA工作要早了5年,她也是一名为人权事业积极倡导发声的人士。电影中有一幕是Dorothy带着她的非裔同事一起列队去新的工作地点的情节,被认为是致敬了1983年电影“太空英雄”。

    Q: Katherine真的像电影中那样被告知女性无法参加太空项目的吹风会吗?

    A:是的!根据Katherine本人的回答,她要求参加这些碰头会,但被告知虽然没有任何法律有这方面的规定,但通常情况下女人不能参加。但就像电影中那样,Katherine在得到了boss的同意后才获得了参加会议的机会,Katherine回忆说,当时她的领导说了一句:“Let her go”。

    Q: Katherine是否像电影中那样需要穿越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大院去上厕所呢?

    A:不完全属实!根据原著的内容,这样的事情更多的是发生在想要成为女工程师的Mary Jackson(Janelle Monáe饰)身上。 Mary Jackson当时加入一个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项目,她和一群白人女性计算师一起工作,工作地点在东区。初来乍到的Mary对环境不熟悉,于是就问同事卫生间在哪里,但同事不仅没有帮助她甚至还笑话她,距离最近的厕所都是白人专用的。这样感到被羞辱和气愤的Mary自己去找有色人种卫生间,和电影中不同的是,她工作的东区就有种族隔离卫生间,但是并不是所有东区的楼里都有,所以虽然穿越整个大院去上厕所略显夸张,但基本上对于她来说解决生理问题还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至于Katherine本人的情况,实际上刚来到兰利研究中心上班时她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里的卫生间是种族隔离的,原因是白人专用的卫生间没有任何标识,而且附近也看不到任何标有有色人种专用的厕所,Katherine在那里工作了几年才发现隔离的规定,但是她仍然继续使用白人专用的卫生间,也没有人为此再找过她麻烦。

    Q:Mary Jackson真的是NASA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工程师吗?

    A:是的! Janelle Monáe饰演的Mary Jackson于1951年被兰利聘用,就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她得到了航空研究工程师Kazimierz Czarnecki(电影中改名为Karl Zielinski)的鼓励,向汉普顿市法庭申请和白人一起参加研究生课程,最终她赢得了诉讼并且于1958年被提升为工程师。

    Q:NASA的女性数学家会像电影演得那样会见像John Glenn这样的宇航员吗?

    A:是的!根据 Katherine Johnson本人的回忆,她们确实被安排和宇航员们见面,但是宇航员并不一定会像她们那样激动,Katherine说:“我们带着敬畏的心情在注视着他们。”

    Q:Katherine真的参与了John Glenn的轨道计算吗?电影中John Glenn要求Katherine仔细检查计算机的计算结果是真的吗?

    A: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真实的! Katherine Johnson本人回忆道:“ 当John Glenn有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位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时,他们希望当他返回时可以降落在某个特定的区域,那就是我所做的工作,我计算了他的轨道。所以从那之后,只要有轨道计算的工作他们都拿到我这里,而我几乎都是用手算的方式完成了这些任务。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同样是真实的!当时的NASA计划是1962年2月将Mercury-Atlas 6发射升空,而执行这项任务使得宇航员John Glenn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绕地飞行的人。电影在这一部分可谓相当的还原真相,甚至连Glenn的台词都和真实情况没有差别。根据NASA的记载,当时的原话就是 "Get the girl to check the numbers... If she says the numbers are good... I'm ready to go."

    John Glenn 在 1962 年 2/20 执行水星任务,他帮自己的太空船取名为友谊七号,并成功绕行地球 3 圈,花费了 5 个小时。
    John Glenn在电影上映前2016年12月8日去世,享年95岁。

    Q: 电影和现实情况中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A:关于这个问题原著作者Margot Shetterly说:“看电影时你可能觉得工作都是那几个主要角色完成的,但是现实中我们都知道工作是不同部门分工合作完成的,想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太多的人一起努力,但是我也理解在电影里你不可能把镜头聚焦在300个角色身上。”

    Q:女主角Katherine Johnson对本片满意吗?

    A:根据Daily Press的采访,Katherine本人看过了电影而且非常喜欢,她说:“(电影)很好,很真实。”

    78/100

     3 ) 一堂有趣的历史课:三位女主演技惊艳 菲董配乐昂扬励志


      《隐藏人物》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1960年代,三个黑人女性与种族偏见作斗争,最终在美国航天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菲董的原创歌曲格调乐观,三位女主演技惊人,电影拍得意气风发、自然生动。

      《隐藏人物》正是观众们现在想要看到的种族主义电影,会让人看完之后感觉良好。本片讲述了在上世纪的60年代,几个黑人女性与让人震惊的种族偏见作斗争,最终在美国的航天计划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让人惊讶的是,影片即使在最戏剧化的时刻也是色彩鲜艳,格调乐观,导演特奥多尔·梅尔菲致敬了这三位在美国历史中被压迫、被伤害以及被完全忽视的女性,“菲董”法瑞尔·威廉姆斯的原创歌曲节奏欢快,将个人力量与流行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导演将历史带来的教训和需要克服的障碍体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让塔拉吉·P·汉森,奥克塔维亚·斯宾瑟和加奈儿·梦奈这三位女演员的演技发挥到了极致。本片让演员们通透地展现了自己,给后人上了一课迟来的、却又极为有趣的历史课。

      政府组织“太空任务小组”正在建造可以航天飞行的载人火箭,汉森(美剧《嘻哈帝国》)扮演杰出的数学家Katherine Johnson,她被雇来“做计算”和核实数据。Dorothy Vaughan(《疯狂动物城》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和Mary Jackson(《月光男孩》的加奈儿·梦奈)两人各有自己的抱负,Katherine和她俩虽职责不同,但都同样很难融入自己的新职位,面临着一个全是白人同事的工作环境,还要面对像Paul Stafford(《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吉姆·帕森斯)这样同事的私人不满。但Katherine不仅证明,自己完全可以应对太空任务小组的数据需求,还在白人同事每日对她的侮辱中存活下来,她慢慢终于开始着手接触她真正想要做的项目—将人类送入宇宙。

      在Dorothy和Mary在各自的领域为争取机会而打拼时,Katherine慢慢得到了她的上司,粗暴又务实的Al Harrison(《超人:钢铁之躯》的凯文·科斯特纳)的支持,开始担负起更多职责。在前苏联载人飞行成功后,美苏之间航天竞争的砝码加重,三位女性都发现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拼命展示自己的技巧和教育水平,而即使她们成功了,周围同事也会阻挠和威胁她们的成就。

      千万不要忘记,这些女人创造了历史,在美国航天项目的进步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光是看这个题材的电影就会让人感受非凡,喜气洋洋。这部电影庆祝了人性,这三位女性就是智慧、优雅和决心的完美示范,展示了有色人种在那个受到阻止和妨碍的年代也可以创造无上价值。但稍微不幸的是,影片本身还是有一些问题的:这些女人都很理想化,她们的处境被写得非常戏剧化,失去了现实的分量。这个电影看着就像是个理想化的传记片,即使片中所演的确实大部分都是真的。

      对比来看,阿娃·杜威内的《塞尔玛》不仅描绘了马丁·路德·金在为争取民权而作斗争时的生活与时代,也尽可能地刻画了那个时代与参与其中的人们,让观众们看到了更微妙、更饱满的人物性格和事情经历。如果说《塞尔玛》表现的是民权运动这一道大席上每道菜的成型过程,《隐藏人物》就是摆设精致、餐具华美的成品大餐。导演梅尔菲忠实地展现了这些女性所承受的日常羞辱,比如说,Dorothy干着主管的活儿,却既没名也没钱,Katherine要穿过几百米的停车场才能使用最近的“有色人种”专属的洗手间。但她们白人同事的偏执表现得十分平面化,这也就意味着,当他们冰冷的内心被融化,最终接受了这些女性,承认了她们的价值时,一切显得过于顺理成章,没有让观众看出这个和解来得多么来之不易。

      这三位主演对各自角色的诠释都表现非凡,每个人面对不同的挑战时,反应也有细微的差距。Katherine的故事比其他两人所占比重更大,因为她与太空任务小组的关系更直接,也可能因为John Glenn(《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格伦·鲍威尔)本人坚持要在进入太空前由Katherine亲自算一遍数。汉森完美地抓住了这个角色挑剔的精准度与惊人的毅力。作为Mary Jackson,梦奈为影片中对于平等的退化态度注入了一剂健康的泼辣感,但并没让人觉得演过头。斯宾瑟则一如既往地可靠,她找到了其他两个女人间的平衡点,不断地讲究效率,也不害怕去找寻她想要的,并为之奋斗。在一个白人主管坚持自己对待有色人种没有区别时,Dorothy的回应恐怕是电影中最尖刻的一段:“我相信,你觉得你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导演梅尔菲之前的作品包括饱受赞扬的独立电影《圣人文森特》。“菲董”作为电影歌曲作者,与汉斯·季默还合作了电影配乐,让电影给人留下了更深刻、也更清晰的印象,即使在主角们经历着生活、工作甚至法律上的障碍时,也让调子一直保持着轻快和振奋。三个优秀女演员的惊人演技撑起了《隐藏人物》的一片天空,将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讲得意气风发、自然又生动。

    作者:Todd Gilchrist

     4 ) 被低估的女性体裁的最佳作品

    隐藏人物,在我看来,是我观影所有本届奥斯卡电影后,能认真的评价它是一部“故事完成度”最高,叙述最流畅的优秀作品。按理说,在反种族歧视的电影里,如《为奴十二年》,总会安排一些镜头来展示赤裸裸的刻画有色人种被迫害,甚至戕害的场面。但是《隐藏人物》并不拘泥于此,它更多的在跟我们讲述一个主题:即 社会地位与自我价值实现 的关系——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不公是一定的,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终究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隐藏人物》在港版本中被译为《无名英雄》,台湾的译法更为贴切《关键少数》。注定了这部影片有两条线索:三位黑人女性的天资卓越成就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当然,另外一条线更为要人堵心,种族歧视的隔离政策限制了黑人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台湾版本的拟名者下意识的取了后一条线索。

    对于后者的问题讨论是要人痛彻心扉的:其中有一段,玛丽·杰克逊一直想成为航天局的工程师,但是所能就读的学校是不接纳女性,尤其是有色人种的,最后通过玛丽·杰克逊通过利用法律程序与官方博弈,最终享受到了入学的资格;多罗西·沃恩带着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中途却被管理员以“恕不招待有色人种”为借口撵走了,在公交车上多罗西·沃恩拿出了那本书未归还,她回应道“我们也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能享受这样的权利!”这一幕因为发生在公交车上,要我也联想起著名的“蒙哥马利市黑人罢乘公共汽车反对种族隔离制度”。

    其中,凯瑟琳·约翰逊作为绝对主要线索人物担负了不一样的戏剧重任。如果说发生在玛丽·杰克逊和多罗西·沃恩两姐妹的身上的种族歧视待遇,她们的反抗无法也只是白描式的低调应对而已,但是凯瑟琳·约翰逊作为绝对女主,导演给予了她“控诉”表现形式。

    凯瑟琳·约翰逊在回答她的上司 Al Harrison(凯文·科斯特纳饰):“为什么要花40多分钟上厕所的时候?”塔拉吉·P·汉森所绽放出的表演张力,是要人眼泪决堤的同时又大呼过瘾的。这跟许多国产职场成长剧有着类似的情节,一样可能设置职场新人冲着老板发飙桥段。但是很多编剧在设计这场戏的时候,对于情节铺垫不够,导致爆发的点过于牵强,难以要人信服。

    但是对于凯瑟琳·约翰逊这次的怒吼,首先确定了当时是个大雨天,保证了情绪失控的现场条件的合适。另外,在之前已经铺垫了各种对黑人女性的不信任和不待见的基调,又激化的加入了白人办公室不允许黑人使用咖啡自助机的情节,无疑这个点也是有利的一次助攻。也可以看出,好莱坞级别的编剧在设计的情节上的功力的深厚,完完全全是顺应着观众情绪的涨势而为,情节设计水到渠成,不冒进也不突兀。

    当然,这个情节所引发的情节更为经典——Al Harrison(凯文·科斯特纳饰)在第二天拿着钢管就去砸那个“Colored Ladies Room”的卫生间吊牌。编剧有意灌入了一股股的怒气,又换了换了一个方式将他们顷刻释放,要人大呼过瘾。也真实的觉得,凯文·科斯特纳以“保镖”式的直男癌硬汉形象示人,却在这个情节设定下更加的“爷们”!这一举,也证明了社会公正性在于不停的有人去交涉其中的不合理性

    另外一个点就是女性奋斗的主题。这有意无意的要我联想起,同样优秀的2000年由朱莉娅·罗伯茨主演的电影《永不妥协》,跟茱莉亚罗伯茨在剧中可以直接和强权进行近身肉搏的社会背景不同。《隐藏人物》中的三位黑人女性面对的是父系社会对女性的轻薄,同时加上有色人种的歧视,这些注定了三位女主人公塑造是复杂的,她们也必须在忍辱偷生中度过。在外的大环境是种族隔离导致的全国的黑人游行抗议,在内从业在白人为核心的机构(军队、科研、教育、政府等)内的黑人群体,他们从一开始注定过着逆来顺受的日子,三位女性更深层次天赋和素质对于生存在这个矛盾体中的重要性!她们也许都明白只有把自身价值最大化到与集团的存亡相关时候才能换取到个体群体的尊重。

    剧中三位女性无时无刻的在同批“种族隔离”措施的不合理性,一开始她们无疑都是寄人篱下的顺从者,玛丽·杰克逊通过研究白人所设的法律条文来捍卫黑人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多罗西·沃恩在忍受白人额外施加的无偿的管理工作时,凭借对计算机科学的熟稔,为了保全数据计算部门的黑人饭碗,她勇敢的跟白人谈条件;凯瑟琳·约翰逊在无数的歧视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天赋异禀,铸就了航天计算任务中不可取代地位,受到了全公司的尊重。

    这个也是说明了,现代社会尤其是职场,“不公平”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只是一味的以游行示威这般激进的态度来“针尖对麦芒”和“既定价值观”死掐的话,这种反抗是可能只是被歌颂,而对于解决眼前的问题毫无帮助。初次的假设认同服从,深入合作,深化自身价值,直到发酵制度的不合理所具备的“公害性”的时候,才能解决眼前问题。不然在大环境还需要进化的时候,三位聪慧的女性并没有把自己搭进去,而是曲线救国的方式还以颜色,这个正是社会赋予女性所能做到的“最正确的反抗模式”,而并不是像《永不妥协》中,埃琳·布罗克维奇在回应别人骂出“Fuck you”的脏话,直接简单喷出的“Fuck you back!”

    《隐藏人物》相较奥斯卡参选的其他影片,2045万美金的票房成绩要它在收入上独占鳌头,同时在立意上政治正确,在叙述节奏把握又张弛有度,同时导演极少用晦涩难懂的镜头语言来交代情节,总的说来,它是我心中绝对的Best Pic NO1!

    可以展开讲的一点是,隐含在《隐藏人物》中一些所涉及到了一个黑人的教育资源匹配问题。在当今社会根据对全国人种平等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在美国人口最多的95个城市里,有90个城市的少数族裔上穷人居多的公立学校的比例高于白人。在3/4的城市里,少数族裔学生进入穷人学校的比例,比白人至少高20个百分点。在29个城市里,这个差距超过40个百分点。如果电影《赴汤蹈火》中霍华德拼死所做的只是不要“贫穷世袭”,那么建筑在有色人种歧视的社会问题上,黑人群体在美国注定因为得不到平等教育机会,而多数无法成为社会核心成员中一员,如此“种族歧视”也将世袭

     5 ) 女权即人权

    2月是美国的Black Heritage Month, 全国上下总是会自发或者非自发的进行一系列反思美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族不平等问题以及群众走上街头纪念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活动等(今年这种全世界右转的险恶形势下这类影片似乎更加多,请记得好莱坞是美国左翼的前线阵地之一)所以Hidden Figures的上映十分应景。

    虽然是结合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相信编剧在增强戏剧性冲突上还是颇为下了功夫。尤其体现在人物塑造上,第一女主角Catherine在极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异于同龄人的数学天赋,她不善言谈,也不喜欢惹是生非,在参与友谊7号和之后登月计划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一直以一个低调的科学家身份出现,而最终赢得总统勋章也是因为其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相比Catherine,Dorothy更具备领袖气质,小到组织三位黑人女性每天的颠簸carpool路程,大到具有前瞻性的意识到IBM的引入将带来行业的重大变革而引领同组人员学习编程,也因此不仅为自己,也为西计算组的姐妹们争取到了更好的事业机会,是真正适合主管身份的天然领导者;而Mary则更像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社会活动家和倡导者,她一方面深知黑人平权运动所面对的重重困难,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手段有效争取与男性特别是白人男性的平等机会,巧妙利用法律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公义和真理,也在最后成为了美国平权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三位高智商的杰出女性,因为个性不同而最终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然而这并不影响她们取得同样重要的成就,为国家、社会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这种贡献,和性别、肤色、和国籍都毫无关系,只因为她们是少数族裔女性而格外耀眼。这就是在美国仍然属于进步势力的好莱坞试图在今天向世界传递的主流价值。试问中国导演和媒体人,我们今日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又在哪里呢?

    2016年看的国产片不多,恕我孤陋寡闻,以女性为主角或者故事主线展开的我有印象的也只有冯小刚一部《我不是潘金莲》,同样是改编剧本,也算是塑造了一个顽强不屈的倔强女子。然而这个女子斗争到最后也是为了胎死腹中的一个孩子。我不是说胎儿不重要,但总觉得与其花费诸如此类的周折,可能不如她后来在北京火车站附近经营热气腾腾的牛骨汤所能实现的自身价值和所贡献的社会价值更加值得歌颂。然而符号式的华裔女性,不仅在前卫的好莱坞导演眼中尚没有做出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我们的华人导演眼中更加不值一提了,大半都能够和任性和无理取闹扯上关系,若是能生个孩子,最好是两个或者更多个孩子,一切不平等不公平都迎刃而解了。我想这就是大部分中国导演所能够认识到的事物本质。电影当然不需要原本反映社会,然而面对着如此价值失调的艺术,需要反思的究竟是华裔女性,还是华裔导演,还是欣赏这类华裔导演所塑造的女性艺术形象的别的什么人呢?

    华盛顿如火如荼的Women's March虽然接近尾声,但是全世界的女性都已经在逐渐开始反思我们所能够实现的自身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主流中国导演如果不是没看到这种趋势而是假装没有看到这种趋势的话以博取某些观众的好感或者同情的话,所反映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漠视,可能更加可怕。

     6 ) 《隐藏人物》:在种族隔离和性别歧视的双重霸凌下,女性如何突围?

    《隐藏人物》是一部具有纪实风格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它采取了三线交叉的叙述手法,分别描写了凯瑟琳·约翰逊、玛丽·杰克逊和多萝西·沃恩的传奇人生,她们在种族隔离和女性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各种实现了人生突围,分别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凯瑟琳运用自己的天赋成为计算机也无法取代的人,杰克逊拥有强烈的进取心,敢于打破社会规则,多萝西未雨绸缪,不断学习,华丽转身。

    她们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时,不抱怨,不沮丧,只是不断的行动,坚守理想,哪怕当时看不到希望,也不放弃努力,终于用个人的成就在种族隔离制度的城墙上打开了突破口,极大地促进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同时,作为事业女性,她们用取得高成就的结果有力反击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实现了职场跃迁。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类影片,《隐藏人物》并没有像同类型影片那样用残酷、黑暗、激烈的手法来讲述种族歧视和女性解放话题,它仅仅向观众提供一种女性的励志人物形象文本,表达了“女性如何自立”的深刻人生主题,并通过她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贯穿了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30年间的重大历史,比如:肯尼迪主导的新边疆运动,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美国第一部民权法的诞生,男女平权运动等,这段历史也是美国人关于“美国梦”的追寻史。

    在人物精神塑造层面上,从这三位女性身上也折射了出了“美国梦”的精神内涵:追求尊严,有使命感,崇尚成功,性格坚强,执着的追求自我实现。这部影片在中国被翻译成“隐藏人物”,在香港和台湾分别被译为“无名英雄”“关键少数”。这些片名中多少都透露出“女性的成就被遮蔽、被轻视”的深长意味。

    而事实上她们的经历也确实如此,直到2016年这部电影的出现,大众们才有机会了解到“帮助美国赢得太空竞赛的黑人女性们"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她们更像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缩影。尽管她们的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但在今天仍然对职场女性具有借鉴意义。正如多萝西所说的那样:“任何(女性)个人的进步,都是我们大家的进步。”跟那个年代相比,现在的女性在职场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但依然恐慌和迷茫,事业和家庭的平衡,追求自我高成就的焦虑等,因此,这部电影适合所有对自己的当下和未来感到彷徨和迷茫的女性们,一看再看。这三位女性的真实经历中所提供了生存策略和精神源泉,也将为女性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影片一开始,三人一同驾车去上班,半路上车抛锚了,白人警察斥责她们车坏的不是地方,玛丽说:“不是我们选了这个地方,而是这个地方选择了我们。”这句话仿佛是关于她们处境的隐喻,暗含了似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并未体现人的自由意志与尊严。白人警察得知她们为NASA工作时,态度好转,提出要为她们叫来一辆拖车,多萝西拒绝了,她动手修好了车,这像是女性独立精神的无声告白,在遇到困难时,不使用所谓的女性魅力解决问题——比如,情商高,善解人意,不依靠男人的拯救,甚至是情绪对立来表达自我,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为首选。

    女性最强的竞争力,就是“把事儿做成”

    凯瑟琳·约翰逊:“他们让女人在宇航局工作,不是因为我们穿裙子,而是我们有脑子。”

    凯瑟琳是单亲妈妈,丈夫早逝,她独自抚养3个孩子。太空组是宇航局的核心部门,他们需要一位会解析几何的演算员,凯瑟琳被临时借用,这个“幸运”的机会让她如履薄冰。

    在清一色的白人男性研究员中,她显得格格不入,起初被当成了清洁工,宇航局有些针对女性的明文规定,比如:短裙必须过膝,穿毛衣不能穿衬衣,不能佩戴首饰(除了简单的珍珠项链),不要主动去找负责人哈里森(太空项目组的负责人,白人男性),为人处世要低调等,这些训诫反映了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让女性不自由。

    如果说以上规训是针对女性群体,并不是孤独的个体在承受的话,那么,不成文的潜规则却让凯瑟琳感到压抑,比如:为她一个人设置小号咖啡壶,壶上标写着“有色人种专用”的字样,刺眼的提醒着她的有色人种身份,想要喝水得自己去接水后烧开……

    更让凯瑟琳感到难堪的是,上厕所成了难言之隐,每天繁忙的快节奏工作让她依赖咖啡支撑,咖啡壶容易分隔使用,厕所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影片中,凯瑟琳憋着尿急,怀里抱着半尺高的资料,冲出办公室,踩着高跟鞋,穿过停车场,跑过一栋栋办公楼,她的狂奔引来了很多路人的侧目,以为发生了什么紧急状况,当她跑到半英里之外的西区一间标识“有色人种专用卫生间”后,坐在马桶上边解内急边抓紧时间完成演算工作,无论是烈日当头的午后,还是暴雨突然而至的坏天气,凯瑟琳每天都要这样翻山越岭的来回奔波几次,她曾向姐妹们吐槽说:“有这个通行证(指她脖子上挂的工作证)你能跑到月球,但你进不了厕所。”这些剧情看起来荒谬又讽刺,但在当时的美国,对黑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更多是绝望来自她直接上司保罗的无情打压,他抗拒一个黑人女性来核算他们所做的工作,涂黑了一半的重要数据让凯瑟琳无法演算;不让她在报告上署名,尽管绝大部分的计算和核对工作是凯瑟琳完成的;刻意阻拦她参加高层会议,由于无法得到第一手数据变化的信息,导致凯瑟琳千辛万苦计算出来的数据瞬间成为废品,三番五次的徒劳计算让卡瑟琳身心疲惫。

    凯瑟琳没有被这些打垮,她把遮住的数据放在灯光下,根据模糊的痕迹计算出红石火箭的轨道飞行数据,这曾是项目屡次失败无法推进的关键数据,1961年5月5日,水星计划的“自由7号”将美国第一位宇航员艾伦·谢波德(Alan Shepard) 送上太空,这艘飞船的运行轨迹正是凯瑟琳计算的。1962年,约翰·格伦在首次环绕地球的太空飞行前,指定让凯瑟琳帮忙验算后才敢上天,她的手动计算结果甚至比IBM还多出了几位精度,此后凯瑟琳继续为阿波罗二号登月计划及航天飞机进行了大量计算。

    凯瑟琳用自己的实力在宇航局站稳了脚跟,她第一次被同事称为“凯瑟琳女士。”回顾她一路走来的经历:当她在被负责人训斥离开办公位太久时间,她有勇气当场反驳,获得了就近上厕所的便利;明知道报告上不让署她的名字,依然固执把自己的名字打印在报告上,直到获得署名权;工作上她挑选最难的问题攻克,直面挑战和困难;在被阻拦参加高层会议后,她找最高负责人力争,得到有效自我展现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她能一次又一次地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让职位更高的人知道她的工作成果。

    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凯瑟琳也是这样,她能看到数字背后的底层逻辑,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正是这样的能力让她成为连计算机也无法替代的存在。在她之前,没几个运算员能在她所在的岗位上熬过前几天,甚至曾出现过几个月间换了几波人的事情,而她从进入NASA到1986年退休的33年间,几乎参与了每一个重要的航天计划,为太空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凯瑟琳在电影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他们让女人在宇航局工作,不是因为我们穿裙子,而是我们有脑子。”女性最强的竞争力,不就是”把事儿做成“吗?查理·芒格说:“要获得什么,先让自己配得上。”把事儿做成了,才有资格抒情。2016年宇航局建造了以凯瑟琳.G.约翰森命名的计算楼以纪念她对太空航行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凯瑟琳在97岁时被授予了总统自由勋章。

    权力是”争“来的,而不是”等“来的

    玛丽·杰克逊:没人能阻挡我实现梦想,种族隔离制度不行,家庭也不行。

    玛丽·杰克逊是一位爱美的摩登女郎,性格活泼,大胆泼辣,她有个幸福的家庭,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马赫风洞试验组“工作,虽然满腹工程师的才华,却因为有色人的标签而无法施展。

    有一次,犹太裔负责人泽林斯先生问她:“如果你是一个白人男性,你会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吗?”玛丽说:“根本不用梦想,我早就是了。”在泽林先生的鼓励下,玛丽鼓起勇气递交了内部工程师培训申请,果不其然,申请表被退回。

    尽管玛丽有数学和物理学双学位,但要想获得工程师职位,她得先拿下研究生学位,为此她必须在汉普顿高中完成弗吉尼亚大学提供的课程学分,但汉普顿高中是所白人学校,历史上从未招收过黑人。

    这个规定像死循环一样无解,眼看当工程师的梦想成为泡影,她愤恨说:“每次我们有机会领先,他们就会往前挪动终点线。每次都是这样。”多萝西无法忍受她一直在抱怨,当头棒喝地说:“不要一直抱怨了,向法庭起诉允许你到汉普顿高中学习,行动起来争取你想要的,不要只是嘴上说说。”

    玛丽决定向当地法院提起讼诉,她的做法遭到丈夫的反对,他抱怨她为了工作疏忽了家庭,生气地对她说:“一个黑人当女工程师?就没有那样的工作!自由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我们是受压迫者,只能靠斗争来争取自由,宇航局从未给你们应得的待遇,再多几个学位,也没法改变这点,不是所有的公民都有公民权利!” 玛丽丈夫劝她识时务的放弃,不然到头来受伤害的是她自己。玛丽丈夫的心态在那个年代代表了多数黑人对自身处境认知的主流价值观,他们一方面把愤怒的情绪化为抗议、游行、呐喊、甚至激烈的暴力冲突;另一方面在自以为“不可能的事情”上轻易放弃,而不是换个策略再试试。

    玛丽没有妥协,她曾说过——条条大路通罗马,她成功了,她不仅靠智慧的思辨说服了法官,获得了去汉普顿高中上夜间课程的许可,还让此举呈现出多赢的局面,推进了黑人解放的进程,成为榜样的力量。影片中有一个精彩的桥段让人印象深刻,玛丽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兴冲冲地去上课,她打开门时,男教授震惊的打量她半天,犹疑地说:“这个课程好像不是为女人设计的,我还不知道该如何去教女人……” 玛丽从容不迫地回答:“我想,大概和教男人是一样的吧。”

    玛丽打破了内在的束缚和外在的藩篱,成功挑战了自我,也改变了社会规则,她还赢得了丈夫的钦佩和理解,他开始全力支持她实现自己的梦想,由此开始,玛丽成了宇航局以及美国第一位非裔工程师,1979年她被任命为兰利研究中心女性项目的负责人致力于提升各种肤色女性的职业地位。

    女性在很多时候由于害怕挫折,自尊遭受到失败的打击,很容易自我设限、事先放弃或者不做尝试,玛丽的成功经历再次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的勇者不是不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当她意识到自己在一次失败后陷入“幽怨”情绪中时,快速调整投入到下一次的行动中,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权力是”争“来的,而不是”等“来的,而这些权力就是撬动她实现职业跃迁的支点。

    居安思危,创造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资源体系

    多萝西·沃恩:“除非带上我的人,否则我不接受这次任命。”

    多萝西所在部门的主管位置空缺,一直未招到合适的人,她暂时代管有一年了,把部门管理的井井有条,但她却迟迟无法得到正式的任命和提拔。她找到上司正面争取,却被上司轻描淡写的搪塞说:“我看目前部门都挺好,没什么问题……再说宇航局就是这样,飞船上天跑得快,人在岗位熬到坏。”

    多萝西很无奈地对玛丽和凯瑟琳说:“十年来我从未迟到,没有请过病假,没有任何抱怨,按时完成工作,而且做的很完美,承担着管理者的责任,却没有头衔,又没有应得的工资。”

    多萝西没有就此放弃,有一天,她路过时看到一些大型的机器被搬进来,打听后才知道是IBM的计算机,这些机器将为航空局提供大量快速的数据计算,她嗅到机器将要代替人工计算的危机,开始学习和研究计算机语言,趁周末去图书馆找相关资料,但是,多萝西和她的两个儿子被保安连推带搡的赶出了图书馆……有趣的是她偷出了那本书。

    现在我们回过头张望历史的长河会发现,计算机以及后来的互联网,原本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衍生品之一,当我们现在总结历史规律知道,任何一条行业链,一旦某个链条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化。但多萝西在新事物刚萌芽时就做出了准确的趋势判断。

    在有些还专注于自己手头事情的时候,多萝西开始做了些无人关注的重要小事儿,她趁下班后去IBM机房学习操作,并在部门给姑娘们培训,教会大家如何使用新技术。幸运眷顾有准备的人,有一次IBM计算机坏掉,所有人束手无策,多萝西站出来,通过调试操纵让机器正常运转起来,解决了太空项目组的大量运算问题,为宇航员升空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IBM运算组的人记住了多萝西,选择她来当主管。当任命下来时,她得知所带的组之后将被解散,组员将面临裁员时,多萝西斩钉截铁地告诉白人主管说:“除非带上我的人,否则我不接受这次任命。编制那台机器需要大量的人员,我一个人做不了,我的姑娘们准备好了,她们能完成工作。”

    就这样,多萝西华丽转身,她抓住了时代的变化和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完成了自身成为稀缺资源的进化,还培养了一只可以听任自己管理的团队,避免了更多黑人女性被淘汰,这些独一无二的人力资源助力她完成了职场跃迁,多萝西·沃恩成为宇航局第一位非裔主管,作为一名福传语言专家,她处在电子计算技术前沿,被视为宇航局最杰出的人才之一。影片中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之前搪塞她的傲娇白人主管,请求她能教东区的白人姑娘们学习新技术。

    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永远是小部分,她们理解世界的趋势,了解科技的力量,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快的迭代速度去面对时代的变化,其实这种变化在每个时代都在发生,近200年尤甚,未来只会更快,远的有马车夫因汽车被淘汰,打字员和计算员因计算机被淘汰,传呼机被手机淘汰……多萝西的逆袭在于她能居安思危,成功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资源体系,在体系的支持下,她能走的更高、更远。

    作为女性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还有与其他女性题材影片不同的特点,《隐藏人物》着重描述了三位女性在职场上的打怪升级之路,她们温柔且坚定,靠自身的实力不断实现人生的跃迁,不同于玛丽苏剧情,男性的角色在本片中弱化,不是什么男性居高临下谈论什么“尊重女性”的问题,而是女性自身力量的爆发成就了她们,她们不再以家庭、孩子等传统对女性的束缚为借口,也不再以男女智商差别为自我局限,敢于在男性丛林中与男性并肩,共同为航天事业书写历史。而当女性力量成长、成熟后,男性反过来成为女性的欣赏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比如,吉姆·约翰森就表达了对凯瑟琳“低估”的歉意,他后来成为凯瑟琳第二任丈夫;玛丽的丈夫对她表白说:“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的,没有人能阻挡玛丽的梦想,包括我在内。”

    而影片中,你会看到真正优秀的人并不狭隘,太空项目负责人哈里森亲自砸掉了“有色人种专用卫生间”的牌子,大声告诉所有人:“在宇航局,大家的尿都是一个颜色”;帅气的飞行员约翰·格伦不顾暗示,跑过来与黑人女性握手交谈,并赞扬她们,指定由凯瑟琳来计算后才上太空;鼓励玛丽的泽林斯,他们都是尊重女性才华和努力的温暖男性。

    男性与女性从来不是必然对立的关系,正如王小波所说:“我承认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别的:既不意味着某个性别的人优越,也不意味着某种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高明。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去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就是她父亲,我也别无所求了。”

    凯瑟琳成了专家型人才;玛丽成为复合型人才,还结合自己的独特经历成为女性职场咨询顾问,帮助更多有职场困扰的女性;多萝西成为技术型管理人才,她们作为黑人和女性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相同的人生困局,某种程度上,正是她们在为女性改写了历史,创造了现在更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找到了不同的人生发展方向,并且告诉我们,更好的自己是存在的,它在前方,你要用行动去勾勒,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她们在自我实现的路上互相帮助,彼此支持,互相成就。纽约邮报在评论《隐藏人物》这部电影时说:“这是一部成功而又暖心的电影,它不包括愤怒和斥责的元素,制作者用这种优越感和决心打消了质疑者们的怀疑。”

    《浮士德》在最后说:“永恒之女性,带领我们飞升。”希望女性们,有效的管理你的职业生涯,不要听天由命,用实力说话,不深陷于情绪中,永远行动,活出每个人的独特的精彩,互相温暖,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附,参考书目:

    《美国简明史》作者:陈勤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作者:【美】杰弗瑞·菲佛 (Jeffrey Pfeffer)

    《因为性别:改变美国女性职场环境的十个案件》作者:【美】吉莉恩·托马斯(Gillian Thomas)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作者:古典

     短评

    主线剧情紧凑,三个女主各有各的故事。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为着同一个目标抗争着。叙述十分平铺直叙,对于当年的不平等不加重描写也不一带而过,反而更加有力。副线情节有点连不上,Jim Parson真的努力在不演Sheldon了但是这个角色实在太像,辛苦了。配乐大赞。

    4分钟前
    • 戴皮卡丘帽的熊
    • 力荐

    配乐、表演很不错,用喜剧的形式表现种族问题,很可贵。 全场爆笑,中间有几次鼓掌,最后全体起立鼓掌。上座率95%以上,后来进来的都很难找到座位。

    8分钟前
    • Messi
    • 力荐

    Amazing work by those heroes behind the scene!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平等与不那么平等,都是由无数女性、少数裔前辈斗争得来的。其中受教育的机会是我最感恩的, never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10分钟前
    • Ann
    • 力荐

    看完全剧最难忘的一镜是,Catherine冒雨跑半mile去另一角的color bathroom,回来后被上司责骂去了哪里,在办公室中那一爆发。全剧仅此一次,其他时间所有人,不辩解,不争吵,努力工作,让自己变的有价值被看见,赢得名副其实的尊重

    15分钟前
    • Blueberry Pie
    • 还行

    各种工整、正确的黑人女性传记片,同题材不如《模仿游戏》在情感和冲突方面刻画的动人。

    1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鼓舞人的是,影片没有歇斯底里控诉黑人如何受到不公待遇,不悲情,不煽情,不滥情,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这才是对待生活压迫应该有的态度。向她们致敬。

    21分钟前
    • 粽人府
    • 力荐

    NASA还是好。眼泪盈眶好几次,明知道是电影刻意为之,还是买账。身为学界女性,类似事件多多少少都遇到过,知道有多不容易。"I know you probably believe that."

    23分钟前
    • 铎奇
    • 推荐

    三个女主人公的不卑不亢和笑对人生真的非常迷人,她们不断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态度被这部细节和感情都充沛到溢出来的电影赋予了极强的感染力。在处处讲求“政治正确”的今天,这部也许不是最好的黑人电影,但绝对是今年一部不容错过的黑人电影。

    2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取材自真实人物,故事已经非常吸引人。然而剧本很大的问题是没有持续给主人公造成更大的困难,一切总是会迎刃而解。传记类不好处理的地方在于总是想忠于事实,很容易做成流水账。会给Taraji一个女主提名吗,期待。

    28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必须说,对本片的喜爱胜过隔壁的月光男孩,即使抛开肤色和性别,本片的题材和故事仍旧能够引人入胜,任何丰功伟业的背后都少不了“Hidden Figures”,三位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种种压力下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敢无法不令人动容,相比之下,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似乎也只能沦为陪衬

    31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爱国主义+肤色平权+女性革命,这个时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政治正确,因为只有在失去它后我们才发现它的不可或缺。曾经黑人需要坐在隔离区,曾经女性不能进会议室,有偏见就会有第一个打破偏见的人,历史不会永远hidden。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无法改变肤色,我只能成为第一人。”一甩平权电影苦大仇深的套路,对几个超级大脑的刻画着重于勤奋与隐忍,不吹不黑也能塑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人物。这部电影完全不需要“政治正确”的保护色,拿下三项(陪跑的)奥斯卡提名实至名归。

    3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absolutely fantastic!不哭闹、不控诉、不暴力、不煽动,用出类拔萃的才华让质疑者闭嘴,用真诚、努力和时时刻刻对自己权利的争取来赢得机遇和认可,机会和人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作为同样每天都面临种族和性别歧视的人,被这部电影的无数细节狠戳泪点。最后,向三位女性先驱致敬。

    39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力荐

    作为一个黑人女科学家的三座大山:第一座是肤色、第二座是性别、第三座是肤色加性别。

    43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谢耳朵做梦也没想到,他也有智商被碾压的一天。

    4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部电影当然是讲黑人平权,但其实也讲了一句更加朴素的真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肤色让这些黑人女性本能地更具有危机意识。

    47分钟前
    • 鲁闽
    • 力荐

    很好看!平权片不是太多是远远不够,希望每年至少一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境下坚持伸张自身权利,三位女性先驱的态度和魄力可爱可敬。尤其法庭上面对白人男法官那句从容而掷地有声的宣示:“我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因此我别无选择,只能成为历史第一人”。是的,历史总是由“第一人”率先翻页的。

    5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有太多“乏味的科学家电影”,能看到这部电影真好。读完同名著作让我久久不能平息,到最后略四平八稳的改编反而觉得还不过瘾。但这不足以成为挑刺的地方:和ABC那部《宇航员之妻》一样,回望过去,珍视每个女性还有平凡人在历史转折的作用和力量,谈不上大爱但绝对令我对这群可爱专注的人们肃然起敬。

    5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NASA的黑人女性科学家不能和白人共用同一个洗手间,必须去隔离的colored bathroom,而这是距今不到60年的事情。Minority group眼前的一切机会和平权都不是理所当然的,striving for excellence是最好的赢取尊重的方式。

    56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五星并不是代表是最好的,只因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电影。意外的明亮欢快。知道是主旋律刻意煽情,可还是无法控制的被打动。看到人类曾经因为肤色不同而被隔离区分觉得不可思议,此时今日,我们还有多少理所当然的不平等等待着未来的不可思议?我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因此我别无选择,只能成为历史第一人

    57分钟前
    • 巨米雨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