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剧 大女孩不哭

    大女孩不哭

    评分:
    0.0很差

    分类:海外剧印度2024

    主演:内详 

    导演:尼蒂亚梅拉,卡兰卡帕迪亚,科帕尔奈特哈尼,苏德翰舒萨利亚 

    猜你喜欢

     剧照

    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1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2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3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4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5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6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16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17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18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19大女孩不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新人加入,老朋友重聚,坐落在山间的全女寄宿学校开始了新学期,冒险也随之而来。欢迎来到万达纳谷!

     长篇影评

     1 ) 冷硬派射殺

    真實的射殺,有拳锤麻袋的簡潔。瞬間由人轉物。生熟手,有天分與否,決定了動作場面的乾淨度。分外地覺得人死如燈滅。啪,沒了,或者,掙扎,還是沒了。

    冷硬的電影裡,還是允許有俗套,專心處理幹練的暴虐就成。無論是騷動的侵犯,血濺的槍擊,古典式的格鬥,務必要呈現冷兵器時代力與反作用力的重量,再現各種古典力學的真理。配樂最好是算了,紀錄片的故意不動聲色。話說現在哪部電影還敢全片放出交響樂趕著觀眾的?二十一世紀了呢,早從無聲到有聲,到失聲了。

    這片未免有些涇渭分明,前半全溫情,後半全暴虐。布蘭登被拆穿的那場,如同點上連環鞭炮。暴後追暴。很刺激。導演手法乾脆,不過當然,有種震驚與同情在裡面。以至於我想哭過兩回。

     2 ) 在边缘的边缘,有纯蓝色的眼睛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完《男孩不哭》的时候,直觉地不喜欢,觉得这部电影沉闷不堪,再不愿看第二遍。我讨厌它阴暗的画面,讨厌它惨烈的故事情节,讨厌Hilary Swank的扮相。但是直到几年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重温这段悲惨故事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对它的排斥,来自于心底的哀伤。
       播放电影的时候,身边不时有人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哦,原来她是同性恋。”我只能很无奈对他们解释,“她不是同性恋,她是异性癖。” Brandon这样的角色,已经边缘化到了这样的地步,连我们这些心理学“专业人士”都无法为其定位,实在是很可悲的。更是难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异性癖呢?人们只会赐予这样的人一个词:变态。
       对于现代社会,同性恋群体是个逐渐浮出水面的边缘群体。但是异性癖,却往往被掩盖在同性恋群体后,在边缘的边缘。报纸上谁谁谁又决定变性这样的新闻,往往只是人们茶余饭后怀着猎奇心理闲聊的时候才会想到的。
       无知往往带来恐惧,随后产生的,就是排斥和迫害了。什么是正常的?什么又是不正常的?这样的问题,似乎三言两语是解释不清的。可是对于大众而言,与多数一致的就是正常,反之就是反常,似乎真理如此简单。在本片中,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了一个男权社会对一个边缘女子的暴行,却无能为力。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竟然在现实生活里发生过。然而,藉由真实案件改编而来的电影是否能唤醒人们的理解,人们的良知呢?如果一个渺小生命的消逝仅仅带给观众一声惊叹,这是否说明人们早已经麻木不仁了呢?
       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弱者,而任何打破这一规则的人都将受到惩罚。John的眼中,女人永远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不能和男人并驾齐驱的。所以当他发现Brandon居然是个女人的时候,他感到他所谓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侮辱,因此他残暴地羞辱了Brandon以恢复自己的权威地位……那一系列暴行,是怎样低劣的人渣才做得出来的!
        许多人在看《男孩不哭》的时候,几乎都会产生对Brandon等人同情和对John的愤怒和谴责。但是,电影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人们是否考虑过在生活中,他们是否仍有意无意地漠视或者歧视着像Brandon这样的人呢?
       想起《逆女》里经典的台词,“我们没有伤害别人,别人为什么要来伤害我们?”可悲的是,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的。
    性别只是一个符号吗?你爱上的是他的人?还是他的性别?还是包含他的性别的他的人?很拗口。可是很多人无法回答。什么是爱?爱能超越世俗的偏见么?
        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可是人类社会却如此狭隘。像Brandon这样的异性癖,还将长期生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但是,随着爱和理解在人们身上逐渐苏醒,社会对边缘的边缘也日益关注。
        影片中最安静的画面,莫过于三个女生曾在麦克风前低吟浅唱:“the bluest eyes in the Texas……”如果可以,让我们抛弃心中的偏见,你会发现,在边缘的边缘,有纯蓝色的眼睛。

     3 ) 这不是同性恋电影

    严格说来,这并不是同性恋电影。
    这是除了抗日题材(如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之外最让我撕心裂肺通常入骨的电影~~~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承认我曾经看过。
    尊重本我从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易性癖。

    强暴戏太惨烈,作为女性,我看得同时有深切的屈辱感——这感觉比什么都难受。让我在一刹那间明白,受凌辱之后采取的包括自杀在内的极端做法,并不仅仅是男权社会的要求,而是被凌辱方对这世界丑恶一面的泣血抵御。
    ——更何况,被强暴的是一个在性上不能被“进入”的人。(我想杀人了!)

    (同样的强暴镜头,在某影片里也出现了,而且时间极长,作为女性的我,体会到了凌迟一样的感受——我关掉了DVD,仿佛终于受刑结束,死掉了。)
    易性癖;出身社会底层;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同样懵懵懂懂;愣头愣脑地奔突生活;生活圈子乱七八糟;缺乏生存技能所以缺乏经济实力——以上只占一条,都不会活的很好,主人公把以上这些全都占了……
    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她的女朋友,对她是有爱的。唯一温暖的地方这是。

    多年之后女主角希拉里·斯万克出演《百万宝贝》,我也只在侧面打探一下剧情啊什么的,并没有看,对她仍然心存阴影。当然也是对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心存阴影。

    我们所拼命汲取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要那么被动。真是悲剧。

     4 ) 我們能選擇什么

    很久以前看的電影了,具體情節已經模糊了。只記得當時看后無限唏噓,一直想寫點什么,卻擔擱了。
    一個女孩,她的一切。關于愛情,關于性別,關于歧視,關于一切難以沖破的世俗,關于她最后意料之中的死亡。
    一直以為,生而為人,可以選擇很多,選擇中飯吃素或者吃葷,選擇看電影或綜藝,選擇小腳褲或兩件式上衣,選擇保濕或去油······
    或者,無法選擇咪咪或者雞雞,無法選擇金湯匙或者破尿布,無法選擇遇見誰,認識誰,最后和誰在一起。甚至,無法選擇結束。
    或者,我們才是被上帝選擇的那個小玩偶,只是在自己制造的小小滿足中安睡。
    無法忘記,這個女孩的眼神,那種在深不見底的絕望中掙扎的小小火光。
    不停追問:“why?”然后,死去··
    似曾相識,也許,這火光,于你,于我,都存在。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都有遺忘癥,對于絕望的,轉眼,我們就會忘記,或者假裝自己忘記,閉上心眼,享受生活對我們施暴。
    沒有“why”只有麻木的歡愉··

     5 ) The Bluest Eyes in Texas 1999



    1999年,我上高一。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后来她和我喜欢的一个男孩在一起了。这一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男孩不哭的预告片。我不记得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听过了这首歌。我只记得看到的是一个雨夜,受伤的“男孩”蜷缩着半裸的身子,短的绝望的头发,还有泪水。我开始寻找这部电影,直到现在。我和我喜欢过的那个女孩和那个男孩都已经失去联系,但是我仍记得有一个天晴得让人心痛的夏日午后,女孩奔跑着,回过头对我微笑,露出了可爱的小虎牙,任长发在狂烈的风中飞舞。我不知道这个情节是否真的在现实中发生过,但是它仿佛慢镜头般,一遍遍的在我脑中重放,定格,我闭上眼睛,似乎还能闻到浓烈的海风和大太阳的味道。好像老电影般温暖而陈旧。
    我一直带着这个记忆去寻找这部电影,7年后的今天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一声干脆利落的爆裂声,“男孩”倒在了地上,结束了一切的追寻和挣扎。深爱着他的女孩抱着他的尸体,沉沉的睡去。我不知道她早上醒来的时候,触到的是怎样的冰冷。歌声响起,镜头在黑夜的高速公路上飞驰。我在心里默默地留下一滴泪水。不是因为什么同不同性恋的问题,这些都是废话。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爱上我们不该爱的人,这和性别无关。我们会沉沦,陷溺在其中,那么的无望,但是我们仍然会默默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祭奠这早殇的爱情。这时就会想起“男孩”为了讨女孩欢心,所作的种种,笑着,紧蹙眉头,逞能,故作潇洒,沉默,哭泣。一种微笑着流泪的快意。
    害怕回忆那个情节,害怕那种疼痛到木然的表情,“男孩”多么希望自己是真正的男孩,但是却被别人粗暴的揭开最后的底线,自己的痛苦被众人注视,昭然若揭的惨烈。满脸血痕的“男孩”噙着泪水,低哑的沉吟,“How do you know that they raped me ?”不是因为他被强奸了,不是那种单纯的满怀仇恨的痛苦。是那种强烈的屈辱,倔强的一触即碎的自我保护。我知道这部电影是由真事儿改编的,连人名都是真的。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形容这种心里堵得慌的感觉,胸口隐秘的疼痛。
    最后,女孩那声声嘶力竭的“No!”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结束了。The Bluest Eyes in Texas,温暖的民谣吉他,我已经老了7年,很多记忆从脑海中飞过,那些青春年少,女孩已经离去,也许已经安定,也许依然在路上。三月的北京,风还有些冷。我已经不再生活在当初那个海滨城市,在空气中流转的阳光和微风已经成为回忆,梦中会有一个铺着粉色瓷砖的楼梯,我把我和我的青春年少都留在了那里,还有点点阳光,落在地上,微微晃动。

     6 ) 心碎成渣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恨死了这些变态的人渣,恨死了这伪善的男权社会,就像狗屎鸡巴一样,硬生生的,血淋漓的往女性的阴道和肛门里拼命的抽插;这些男人像畜生一样,毫无人性。
    看的我触目惊心的电影,让我心痛,让我悲愤;女性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个遍布人渣。变态以及杀人狂,强奸犯的世界。
    在她遭受凌辱,用水洗她满是伤痕淤青的后背后腰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的后腰也在隐隐作痛。我太难受了,太伤心了,我无法直视这冰冷又残暴的现实。
    摇滚的配乐,偏僻穷乡里的保守的傻逼们,一群群疯玩儿胡闹,混子流氓又肆虐暴戾的疯子,那些男人真是可怕的疯子,个子高,有力气,而且装腔作势,吓唬人,最可怕的是他们敢下手,敢犯下惨不忍睹的罪行。这帮神志不清的疯子,神经病(这时候这两个备受我青睐的词不再是褒义,而是真正的谴责和愤怒了!!)这些人渣,强壮的男性,他们除了会拿自己强壮的身体和拳头吓唬,欺压女人,他们还会什么?!他们除了会使用暴力,各种各样的暴力,无论是性还是社会的压迫,他们就会欺负女人,把气都撒在鸡巴上,发疯的操,你说,他们不是畜生是什么!?把气都撒在拳头上,恶狠狠的来暴打比他们体弱的人,欺软怕硬,他们不是畜生是什么?!在我看来,简直畜生都不如!
    让男权社会和男权份子都吃狗屎去吧!这些无耻的鸡奸者,强奸犯,这些饥渴的低级动物,这些只会用拳头和力量以及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来压制女性的丑陋怪物,我从心底的鄙视他们!!那些扭曲了的,狂暴的家伙,就是很平常的就会做出这种可怕的事情来, 伤害女性,伤害弱小的男人,伤害无辜的人,那些流氓,啊啊啊,谁他妈来惩治这些流氓!?这是个流氓的世界,所以呢,就是悲剧接二连三的涌现,恶棍永远不绝。

     7 ) Take it like a man

    高一的时候才知道这部电影,自己有一个不容易落泪的好朋友告诉我说,她看这部电影哭的很厉害。
    我一听她这么说,就想,这部电影应该很沉重吧,于是就放弃了

    高三那年,心情很糟糕。作为上学动力的学姐毕业了,而且搞得很僵。每天受到班主任的刁难,无心学术于是刷douban。又看到这部电影,跑去看了个电影简介,还是放弃了。 太沉重了,不敢看。

    之后出了国,看了许多别的和同志有关的片子,甚至去观摩了同志游行。唯独这部迟迟没有下手。想找一个人陪我一起分享这部片子却没有实现。
    没有一部别的片子,让我想拿起却没有勇气拿起一拖就是三四年的。
    这样入骨且沉重的主题,我今天还是独自一个人看了。

    现在想来那样的心情,应该是害怕吧。
    害怕把自己代入这个剧,害怕面对自己的身份,也害怕未来的有一天遇到了和主人公一样的事情,更害怕看了以后悲观情绪一直笼罩自己。
    虽然知道在这个文明社会,这样的血腥事情很少发生。但这个故事是真人改编的

    在这个文明社会 往往最可怕的不是血腥 而是往自己砸的 一直折腾着的流言蜚语 世俗 憎恨的眼光
    还有自己的忧虑 心虚 害怕 气氛 转变到最后的无奈


    这个电影我想从它的别名, Take it like a man 说起

    里面的故事我大概走个流程 一个性别识别问题的女孩A隐藏自己的身份爱上了另外一个女孩B
    那个女孩B也爱上了A 即使在知道她是女孩的情况下还是爱着她
    然后一个变态C,一直喜欢B,后面用入骨的方式揭穿了A的真实身份,还强奸了她
    最后把A一枪打死


    这个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个词:社会角色

    现在的社会有无数个俗成的 最平凡的就是性别等—男和女
    后面是以财政收入分—资本家 (有钱的)小康(不上不下混日子的)
    穷人 (没钱的)还有瘪三(欠债的)
    后面教育程度—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
    当然还有性向分--- 异性恋 同性恋 双性恋

    然后接着分 les里面的t p h
    Gay里面的 1,0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习惯去take a role
    很小的时候家人就问 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稍微懂事了 然后到现在20+
    读大学 一点点在找自己的方向 然后take on所有那个你想要的role的特征 和那个角色越来越接近


    太多太多时候 自己的人生被社会角色要求所限制
    女的要当妈 男的要有事业 一个好的子女应该如何
    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如何
    哪个工作最好赚钱


    那是你要的吗?


    有很多身上的东西 慢慢变成了社会 或者你既定的圈子需要的东西 于是转了一圈 问自己你是谁
    你自己也答不上来 

    就拿女孩A来说
    她患了心理病—性别认可障碍 她觉得她是个男的 在错的身体上
    社会觉得她很可怕 是个灾难 她这样是不对的
    于是悲剧一个个上演
    她成为了一个在别人眼里无可容忍的对象 被甩出了朋友圈 她之前给这个圈子带来的任何快乐或者好处也被忘记 就因为这个特质所以她被定义为 异类
    直到最后她被强奸了 强奸犯叫她保密 她竟然还说 Its my fault没关系之类的
    我觉得这才是全剧最可悲的事件
    为了符合某个圈子的特征 或者进入某个圈子 而磨灭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在我看来,如果A埋没了这个事情重新回到那样的平静生活 和B在一起
    那样才让我想骂 What the fuck!
    和谐的圈子 同时和谐了自己

    然后想讨论现在的角色问题
    比如现在很多T 觉得自己就应该 take everything like a man
    觉得要man 要照顾自己的女人 要让对方开心 要忍气吞声 要多付出站在低处
    特别是找了个不是天然弯的对象 心怀罪恶 或者一百样都让 觉得自己这样才有担当

    我深刻体会到:

    一个喜欢你act like a man
    要求你做所有重活 买单 穿的很帅 or传输“女人永远是对的”的人 
    或者帐着自己“放弃男的选择你”然后做些莫名其妙事情的女人

    FUCK OFF! 
    找男人去吧 马上 
      
    没必要为了这种女的在一起 
    一场好的恋爱
    可以让你脱下所有的social role 或者外界要求你的条条框框 然后做自己 

    有时候T也有问题
    其实需要放下那种一百样要强得形象 然后在自己另一半面前痛哭一下 
    或者放下顾虑 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又或者把另一半平等对待 而不是当宠物当玻璃人 一碰就碎 
    虽说“女人就是宠的” 但是宠也要宠的有道理 
    一个真的喜欢你的人 想看到你的全部包括你女性化的一面 

    最后想说说全电影最感动我的画面:
    女孩B和A having sex的时候 隐约看到了 A的束胸 但是她没有揭穿
    女孩A说了很多谎 比如自己老姐是model 自己有小孩 来讨B和B的朋友喜欢 来隐藏自己
     A坦白的时候B欣然接受还拥抱了A

    我不知道B是如何忍着 不揭穿A的
    她知道这一切A的痛苦和难言之隐于是没有揭穿 却默默地和她一起分担 
    这样的包容和保护对方 那样的感情也远远超过了爱情了 

    或许不是每个A一样的女孩都遇得到B那么善良的或者有些笨拙的女孩 
    又或许 同志的感情 脆弱而敏感 很难走远 
    这部电影很灰色 可是我坚信未来一片灿烂 还是需要时间去体验take off the roles 这也是对同志人群最大的考验

     8 ) 医学院学术女解惑——大家都理解错了,这并不是一部拉拉爱情影片,也没有讲述同性之爱!!!

    高中时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男孩别哭(Boys Don‘t Cry)》时,我也以为这是一部讲述拉拉爱情的电影,对于片中女2号拉娜知道主角布兰顿/蒂娜身体性别为女性后,仍然和他/她在一起的决定,我一度天真地认为“因为爱情”、“爱情不分性别”。
    但是,在医学院读了7年书之后,我终于明白,这是一部讲述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电影。
    首先,性取向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一个人生而为异性恋,终生为异性恋,对于同性恋、双性恋者也是一样。这就是全世界医学界之所以将同性恋从“精神疾患、精神障碍”中剔除的原因。同时也是同志们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的基础与出发点。
    换句话说,直的不会被掰弯(腐女们不要YY了),弯的也不可能被捋直了(家有同性恋儿女的父母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关于同性恋的概念,但是这部电影却不是在讲述同性恋者的故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跨性别者——或者通俗地称为“变性人”——的故事。
    以往,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将这类人的精神状态称为“性别识别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但是,今年,协会经过研究后,准备将“性别识别障碍”一词换成“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
    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儿童(没错,最小的跨性别者年仅2岁)或青少年、成年人肉体是一个性别,而精神上天生是另一个性别。
    就像片中的布兰顿/蒂娜那样,他们厌恶自己的肉体性别,会把胸缠起来,或者穿着衣服洗澡,以免看到自己的身体,即性别焦虑(gender dysphoria)。因为他们精神上确实认定自己属于另一性别,而这种认定是在幼儿期就形成的(2-6岁)。
    如果跨性别者的父母忽视或者拒绝正视这个问题,会使孩子们陷入悲惨的生活——他们会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而在家庭之外,跨性别者们会频繁遭到排斥及欺凌,生活在社会底层,远离主流社会,甚至被杀害。
    就像片中所演的那样,布兰顿,作为一个男人,生活在女性的躯壳中已经是非常痛苦,他厌恶自己的女性身躯。不难想象,当他被拉娜的前男友那群人以一个“男性”的身份接受时,心中会产生多么强烈的感动与归属感!
    同样不难想象,当他被欺凌强暴时,肉体上的痛苦有,但是被排斥、被当做变态所产生的心里痛苦更甚。
    而警察对于强暴过程那些残忍的询问,对布兰顿这个男人的伤害其实不在强暴者之下。而由于这种伤害来自司法部门,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可怕的欺凌,因为这意味着作为跨性别者的布兰顿,被主流社会狠狠地推出了门外、踩在脚下。
    而片中唯一的良知,拉娜及其母亲,对于布兰顿的接纳,不仅让人感动不已,同时也说明了主流社会中也有接纳跨性别者的呼声。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用我所学的知识为跨性别者正名。跨性别者不是变态,也不是“异装癖”。在社会福利足够的欧美,跨性别者从幼儿期自我性别认知成型以后,父母就会帮助他们跨性别——包括阻断原本性别的青春期发育及进行荷尔蒙治疗,以及后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其实,跨性别者离我们真的不远,中国有舞蹈家金星,美国有老牌朋克乐队Against Me!的主唱格蕾丝——原来的汤姆·加贝尔。金星现在有丈夫、有孩子,而格蕾丝以前男性身份时的妻子支持他跨性别。就像上上个月奥巴马针对校园LGBT(拉拉、男同、双性恋者、跨性别者)欺凌现象做出演讲时所说的那样“最重要的是,做你自己,为你自己而活”。

     短评

    brandon was not a homosexual,he is a guy.

    4分钟前
    • 川总
    • 还行

    看过不下两遍,当然不是自己买碟来看的,是电视播放的,情节有点压抑,最后还是个悲剧,然而'他'的敢于打破世俗眼光的精神却是永活在同志们的心中的.

    8分钟前
    • 琼尼・沃克
    • 还行

    我强烈喜欢这部电影。也许每个女人都应该看。

    11分钟前
    • Mathilda
    • 力荐

    【B-】题材非常好,电影却一般化了,尤其是剪辑差火候,很多地方完全能够非常震慑人心却没能拍出来,但希拉里斯万克演的是真真的好。另外我感到了导演对于直男癌们那深深地怨念……

    1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对不起,Hilary Swank你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好丑。

    1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一部关于爱的电影,一个真正爱你的女孩甚至不在乎你的性别,不在乎能否给她性爱……爱绝不是自私的

    21分钟前
    • 空气人
    • 推荐

    Hilary Swank因为这片子成为了影后,而我后来怎么看她都不像女人了。

    24分钟前
    • 甲🎹
    • 推荐

    Hilary和原型都很帅,可惜他们最后一个拿影后,一个被谋杀。

    26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7/10。第一次亲密约会在枯燥劳动的工厂外,保释出狱时出门的光亮,布兰登被侵犯后藏身黑夜的木屋迎接曙光,这几次空间设置从封闭到开阔象征爱情的美好憧憬;男性身份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能接受其情侣关系、参与男性竞赛(飙车),展露女性身份则触犯了性别秩序,结尾拉娜离开小镇实现了脱离男性社会的束缚。

    30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我高估了整部电影,却低估了斯万克

    32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男人的愤怒是不是来自于他们意识到主体地位的危机感。

    33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或许这部影片再次提醒着一个事实:在那个清教徒开创的国度里,性,并不是不受禁忌的物质。影片的意义已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思维。

    38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做爱那段印象深刻

    4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看了会哭的电影,特别难受,根本不敢看第二遍.电影拍的特别棒.喜欢影片里的拉娜,因为她是真心喜欢改变自己性取向的布兰顿.并决心帮她变成真正的男孩儿.可是拉娜的两个好朋友太坏了.气极败坏的两个人做了件特别坏的事儿.他们是混蛋!结尾狠美~拉娜独自开车上路...阳光特别好!可是为什么两个相爱的女孩儿不可以在一起?她们真的不会伤害到别人.她们是拥有过真爱的幸运儿.

    43分钟前
    • taki zhang
    • 力荐

    Hilary Swank 你就是个爷们。

    4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看到那她说“就算你是只猴子,我也要保释你”,接着boy's don't cry一响起,眼泪就掉了下来。

    53分钟前
    • daparo
    • 力荐

    一直没看这片就是因为知道很虐,结果看完才发现真的很虐。悲剧源于男权的恐慌,尤其还是真实事件,则更有参照意义。希拉里·斯万克的短发很清爽。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受伤的“男孩”蜷缩着半裸的身子,绝望的泪水顺着脸颊留下。错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

    60分钟前
    • 病気君
    • 还行

    這段話就是為你而說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爱上我们不该爱的人,这和性别无关。我们会沉沦,陷溺在其中,那么的无望,但是我们仍然会默默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祭奠这早殇的爱情。 是那种强烈的屈辱,倔强的一触即碎的自我保护。爱真的需要那么多争议吗?那些自以为是的年代,那些自以为是的男权,那些

    1小时前
    • 雷鬼膠囊套子啊
    • 力荐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一个令人压抑的悲剧「男孩」别哭,无论是女生的你还是男生的你,我都觉得你很帅,你本来就很帅因为你的存在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因为你的存在威胁了他们的地位,所以他们要伤害你,你和你爱的人没有任何错,错的是他们,错的是扭曲的社会被这个社会吞噬的你,是世上最好的人啊

    1小时前
    • 樱花飞舞时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