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07

    主演:坂本真绫,铃村健一,本田贵子,田中理惠,藤村步 

    导演:青木荣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1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2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3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4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5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6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16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17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18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19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98年9月,围绕巫条大厦发生了连续少女坠楼事件。媒体将其报道为无法解释的自杀事件,而有一个人,看出了事件背后的某种关联。  她是魔术师苍崎橙子,伽蓝堂事务所的所长。解决都市不可思议事件的伽蓝堂只有三位成员:苍崎橙子、黑桐干也、两仪式。拥有“直死之眼”的两仪式受橙子所托,前往巫条大厦调查。等待她的是意想不到的敌人,而对抗敌人的武器,只有那把一直在式手中的匕首。而远在伽蓝堂,黑桐似乎被巫条大厦的魔力控制,失去了知觉。  日本同人小说最高境界《空之境界》全七章动画化,本作为第一章电影版。

     长篇影评

     1 ) Thanatos---“死”所带来的幻想

    【“死亡”这种现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具有持久而无法抗拒的诱惑力的。】
     

    这就是我在观看《俯瞰风景》后思考了很久而得出的结论。
     

    无论你相信与否,开头的这句话在很多层面上都完全成立,否则我们为何愿意一遍遍心甘情愿的在影象的世界中体验着死亡所带来的窒息般的压迫感?
     

    啊,如我推断的一样,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不禁要拍案而起了吧。
    一定会很激动的反驳:“死亡只会令人厌恶,所带来的也不过只有痛苦和悲伤这样令人绝望的东西”。
     

    这可就是身为读者的你的不对了,我并没有说“死”这种现象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啊。
     

    我只是说---它具有一定的诱惑力罢了。
     

    所谓能够“诱惑”生者的东西,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好”的事物吧…

    =====================================================

    『Part 1.』 “死”的诱惑
     

     

    “诱惑”这种东西的根源,与其说是“欲望”,倒不如说是“未知”比较恰当。
     

    打一个比方,你从小就知道了“冰融化以后会变成水”这样简单的道理,并无数次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你还会被这种现象诱惑么?
    答案自然是不。
     

    但是“死”不同,那是这世上活着的生物们所不能涉及的领域,即使被生者谈起,其内容也是晦涩难懂,令人无法探明其实质。属于另一层“未知”的世界。
     

    人只有在失去生命之时才会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在心脏停止跳动的一刹那,那种压倒性的死亡奔流与生命的鼓动互相交织,即使是认为自己已经一无所有的人,也会在这种时刻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拥有“生命”这种单纯而又重要的东西。如此深刻的终焉,让“未知”彻彻底底的化为虚无,这样如剑如雷般贯穿身体的壮烈终结,的确会带给人一种意外的满足感,不是么?
     

    无法去抗拒这种“诱惑”,无论如何都想去尽力的接近那种“死”。
     

    所以,要去探寻一下么?“未知”终结的世界究竟是怎样?

    =====================================================


    『part 2 』 “俯瞰“与”坠落“的联系
     

     

    “俯瞰”所能带来的,是一种即使本我的意识会去抗拒,也仍会如同暴力一般强行侵入的“冲动”。
     

    从未预见那高处的景色,所以想去亲眼见证。
     

    可是这种在高处看到的景色太过壮观,就连平常的景致也显得如此美丽,“意识”与“常识”在此时产生了冲突,名为“遥远”的冲动便在瞬间失控。
     

    所谓“视界”,并不仅仅指“视觉上所呈现的图像”,其本质是“大脑所反映出的影象”。
     

    于是,虽然确确实实置身于那样壮阔的景色之中,却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置身其中的实感。
    自己真的是活在这样深远的景色之中的么?还是仅仅生活在自己所能亲身体会到的狭小空间?!
     

    必须想办法证明才行!
     

    很快,在“意识”与“常识”的摩擦中,其中的一方(这一方往往是常识)败下阵来,我们基于理性所带来的“常识”已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基于情感所带来的“意识”,在这其中,对于“飞翔”的渴求便开始在人的思想中进行投影。

    飞翔”这个词其实与“坠落”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对于天空的憧憬往往将这两者巧妙的区分了。
    自古以来的人类从来没能成功的不借助任何外力进行个体的“飞翔”。其尝试的结果往往都是“坠落”。
    不过,即使做到了“飞翔”那又如何呢?将视角颠倒一下来看,这不也正是一种向着天空的“坠落”么?
     

    那么,在这片存在于“意识”中的景致消失之前,你的抉择又是什么?

     

    是要在这片景色中“坠落”了么?
     

    还是说,今天只是没飞起来罢了?

     

    =====================================================


    『Part 3』关于“消逝”的形式
     

     

    死亡的“形式”确是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就如同一座无法找出通道之间有何关联性的迷宫。
     

    看似有一些规律可循,但却无法用言语来进行精确的定义。
     

    几乎对于所有死者而言,其“死状”就是最好的遗书。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些死者的“死”若没有向世间公布,他们本身的“死”也就不会发生。
     

    当然,以上这个说法这对于某一部分死者而言是矛盾的。因为事实是他们很成功的死了,且没有留下只言片语。选择显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却不期待“观众的喝彩”。这种行为无疑是非常异常的。
    举个例子的话,就像是去家门口的便利店购物,却在路上意外的遇到了交通事故。
     

    而对于相当大的一部分死者而言,他们只是纯粹的希望把某种自身暂时无法传达的信息给传达出去。因为一个人消逝之前的状态所能蕴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否则侦探们就要失业了…)
     

    然而,就像我前面说过的,这一部分人往往都不是在真的在寻死,而且他们的结局其实也是出乎了他们自己的意料…

    本来只是想以“死亡”作为媒介,通过逃避现实来解放自身,结果居然真的死了!
     

    这样的局面想来实在是令人发笑。
     

    那么,如果是一开始就真的想“死”,是不是就会选用更加“不会麻烦他人”的方法,以悄无声息的状态,彻彻底底的去迎接“死”了呢?
     

    这种事情恐怕也是做不到的吧。因为即使人的生命逝去,只要还有人的记忆中仍留有逝者的影像,他就不会完全回归所谓的“无”的状态。
     

    就如同即使熄灭香烟的火焰,烟雾也不会立刻消失一样。



    =====================================================


    『part 4.』 “记忆”和“原本的时间”
     

     

    “记忆”是“时间”在脑海中具象化的体现。
     

    不同时间段的经历都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记忆。
    而“记忆中的时间”和“原本的时间”最大的区别大概是在于“记忆中的时间”的速度被放慢了。
     

    仔细回想一下,当你回忆那些令你记忆深刻的事物的时候,是不是花费了比当初这些事情发生瞬间更多的时间,只是为了回忆起细节。
     

    这是何等危险的状态!
     

    当你沉浸在“回忆里的时间”时,你身边“原本的时间”也在一刻不停的向前行进。
    于是,你“回忆的时间”便开始与“原本的时间:产生隔阂,
    其结果最终会变成“唯有回忆生存着”。


    这是何等危险的状态!
     

    当你沉浸在“回忆里的时间”时,你身边“原本的时间”也在一刻不停的向前行进。
    于是,你“回忆的时间”便开始与“原本的时间:产生隔阂,
    其结果最终会变成“唯有回忆生存着”。
     

    无法正视“原本的时间”会令人错过许多发生在当下的事物。而无法正视所带来的扭曲性,通常也要过很久才能显示出来。而当它显示出来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无法挽回了。
     

    在这世上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本身。
     

    人类不能够总是活在“记忆的时间”里,否则无论身边的时间怎么变化,作为个体的你也不能感受到任何的波动。
     

    太过平静的境界会招来以“空虚”为代表的念想。而这些念想无疑是残害精神世界的毒药。
    然后,等到你的精神世界也不复存在的那一天,你的存在本身也许也就失去意义了。
     

    因为就失去了“内在的世界“和“抛弃了外在的世界”这一点来看,其状态就已经和“死去”没有太多的区别了吧。

    =====================================================

    Fin.

     2 ) 生之奔流和死之压倒是如此一贯和通融

    一种念头
    ——观《空之境界_俯瞰风景》有感

    有了他人的记忆,那么这个人还不能算死,不会那么快就归于虚无,就象火灭了烟也不会立马消失一样。

    为何要去死?(或者类似于忧愁,烦恼生出的缘由探索)
    人来到高楼,俯瞰风景,此时内心会生出一种平静的冲动,那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一览无余时所感受到的冲动,那是平常周遭看到的日常都以一种亲近而陌生的姿态出现在的视野中。就算我们本能地试图去拒绝它,这一认识还是会不自主地袭上心头,可能是一种骇人,可能一种震惊,也可能只是一种意外的特别俯瞰。而这一视角所带上来的情感,那就是“远”。

    远。从高处俯瞰所得得景色是很壮观的,就算与我们本身早已熟悉,早已司空见惯,此时也会变得无比美丽,但是如果视野过于宽广的话,会发现这一切拉远了你与世界的距离。比起我们能亲身感受到的狭窄视野空间,自己眼前这片开阔的天地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认识才是正确的,而人却是无法切实体会到自己正身处这一广阔的天地里的。

    此时,由知识而生的理性和由经验而生的实际情况发生了一种摩擦,终有一方会有所消磨,意识开始混乱,然后我们试图找一个突破——去死好了。

    为何视野的差距会引来内心的震荡?
    所谓视野并非是我们的眼球所扑捉到的影像,而是大脑所理解的影像。我们的视野可以被我们情绪、环境、知识、感情和常识等等保护和掩盖。人无法走出自己的箱子生存。

    内心局囿于一种认定的风景,信任这片风景不会舍“我“而去的,不管如何憎恨它,觉得只有它了,所以当你一直一味地注视这片窗外,然后将这片风景印入脑中,得到了俯瞰的视野。曾几何时,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是浮在空中的,就是在那个时候人开始失去了视觉。

    于是在失去了视觉之后,人对自己执着的风景更加执着——一成不变了,而对陌生的视野只有逃走。逃走一种是有目的的,是飞行,一种是无目的的,是浮游,于是人会怀着负罪感选择了道路。

    而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怀着负罪感选择了道路,而是应该选择了道路的同时背负罪过,这是生命的勇敢。

    一时的勇敢坚持一生的勇敢
    哪一种才更加困难,这恐怕一目了然。求死不过是一种逃避,人会不由自主地去这样选择,也是在无法非议和指责中。

    可“我”有天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蜻蜓,或者一只蜻蜓梦见了“我”,蜻蜓匆匆地在飞,一直蝴蝶跟了过来,拼命扇翅膀想跟上蜻蜓,但还是失败,掉落在地上。如果轻轻扇动,慢慢飞行,大概还是可以飞久一些时间。但是蝴蝶已经知道什么是飞,已经不满足于飘浮,所以它选择了飞翔,放弃了飘浮。

    生之奔流和死之压倒是如此一贯和通融,需要我们就在体内选好一条终焉的方式。

     3 ) 勇敢地选择飞翔吧~~^&^

    暗淡如生锈金属样的画风,飘零的配乐,白衣长发的自杀少女,人偶和人体作为盒子一样的存在,渴望飞翔的灵魂,空寂城市的楼宇间纯日式的幻想,造就了《空之境界之鸟瞰风景》暗示人性思考和迷茫的格局。

    ------------------------------死亡崇拜-------------------------------------

    探究接二连三自杀者的动机,外界认为只是出于不安而导致的突发性自杀,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对于类似自杀案例的看法吧。然而思考其间的关联性,“如果对尘世毫无意见,只求干脆的消失,就不会留下任何消息,没有遗书,甚至连死的消息都没必要公开,否则,另他人瞩目的死,本身就是遗书。”

    这是自杀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日本开始发掘其原因在人性层面的共同点吗?当群体中出现了对死亡瞬间热忱、执著的追求者时,人类作为渺小生命个体也同时出现了对死亡的恐慌。为什么要选择死?

    ---------------------------被呼唤的灵魂----------------------------------------

    “人类即使死亡,只要尚有人记得,他就不会突然回归到无。”这是不同地方的人潜意识里对消失的认同吧,所以才那样恐惧被人遗忘,希望无论形体如何改变,仍能一直被人记得,在被扭曲的时间里存在。这是人类短暂生命的悲哀引发的执念。

    正常生活的年轻女孩因为感受到呼唤,于是像“出门购物然后遭遇到以外”一样,纵身跳下,是相信了坠落后并不会死亡,而会得到有同伴的飞翔,这是现代人孤独的呐喊,或者文明无上限的发展带来的认知的迷失。

    ----------------------------------盒子和灵魂------------------------------------

    从高处俯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会带来认知的暴力,这样壮丽景观的冲击使人类开始思考自我的渺小,和自己对周边世界认知的真实性。真的是这样的世界吗?为什么鸟瞰时和平时如此的不同?无法相信自己身处在这样辽阔世界,这样的置疑甚至超越了对死亡的敬畏,于是选择用生命去印证,想跨越渺小和遥远之间的距离。

    当“基于理性的认知”和“基于经验的实感”开始摩擦,不久一方被磨损,导致意识产生混乱,于是生命就开始崩溃了。

    “没有灵魂的身体只是没有意义的空壳”,在这样的假设下,拥有灵魂的人偶看似和人类无异。
    “人类无法离开自己的盒子生存”,当有人开始试图超越正常情况下的这种局限,打破人们生活常识的行为也随之出现。

    追求死亡是因为人们迷失了自己吗?

    ----------------------------坠落在天空里------------------------------------------

    向下坠落到地面,还是向上坠落到天空,只是不同方向的消失。

    “一时的勇气,与必须永久坚持的勇气,哪边更辛苦,是显而易见的吧。”这样的台词说出了我一直坚信的,舍生并不是最勇敢的做法,一时冲动的伟大决定也不是最艰难的,而需要长久持续的,不断被打击的,与活着的无奈相抗衡的个人的意志,才是人性最可贵的。

    死亡是一种逃避,人们总有想逃避的时候,这是作为个体的懦弱。

    漫无目的的逃避,和怀有目的的逃避,人们希望自己选择后者的时候却常常被自己蒙蔽,而选择了前者,就好像浮游和飞翔的区别,渴望有意义的行为,如果意义被否定,那么生命也随之失去了。

    “我们不应该因为背负的罪恶而去选择道路,而应该为选择的道路而背负罪恶。”这是对原罪掷地有声的坦然,和对生活勇敢接受的心态。

    -------------------------------------碎碎念的分割线----------------------------------------------------------

    剧场版第一集没有完结的故事,已经对人类思考和生存的挣扎做出了肯定,希望人们选择在不断的逃避和面对中生存下去,是被压抑在锈色画风下亮丽的爆发。

    PS: 伴随着幽灵的漂浮,空灵的女声和配乐,很符合我一贯的偏好

     4 ) 死亡亦是一种解脱

    因为实在没有勇气和所有人为敌。
    所以,干脆和自己为敌就好了。
    这样,只要赢了自己,便可以了。
    死亡,亦是一种解脱的救赎。

     5 ) 俯瞰風景

    看了空境之后突然发现我似乎也很迷恋映衬在青空下世界的面貌

    人究竟为什么想要飞翔,只是为了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壤么

    如果可以,哪怕一瞬间的飞向青空,即使要拿永远的坠落来换我也愿意

    大多数人不断重复着,只是飘浮在空中,一直飘浮着

    直到有一天理解了什么是飞翔,然后竭尽全力的飞翔换来了坠落的结局

    越是执着于青空,就越容易忽视坠落这个必然结果

    坠落在空中,连死也要保留这个世界的原貌,然而却终究逃不开束缚

    再华丽的死亡也无法掩饰不断的逃避,结果没人逃得掉,全都把青春献给了飞溅开来的血红的天空

    一时的勇气总比坚持的勇气来得轻松,软弱者尝试着飞翔总比一直竭尽全力的飘浮来得容易

    “自杀没什么理由,只是今天没能飞起来罢了”

    谁都飞离不了这片腐烂的坟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终焉

    生来就在不断腐朽中孤独着,任凭你怎样的向往青空

     6 ) 生而为人,无欲则刚

      万物本是一体,无所分别,也皆为空。只是对于人,达到空之境界,实属不易。因为人类的欲念,就是最大的惩罚——无欲则刚,有了欲望,人就只能沦为奴隶,患得患失,懦弱至极。

      想把一切都握在手里——没有得到的拼命想要抓住,得到的又要至死保护唯恐失去——很可惜,人类渺小的身躯并不能掌控一切,更残酷的是,人类短暂的生命、有限的时间、被限定的视野更不能穷尽这世界所有,在这灿烂的星河中,连一瓢水都饮不尽。

      残酷啊。灿烂而短暂的烟花,终将归于灰烬。而在这广袤的天空中,伟大的,有理智的,裹挟着雄心壮志的人,竟抵不上最小的一颗流星。

      就因为这样,就想去死吗?站在高处俯瞰,会有这样的冲动吗?视界之开阔,万物尽收于眼底之感,然而明白,自己总要下去,融入此刻看起来渺小而琐碎的滚滚洪流之中,弱如蝼蚁,且永远不能抓住这其中的一分一毫。

      啊。生命。

      接受生命的狭隘而活下去,比死更加需要勇气。一时的勇气,和永远的勇气——使自己心灵超越这躯壳的限制,而与生命讲和的勇气...

      人类追逐着死亡带来的超脱,然而又惧怕永恒的消亡,因此期冀着灵魂永生并坚信不移,甚至寄与灵魂超凡的力量,以弥补生而为人的遗憾——终于从肉体的禁锢逃亡,而逃亡有两种:一种是漫无目的的漂浮,一种是有目的的飞行。

      灵魂总是漂浮的。寄希望与灵魂的人是懦弱的。懦弱的人早已经失去了飞行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无法承受朝着目标飞行的坚毅,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荡。

      我无法忘记那句话:“我们不应该根据背负的罪孽而选择道路,而应该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自己的罪孽。

      这是生而为人,如影随形的黑暗,也是所能坠入的光芒。

      当无依无靠的两颗心互相靠近时
      真正的悲伤才会张开翅膀
      Obvious 如同在黑夜之中
      梦见白昼的阴影一般
      总会坠落到光芒之中
      忘却黑夜 忘却黎明 忘却白昼 忘却星空 忘却梦想
      忘却盛夏 忘却寒冬 忘却时光 忘却清风
      忘却流水 忘却大地 忘却苍天
      We go further in the destiny...

        没有铭记没有遗忘的——空之境界。

     7 ) 第一章观后感:我要看藤乃呀~~~~(误)

        期待了很久的东西终于看到了,总算是安心了,这次的改编的质量还好...之前被一些杂志图雷掉了,心想这次的空境不会又变成了另外一个伪月姬了吧...当时看着无比囧的式、橙子、鲜花、藤乃(特别是藤乃啊...)真的有骂街的冲动...什么?干也?无论什么时候我也觉得干也是一只很像推倒贵的东西...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次的空境第一章算是开了个好头,大部分地方都比较满意,遗憾的是非常短的打斗过程(一分钟切掉8个,然后剩下一分钟慢慢把巫条切了)。感觉对于直死魔眼的表现太不明显了,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根本就不会明白怎么回事(式切自己手时候出现过的魔眼的切换以及在切幽灵少女时那一瞬间的直死魔眼视角)。原创的那段式第一次进入巫条大厦的场景以及其后橙子为式换手的内容也算是给整个背景故事加了点补充,同时延长了本来已经非常短的剧情(如果按照原作的话,除了式跟橙子了大段对话,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式跑去巫条大厦切了巫条”这么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内容)...
        
        整个故事还是有不少特别的细节...比如刚刚开始时候那一段有蝴蝶飞舞的内容就是干也后面说的梦的内容...干也刚刚醒的时候背景新闻所谈论到的“由于台风的影响而导致严重毁坏的大桥”就是第三章的战场...藤乃出现过一次啊(只有名字...)...当然还有最后的时候出来卖萌的鲜花...还有橙子吸的,传说的台湾烟...还有就是式用橙子强化过的手在高楼顶上进行硬着陆...然后就是一个个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大概就是关于死的人数的问题。因为式一开始在巫条大厦说看到是有8个幽灵,加上当时带领那些幽灵漂浮在空中的巫条的另外一个身体,一共九个。但是剧场只提到了巫条自杀的时候已经是第八个了...后来去翻了下小说,按照原文的话,应该是在巫条成为第八个自杀者之后,几天之内应该会有最后一个自杀者...因为,一共有8个少女漂浮在哪,加上后来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自杀的巫条,死者应该一共有九个...

       总的来说,第一章质量良好,让我开始期待起痛觉残留跟矛盾螺旋了...藤乃啊...顺便说一句...今天第四章矛盾螺旋在日本上映...什么时候才能全部弄完呢...到底会不会出bd呢...

     8 ) 关于《空之境界》及其深邃的量子力学和佛学表达

    去年冬天的时候,被人再三推荐,我看了这部动画。推荐人勾引说,有佛教的东西,有量子力学的东西,有哲学,也有神秘学。我第一反应是比EVA还牛的动画,好有吸引力!后来我反省自己,修为一点都没有进步,还是这么容易轻信和妄想,否则不会有随后的失望和抓狂,也不会有这篇斤斤计较的吐槽了。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爱和尊敬日本动漫,虽然它早已是极其发达的商业动漫了,有时我甚至一厢情愿的认为,花费这么多金钱和人力制作的艺术品,总会有其价值,只是有些我没能发现而已。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无限的创造力会产出各种创新,有天才的,有畸形的,同时人类有限的创造力也会产出无数的模仿和俗套,这是常情和无奈。所以我对文艺作品的评判下限很低,第一,凡事应有度,第二,做事要负责。比如,不能只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酷,就没来由的乱杀无辜,杀完了还要再表现自己的无辜和清纯。而且作者肯定明白,他的读者群就是处于叛逆期、最容易被影响、最需要表现自我的青少年,商业作品要迎合消费者口味,也不要这么助纣为虐,杀人狂和精神分裂适合当偶像崇拜么?再比如,既然表明了自己要玩深沉、玩哲学、玩神秘主义,就不要那么肤浅和胡扯,作者不能因为清楚自己读者群的需求,就可以不顾常识和逻辑,怎么装逼开心就怎么玩。东拼西凑的神秘学常识驴唇不对马嘴,随便抄两个量子力学或佛学的名词概念做装饰,然后就可以到处宣传自己的世界观设定很宏大很严谨很深邃? 在人设方面,本剧的人设采用很标准的公式化形象,本是乏善可陈的,比如女主角像绫波丽+明日香,男主角就要像真嗣,还要有一个像里美+律子的御姐。不过本剧的亮点也在于此,因为它很牛掰的只通过高度符号化的形象和高度概括性的行为来塑造角色,以至于,剧情的发展变成了循环行为下的各种符号的堆积。 以女主角为例。他们为了塑造女主角的帅和酷,采用了极端而强效的表现方法——让她去杀人,强大的和弱小的,有罪的和无辜的,还特别钟情虐杀,把牛逼哄哄的对手一刀大卸八块,把胆小无能的过路男一刀刀砍成碎块,然后再来个月光下浑身鲜血咧嘴冷笑的恶魔样特写。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创造者自己的心理嗜好,因为在全剧中多次出现挑战视觉的重口味画面,让我这种爱好黑暗的天蝎都感觉不爽。我想他们在构思这一幕的时候肯定觉得HIGH死了——这是多么凄美帅气邪恶震撼滴画面啊——以至于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女主角虐杀无辜表现出一点忏悔或赎罪,还让她正气凛然的杀死一个又一个被设定为坏人的对手。 他们为了表现女主角的女王和强大,就让她拥有一个连神都能杀死的特技:“只要是活着的东西,就算是神我也会杀给你看。”啧啧,天上天下,宇宙之中,谁与争锋,人类啊,还不拜倒在这比神还强大的女王脚下? 他们认为只让女主角装逼和耍酷是不够的,她还要有温柔、善良、美丽、纯情、可爱甚至害羞等等一切美好的女性特质,否则不能最大限度的让读者喜爱。天啊,这么高难度的要求怎么实现?这包罗万象的性格怎样装在一个人身上?小CASE,让她变成多重人格就OK了!于是!女主角就进化成戏剧性人格变形金刚了!!!她残酷如魔鬼,纯洁似天使,强大胜女王,温柔赛小鸟。配合剧情,完美变型。OH GOD。他们想,这下还有什么不会喜欢这全无敌的女主角呢? 同样的,女2号御姐以眼镜为道具,也成为综合了温柔里美和冷酷律子的人格变形金刚。幸好EVA的男1号只有真嗣一个,不然《空》就要变成三个多重人格患者的舞台了。 全剧最让我震惊的是第5话《矛盾螺旋》。整部作品的终极大BOSS在这里出现了!和所有的坏人一样的!他立志毁灭人类!震惊吧!?和所有立志毁灭人类的坏人一样的!他非常彪悍和牛掰!身边飞旋着五颜六色的魔法阵!可怕吧!?而我们的女主角却是柔弱少女!一交手就完败了!被封印了!紧张吧!?不过等等。。为什么坏人身边五颜六色的魔法阵是梵文的呢?WOW KAO!原来他是个和尚!还指明是天台宗的和尚!还是英国某魔法学院的学生!!还和女2号魔法师同窗有过感情纠葛!!!阿弥陀佛啊。。。人类没救了。。和尚。和尚。。。毁灭,灭,人类。。。。。。一心毁灭人类还能修炼这么牛的神通!你丫的居然没走火成魔!!!让所有的修行人颜面何在!颜面何在!!!然后意料中之的雷来了!这么牛掰的神通和尚!在女2号豪爽的笑声中,被破印而出、光芒万丈的女1号一刀捅死了。。。。。。。然后,和所有立志毁灭人类的坏人一样!临死前他要抒发感情!原来!他是为了拯救世界才要毁灭人类的!震撼吧!?这年头共济会的信仰居然这么流行!连佛教徒都要为器世间而灭有情众生了!等他抒发好感情,更天打雷劈的来了!!!女2号牛掰御姐魔法师!这位英国魔法学院的高材生。落寞。感伤。潇洒。的抽出一支烟。点上。45度角抬头。仰望天空。然后用宣布神谕的口气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某位心理学家所定义的集体潜意识,即是说是所有人类的意识底层都源于一个湖,这个世界上所有执着的集合,佛教将之称为阿拉耶识,多么讽刺啊,你和你恨的东西持着同一个名字来到世上。”神通和尚听闻,表情抽搐,很配合的吃惊道,“什……什么!!?”然后就死了。。。我欲哭无泪。。高僧啊,您修炼了200多年,神通都这么厉害,却不知道阿拉耶识是怎么回事?连佛法的基本常识您都不知道?还要英国魔法学院的魔法师给您做佛学扫盲?学佛的人啊!你真伤不起啊伤不起!还不如去买块豆腐撞死! 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里,主持人质问谢无欢:这个馒头不是很多年前就被张倾城吃掉了吗?为什么现在又出现在你手中?无欢低头答道:我,我也不知道,这是导演给我的。。。 所以,没文化,不是你的错,但没文化还要出来忽悠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因为这篇吐槽是仿写某人的影评,所以还有一段多余的话。) 在去年寒冷的冬天,我看过最感动的一部动画是《黑执事1》,名字虽不是空之境界,结尾却准确传达了空的意境——夏尔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决然走上为父母和家族复仇雪耻的不归之路,心愿实现之时,生命结束之际,却发现自己不顾一切追求的真相就是原本的假象……存在或者不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短评

    第一战,俯视少女

    9分钟前
    • 稚龙初醒
    • 力荐

    又看了一遍,不是很理解。

    13分钟前
    • Futako
    • 力荐

    我个人很喜欢都市感很强的作品,不过本片偏于血腥。(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2、4、3、1、5、6、7、8)

    17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大爱

    19分钟前
    • 苏打夹心
    • 力荐

    “式,草莓也是蔷薇呢。满足味蕾的甜蜜,亦需要荆棘的庇护。”

    21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用少女的死,谱成一首挽歌,献给寂寞的躯壳。站在高空俯瞰风景,是不是也会有“去死试试看,或许没那么容易死掉呢”的念头?音乐很赞

    24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人不能离开自己的牢笼独立生存”

    25分钟前
    • Oldman
    • 推荐

    式真心帅气。。

    30分钟前
    • -Lovi。
    • 力荐

    音乐不错

    32分钟前
    • 轻思雾
    • 力荐

    第一章就各种高能 完全当恐怖片看了

    34分钟前
    • arisu
    • 力荐

    大型剧场版系列

    37分钟前
    • 🐳 居北望南 9¾
    • 推荐

    第一章 俯瞰风景

    42分钟前
    • 坂田仙
    • 力荐

    很少看到这么黑暗的动漫了

    44分钟前
    • JS
    • 力荐

    蜻蜓在匆忙的飞,这时来了一只蝴蝶,虽然很努力拍打着翅膀想要跟上蜻蜓,果然还是不行,最后力量用尽坠落到地面上了..如果用浮游的方式展翅飞翔的话,可能会飞得更远一些吧,不过很清楚飞翔含义的蝴蝶,却无法忍受浮游中的自身的轻浮,所以飞翔了放弃了浮游..(如理想憧憬理想,如现实始终会在理想中坠落到现实,就算死亡也要在理想里终结..)

    46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非常赞,氛围营造的很到位,式耍帅也耍的没的比。大道理多到我都记不住。OST是神作。

    50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力荐

    我实在咩看懂~但是画作真的好精美

    54分钟前
    • 煮竹
    • 推荐

    挺诡异的,大楼里的感觉像寂静岭,人偶以及流放的精神和死亡的畏惧

    5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1.“我们不应为背负的罪过选择道路,而应为选择的道路而背负罪过”;2.双重存在,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同选择;3.坠落与飞翔,生存与死亡,勇气与逃避;4.风格真棒,配乐真赞。

    6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俯瞰風景

    1小时前
    • もちぷよ
    • 力荐

    俯瞰风景,你是坠楼偏执狂吗?

    1小时前
    • 达尔文2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