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心理师

    心理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17

    主演:乔振宇,唐艺昕,戚跡,屈悦,张任杰,王国栋,闻典,张煜枫 

    导演:安森阳 

    猜你喜欢

    • 更新至第17集

      特别行动

    • 全36集

      浮图缘

    • 全50集

      武则天秘史

    • 34集全

      恋恋不忘

    • 完结

      生逢灿烂的日子

    • 已完结

      谁都渴望遇见你

    • 已完结

      长相守2020

    • 56集全

      三生三世枕上书

     剧照

    心理师 剧照 NO.1心理师 剧照 NO.2心理师 剧照 NO.3心理师 剧照 NO.4心理师 剧照 NO.5心理师 剧照 NO.6心理师 剧照 NO.16心理师 剧照 NO.17心理师 剧照 NO.18心理师 剧照 NO.19心理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夏木(乔振宇饰)是一位有着双重性格的资深心理师,性格非常沉闷但是骨子里却又很闷骚,有着典型的直男审美观,今年已经32岁,和前妻离婚过着单身的生活,并且还是过着和年龄不符的退休生活。欧阳欣(唐艺昕饰)是夏木所拥有的另一人格,和夏木本身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异,她恶毒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团。

     长篇影评

     1 ) 作为心理咨询师来看,比预想的要好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这部剧在宣发的时候我就非常关注和期待,因为觉得不管好坏,能有一部剧聚焦心理咨询师,让更多人关注心理咨询并引起讨论是件好事。开播之后赶紧一口气看完前六集。

    之前大家尤其是行业内的人士最担忧的是剧中涉及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性。如果对于心理咨询的描写不真实,很容易给大众造成误导。不过就我目前看到的前六集中涉及的心理咨询相关内容来看,没有什么大问题和硬伤(可能也是刚开场涉及心理咨询的场景比较少)。

    第一集一开场,就是一起危机干预事件。女主在处理这件事件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遵循危机干预的步骤的。危机干预的基本程序是:

    1.确定问题

    2.保证安全

    3.给予支持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5.制定计划

    6.得到承诺

    在剧中,面对即将跳楼的女孩,工作人员首先就是确认女孩的问题,并确保她在安全的状态:

    接下来,女主接管,开始给女孩提供情绪支持,表示自己会陪着她,愿意听她说,并且重复对方感受,来让女孩觉得自己在被关注着:

    之后通过数数和为自己打分的方式,缓解女孩的情绪波动,并且通过女孩那不想自杀的5分为切入点应对,放大女孩不想自杀的念头:

    最后为告诉女孩,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情绪出现的时候,学会去觉察情绪(制定计划):

    这个过程步骤很清晰,可见主创们在专业方面肯定进行了准备。不过可能因为篇幅的原因,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和顺利。在实际的危机干预过程中会更困难一些,但原则基本上就在这个程序。

    大家对于这部剧还有一点担忧,就是会不会出现伦理问题。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职业伦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比技术还重要。就目前剧中涉及的和咨询伦理相关的内容,还没有什么大的纰漏,甚至还有点像在科普。

    比如女主因为和之前的来访的家属有接触并被误解,她会主动因为违反了保密原则,暴露了咨访关系而辞职,领导也劝说她要注意边界:

    (边界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的约束。咨询师和来访者只能保持咨访关系,而不能超越这个边界建立别的关系。)

    在女主决定开自己的工作室的时候,提到了咨询室的设置:

    咨询室如何布置,如何装饰,甚至如何坐,都是有一定的原则的(比如座位的L型),都算是咨询的设置。这也算是小小的科普了。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一次咨询了,来访者是之前要自杀的女孩。一上来女主就要女孩明确,坐在这里要求助的是你。这对咨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次咨询并不顺利,女主觉察到女孩的问题可能来自于父母,于是征求了女孩父母的意见,进行了一次家庭咨询。事实上,对于青少年的咨询很多都是关联着家庭咨询,因为青少年问题很对都是伴随着家庭问题出现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开始咨询之前,女主递给这对父母的是咨询协议。心理咨询是一项正式的服务,再开始咨询之前需要签署咨询的协议和保密协议,用来约束和保障咨访双方的。这是正规的心理咨询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协议中会表明保密原则,咨询设置等。

    通过火柴游戏,帮助这对父母澄清了自己和孩子面对的问题——原来女孩的问题来自于父母的亲密关系问题,父母觉得的因为孩子而产生的争吵,其实本质是对对方的不满。通过澄清来让来访者自己发现问题真正原因也是心理咨询常见的技术之一。

    可能也是篇幅的原因,对这第一个咨询案例描写节奏比较快。真正的心理咨询可能进展的不会这么快,可能需要一次或者几次去建立咨访关系,明确目标,但整体来说没有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前几集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女主和好朋友相识的那段。在预告片中有一段,女主说“让我成为你的咨询师,或者成为你的好朋友”,曾经被很多人质疑,这会不会是一种超越边界的行为?但在实际片中,这是女主给刚认识的朋友的一种支持。事实上,心理咨询师很多职能确实可以被朋友所取代。如果有一个时刻关注自己,支持自己,提供陪伴和倾听,不随意评判自己的朋友,会心理咨询一样的效果。但真正能时刻关注,支持,陪伴并且中立的朋友却可遇不可求。这也是心理咨询存在的意义。

    整体看下来,如果讨论剧中的专业内容,目前前六集还没有什么大的错误,我觉得也不至于对大众形成误导。不过前六集可能集中于开展剧情,铺设主线和交待人物,真正设涉及心理咨询的地方不是很多。期待后面剧情中会有更多心理咨询方面的内容,能让大家去讨论,去感受,我也会一直关注的。

    就剧情来说的话,节奏比较快还是听对我胃口的,演员演技也还算在线。另外说一句,菅纫姿真好看呀!

     2 ) 这部女心理师有心了

    杨紫的剧里北京心理咨询的电话是真实存在的,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去看去关注心理题材的剧!!这剧不仅题材好,运镜到位,演员全员演技在线,质感太棒了关键是剧情紧凑不拖沓;故事线流畅完整引人深思!转场钟表效果绝了有看电影大片的即视感!!好看哎!!我已经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和有关心理咨询密不可分的情节了,这部剧每一位演员都很自然让人看着就很舒服自然,值得继续看下去,我今天一口气看完六集。

     3 ) 四不像

    属实是看了个四不像,你们看了会发现根本看不懂这个导演想表达什么,看着剧情好好的突然来个闪回。闪回之后全部人物又突然不见了,然后再来个闪回,然后你就一头雾水,好突然来个心理科普以及特效,女主跟有特异功能一样。

    开篇几分钟摇镜长镜头,还以为以后得风格就是大型新闻社会纪实频道了,结果井柏然突然一个摩托车飞身救人,搭配杨紫出场的热血漫bgm,悬疑和破案交替,时不时来一个心理学科普,就是不分析到底心理有问题的人是如何产生问题更没有正儿八经的解决问题 不知道到底是职业剧还是生活剧还是偶像剧还是悬疑剧

     4 ) 只有我把《女心理师》当做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指南和治疗教学来看吗?

    重点说明:建议姐妹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先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哦!

    我吃药一年多了,严格吃的,也有后来联系的市精神病院老师指导用药。我是因为自我认知比较清晰,知道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需要处理哪些问题,目前我只需要察觉错误的思维惯性、跳出错误思维就可以了,所以才会把剧当指南~

    ——————————————————

    首先,我一年前诊断的重度焦虑性抑郁症,服药一年了。因为自己也是医生,在配合治疗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从意识到自己真的生病了开始,就四处托人找靠谱的心理医生。受杨紫当时全国精神卫生大使的身份启发,找到自救渠道,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短暂的改善后又恢复原样的巨大落差,让我不得不正视网上测试结果显示重度抑郁的确能反应一些问题,从而认识到病情严重程度,果断前往省精神卫生中心。然而不敢面对诊断结果,不肯吃药,回到规培过的医院苦苦哀求老师让我住院排除器质性病变(比如肿瘤什么的),而后接受现实,开始吃药(西药一天4次,爸爸是老中医,给我开了中药,一天4次。中西药得间隔半小时吃,所以一天吃8次药,几乎一天都在吃药),主动了解心理学,看《精神病学》对照自身。现在处于不急不慌的治疗康复中。从看不懂文字,无法记忆,整晚整晚失眠,头痛升级到要裂开的程度,感受不到爱恨情仇和饥饿,1个多月加起来没吃到一小碗饭,全靠身上带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度过,因病情与药引起严重便秘,最长有一个月没排过大便,……说这么多,只是想说我经历过,所以打算以我的角度肯定一下剧中自杀干预中心的专业性!

    《女心理师》每一集我都要倒回去看几遍,捋一捋细节,猜测后面剧情。但是!最重要的是里面介绍的自救、察觉情绪、唤醒理性的方法很好,刚好适合现阶段的我。 以前每次发作,都会想自杀。最近几个月不会了,发作时只会想:“被伤害的是我,为什么我要自杀?要死,也该做恶的人去死!” 但是上次发作时,哪怕闺蜜已经提醒过“是不是抑郁症又发作了?”我还是没能从魔鬼的蛊惑中挣脱出来,哭了整整一天,才平复下来,回顾细节时,才惊觉是又发作了。 从发作就想自杀,到察觉自杀冲动,抑制冲动,到现在发作只是从错误角度出发,导致陷入错误思维难以自拔,并且无法察觉消极情绪……希望不用多久,我能学会察觉不良情绪,停止不良情绪,化解。 今天下班如果没别的事,打算又从第一集看起,同时做好笔记,按剧里说的做,学着察觉情绪,化解情绪。 另外:在一些回答的评论区看到有人说要自杀的人怎么会打电话给心理咨询干预中心,太假了→自杀过的人告诉你们:一点都不假! 我自杀前几天就不想直接告诉父母,而是拼命发朋友圈,发微博,发抖音,其实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察觉到,能告诉我父母我病了,救救我! 尤其是差点自杀那几次,在网上搜哪些方法可以痛苦少一点,死后给人添麻烦最少,但一搜这类的信息,出来的第一条都会是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包括百度微博知乎! 自救也瞒着所有在乎的人,反而陌生人我不怕告诉。一直瞒了1个多月,去找心理咨询师,去各个医院求救,瞒到我住院好几天,瞒不住了也没有主动说,因为失望太多次了。 没有经历过自杀的人,当靠“假设”、“如果”是不可能知道真正徘徊在自杀边缘的人在想什么的。 为什么我知道? 因为我重度焦虑抑郁,服药一年,所以我知道。 这部剧拍得很严谨,有看不懂的,建议问问人,或者查查资料哦。

    马上12点啦,先睡为敬。 P:贺顿好漂亮!

     5 ) 相信国家的力量~国家广电总局专项资金扶持哦

    相信国家的力量。看,国家广电总局专项资金扶持哦。

    本来想着火柴游戏以及一些内容会很尴尬,但没想到那一段可以让人看哭。

    优秀的演员、专业的知识点、贴近生活的剧情结合在一起,成就了这一部优秀的剧,给力。

    这是一部需要慢慢看的剧,前面出现的内容后面往往会呼应起来。

    前面看似有问题有漏洞的画面可能是编剧埋的伏笔,这是我们需要留意每个画面的重要因素。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却是后面解惑时候让人恍然大悟的情节。

    所以轻易不要口吐芬芳,暗藏利剑。以免自打脸😂。(我先打自己一下,没想到第一集的长镜头隐藏这么多信息。)

    比如刚开场的滑板小子,后面还要承担被主角急救的工具人角色呢哈哈哈,当然我怀疑他还有更多要承担的戏份,就看后面怎么安排了。

    还有就是不要觉得一集不解决一个人就是剧情发展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往往出问题的一个人会牵涉出他的家庭和接触到的人物。

    因此,一集不解决一个人没关系,会集中在某一集里一下子解决一家人的问题哈哈。当然,一集解决一个问题是没问题的。

    并且杨紫去选择咨询室的装饰品、沙发和钟表的时候,知道了现在咨询室选座椅沙发而非躺椅沙发是为了节省咨询者咨询时间,当然也节省了咨询者的💰?毕竟心理咨询师一般按照时间收费吧。

    至于不选择鲜艳饰品的原因我就不剧透了,来看剧啊。

    但是通过她灵敏的听力选择出的那件挂钟是什么缘故倒是要静待后续了。

    难道这款钟表声音和脑电波吻合,能让人宁静起来?短时间不得而知。

    不要否定自己!不要放弃自己!

    虽然真正想自杀的人不会专门去找心理咨询师,发现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非常严重了。

    但在严重到无可拯救前,想自杀的人往往处在行动和放弃之间徘徊、犹豫,这时心理咨询就很重要了。对困在其中的人来说好像已无前路,但对专业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举重若轻。

    这让我想到曾看过的一本书《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作者以亲身的经历描述了从患抑郁到出院生活后的一段时间的表现,让我对心理疾病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抑郁的人不是自己想不抑郁就不抑郁的,而抑郁特别严重的时候不止心理出现问题,困兽其中。身体也会出现各种无法自控的病状,让人无法自救。

    身体出现问题,我们会向医生求救;而心理出现问题,更不可讳疾忌医,心理咨询师在等我们哦。

    哦,对了。在搭配剧情发展的各种干货知识点时,不要串戏到凶杀侦探剧哈,专业的人可以从我们未曾关注的细枝末节中预判出需要的东西哈哈哈。

    而优秀的主角贺顿则可以从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这个人的外在表现以及过往经历判断出这个人的三生三世(夸张比喻,勿要当真)哈哈哈哈,所以不要对我紫优秀的推理能力怀疑到串剧侦探凶杀里哈么么哒~

    虽然有些转场让我心动,有些转场让我“惊”动……但看看时不时出现的小猴紫,还有剧名《女心理师》。好的,可以放心不是悬疑凶杀剧,不会有害人死人的情况😂。

    最最重要的是,电视剧的一些情节可能为了更突显问题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会有失真实性。并且可能存在某些知识流于表面的内容,这时有问题的话请从更专业的人士那里了解信息哦,勿要轻言轻信。

     6 ) 从心理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说这部剧

    (这个评论从4星改为了3星,内容有更新。)

    这部剧其实主要是3个方面,心理师贺顿的工作(贺顿接待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相关的工作)、贺顿和钱开逸的爱情、贺顿的家庭及个人情况(这部分估计会后面慢慢展开)

    我在心理行业待过2年,见识过一些心理咨询师,从心理行业出来后的一年,也持续阅读和学习了心理咨询的相关书籍,现在我从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对这部剧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这部剧中贺顿的心理咨询相关工作的流程、话术是较为专业的:

    贺顿在第一幕,在心理援助热线中对来电的求助者说的一段话,是非常标准的咨询接待话术流程,以及在第2集,贺顿在购买装饰资讯室的物品时所说的注意事项,都是非常专业的知识。当然,从第3集开始出现的心理咨询案例还是有些问题,我们放下面说。

    先解答关于网上的一些质疑:

    有人说,怎么可能这么说几句话就解决了问题?首先,这并不是在当下解决了问题,这是引导求助者在当下平复自己的情绪,当情绪平复了,一个人就不会继续表现出失控了。其次,这是一个艺术的处理,真正的情绪奔溃到自杀,在自杀前打电话求助,不可能短短几分钟平复情绪,在这个咨询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来访者在倾诉,会出现来访者防御、来访者情绪崩溃、甚至反复表达、表述不清等等各种情况,请问,如果这样拍的话,观众们能看得下去吗?——在真正的心理咨询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来访者在说,在反复说自己的症结,咨询师要做的就是让来访者信任自己,让来访者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然后对来访者进行引导,引导他们平复情绪,以及在后期针对来访者的症结采取合适的心理治疗方式。当然,这是很漫长的过程。

    还有人说,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说几句话就不想自杀了?首先,人的情绪是上下波动的,在想要自杀的关头,肯定是情绪崩溃,而一旦把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自杀的冲动当然就没有了!就像是我们高兴时突然想做一件事,过了可能就不想做了,这并不难以理解,OK?至于还有人说,怎么都调解好了,又会想自杀?还是一样的道理,凡是有这种疑问的代入一下自己,是不是情绪崩溃过1次就不会崩溃第2次,第3次了?

    说说贺顿的个人成长中的情况。从其他消息来源,以及前期埋下的伏笔来看,贺顿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遭遇,她自己、她妈妈很大可能都是有心理问题的。然后就有人大为不解了,啊?心理老师自己心理有毛病?这不科学!我想说,有很多人做医生也是因为自己身体有病或家人身体有病,而进入了医生的行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何况,心理有问题是生活中的普遍情况,只是如今的中国心理相关知识尚不普及,有很多人心理有问题自己不自知,或者认为它不重要,讳莫如深。真正进了这行就知道,心理有问题的人太多了,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才是少数,每个人都会遇到逆境,会遇到情绪的问题没法妥善解决的时候,实在不必把心理和情绪问题视为洪水猛兽。

    接下来,我说说我对这部剧的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的看法。

    1.关于悬疑:

    剧中的悬疑因素,好像是吸引一部分人观看的因素,勾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但是这样的悬疑,是否是合理的?必要的?悬疑,通常是带着神秘的、莫测的、难以窥探和言明的感觉,悬疑片通常出现在犯罪片、惊悚片中,剧中对于人们有心理困扰进行的悬疑感的塑造,这对于有心理困扰的人来说,显然是有些魔化了。不了解这行的部分人群,会把心理有问题的人等同于精神有问题的人,其实这是不对的,人的身体会生病,人的心理也是一样,本质上没有区别。

    进入写字楼的女生身后出现一团彩色的雾气

    小丑的身后也有

    从预告来看,剧中来访者大多数是歇斯底里,无法自控的状态,这是否会让大家对心理有问题的人产生更深的误解和更妖魔化的认知?让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产生逃避、自卑和无法面对的心理?同时,这样的片子,是否会让人们误以为只有心理问题很严重了才需要看心理医生?其实,如果你觉得有些情绪或心理想法有些失控,也是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的。

    2.关于心理咨询师

    先说说杨紫。杨紫本身的演技不差,但在这部剧中,导演和杨紫对于心理咨询师的了解程度还不够,以及可能出于艺术方面人物塑造的原因,让这部电视剧的心理咨询师和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杨紫从第1、2集的表现中,让我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个有个性、有气场,有攻击性、有些情绪化的人(从她和领导怼就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是比较有亲和力的、有包容感的人,因为心理咨询师如果让人感觉到有个性、有气场,有攻击性、有情绪化等方面特质的话,可能会让来访者有防御心理,难以打开心扉,或者不信任心理咨询师。(当然,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但是在多年的训练下,总的来说会具有她特定的职业特征)

    说说心理咨询师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亲和感特别强,通常是善于引导的、倾听、温和型的心理咨询师;一种是有一定的亲和感,善于分析问题本质,善于主导和掌控的、较为强势的心理咨询师。显然,贺顿属于后者,这通常是更高阶的,心理敏感度更强、分析能力更强的人才能胜任。贺顿在这部剧中属于有个性的人,好像是要被塑造成一个“职场女精英”的角色,人们对于女性职场精英的认知,好像必然是一个果断、干练、雷厉风行的角色,但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师的气质是温和的,不给人造成距离感和攻击性的。我有想这到底是不是出于艺术塑造的需要,而把贺顿塑造成这样一个角色呢?我突然想到了理智派生活中女主就是个温柔的职场精英,而现实生活中我有一个同事也是类似的既温柔又能干的人,所以,实在不必把职场精英等同于雷厉风行。

    贺顿出场:一个小女孩在楼顶打电话给心理热线,说自己要跳楼,接线员问女孩在哪。贺顿说,“能在哪?”“要跳楼的人,在哪都危险”(有点怼的意思,然后贺顿拽拽地就出场了)

    塑造气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局部特写

    说说杨紫的台词

    从电视剧的台词的角度来看,杨紫的台词单独听没什么问题。还是说说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估计大家都看过情感节目中出现的心理咨询师,通常是声音很甜很温柔,语速很慢。(这是现实心理咨询师的情况,用声音传达亲近感、接纳和包容感;语速快显得急躁和攻击性,语速放慢点可以让来访者的心理更松弛。)剧中贺顿的声音有点硬,发声较短,显得比较冷静、成熟和果断,是为了塑造职业女性的风范。如果为了契合心理咨询师这一行的特点,声音柔和一些会更适合。

    说一段剧中台词的其中一点瑕疵,杨紫回到家,妈妈为了吓她,往自己脸上涂了血,贺顿知道了,然后说了,“你刚刚往那一躺,吓死我了”(这个“吓死我了”是日常用语,会说这类的通常会经常说,不说的通常不说。比如笑死我了、气死我了、急死我了……等等会作为人的口头禅,但“死”这个字在我看来是心理咨询师需要有所避讳的,因为这样的话会让人显得不够稳重,不够严谨,生活中的口语一不小心就会运用到工作中了)

    另外还有一点,镜头的一开始,一堆男的作为领导人在那里说这个心理援助热线和系统的事,我想说,心理咨询行业女性占比是绝对数量的优势,女性相比男性来说,更敏感、亲和、温柔、愿意倾听、具有同理心和助人情怀,这让大量女性进入这一行业!做老板的,当领导的这行业的女性至少也能占6—7成!为什么开头哪些领导都是男的!这点我很不满意!(这里暴露了导演的潜意识里认为,领导都是男性!而且,剧名为什么是女心理师?心理行业女性从业者至少占比8成,心理咨询师是男性才需要特别标注才对!)

    男领导们视察工作~

    我愿把这部剧称为一部加入悬疑色彩的“职场偶像剧”,首先,导演叙述故事的能力很强,剧情很紧凑,画面的串接感和质感不错,这部剧的可看性还是很强的,悬疑吸引人们的猎奇心理,男女主恋爱还有CP磕。从这方面来讲,这部剧值5星。

    可是因为导演和演员对这一行的了解不够,造成了这部剧同真正的现实的心理咨询行业有一定的差距,让心理咨询行业的展现存在一些并不必要的“失真”(有必要的失真不提,比如缩短咨访时间的呈现),这部剧同以往的剧一样,对心理行业同样地妖魔化了。同时我也理解那些说这部剧悬浮的观众,他们对心理行业了解不多,剧中显得太过轻而易举,让人觉得不敢置信。(真正的心理咨询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干预,治疗1年2年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从导演和演员对心理行业的不够了解来看,这部剧我打4星吧。(了解心理行业并不容易,进入3-5年都只能算新人。对心理行业要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可能最少需要3年时间来亲身体验。这很不容易,所以对导演和演员表示理解吧)

    -----------------------------------------------------------------------------------------------------------------------

    看了心理咨询案例之后的更新:

    关于贺顿的心理咨询工作:话术本身没有问题,切入的时机不对,在剧中好像贺顿总是在急于为来访者下判断,这点对心理咨询来说是大忌。这样做可能引起两个后果:一是可能引发来访者的防御和抵触,觉得被咨询师随意下判断了,有被侵入边界和被冒犯的感觉;二是可能让盲目相信权威的来访者过于依赖咨询师,而不能激发出自身的力量和判断。剧中把咨询师过于神话了,而且贺顿的判断未免显得有些武断。心理咨询不是炫技,你的判断可能是对的,但绝对不应该被这么武断地说出来。不了解心理咨询的人总以为心理咨询师负责帮你解疑答惑,但事实上并不是,咨询师自始自终是陪伴者,帮助你在安全的、尽量不受其他干扰的情况下引导你看清自己,帮助你唤醒自己的力量,然后让来访者自己走出迷雾。

    贺顿对尤娜开展咨询前说,“这一次,我是以解决你生活中的困惑为目标来帮助你的。”——心理咨询师并不以解决别人生活中的困惑为目标,答案,从来都是在来访者自己心中。

    看了咨询案例的内容后改为了3星,我想国内出不了好的职场剧是因为影视圈太浮躁了,根本不能花时间也没有时间去好好了解一个行业的本质和特性。当然,在中国不仅影视圈,所有行业都很浮躁,这也是我国不能科技兴国的原因,费力研究太费时间,还不如想着如何炒作营销,如何吸引流量、如何仿造别人的产品来钱快呢。

     7 ) 看剧的原因,我是抑郁症患者

    我会追这部剧,主要原因是了解到这部剧涉及心理题材,现代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心理问题和无法讲出口的心事,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曾经一段时间我遭受了很大痛苦,长时间心情低落恐慌,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服药治疗,那段日子我浑浑噩噩、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思想,真的特别黑暗特别痛苦。不过还好目前在家人的陪伴下,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还可以。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心理健康,构筑阳关心桥,让心理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

     8 ) 原声和剧情适配度拉满!!没有平铺直叙没有千篇一律!!!

    本来觉得原声可能不太好,结果适配度出乎意料!!太棒了!台词卷起来!!剧组也是很走心!从开拍到现在!行不拉垮从不胡乱营销!也没有强行炒cp!!但反黑是走在第一线的!两家粉丝也很和平!这就很棒了!刚看完第一集,题材真的很新颖!关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单元关注的问题,也许你正在遭遇,也许我正在遭遇,无论如何!希望这部剧能过拉我们走出黑暗,走到光明!希望剧情关注点能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并且引起大家对这些群体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努力过好每一天!

     短评

    一口气六集 爽!尤娜的故事看哭几回 但结束的时候又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美好 这个剧真的很棒…另外拍摄手法在国产剧来说很特别 莫名让我想起了善地(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3分钟前
    • Ageinbiglife
    • 力荐

    柯导能力很强,但和这部剧的气质有点不太搭——这剧的核心是温暖治愈,但柯导的风格是悬疑灰暗,所以最后的成片带着一丝诡异的气息,色调也偏类型片,有种割裂感。另外,这剧以为用开头一大段看起来很厉害很专业的旁白可以让这部剧变得高大上,但就真的还好,因为画面内容和旁白内容并不匹配。总而言之怪怪的。最夸张的是杨紫的超能力,这千里眼和顺风耳真的合理吗??

    6分钟前
    • Em
    • 还行

    搞着高大上的噱头,拍着无脑偶像剧,好好的题材拍的稀巴烂

    7分钟前
    • 滥情
    • 很差

    知道尤娜做那么多极端行为背后原因的时候,咱就说一整个破防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成熟和敏感。前面一直以为是叛逆少女青春期作祟罢了,这个翻转太戳了。好会拍

    11分钟前
    • 小仓山客
    • 推荐

    撑了二十分钟 撑不下去了怪就怪在重刷甄嬛传期间打开了这部剧...都怪甄嬛传---更---又点开了一次...还是看不下去剧情平淡 看不进去...前两集主演观感实在不好 太端着了...4.3/10

    12分钟前
    • 此处无信号
    • 较差

    蛮好看的,好久没看井柏然的片子,真帅啊,演的很自然,不出戏

    15分钟前
    • 舔屁股小熊猫
    • 推荐

    我果然不应该期待的,真服了,好好写实不行吗?男主开头10分钟又是撞车救人又是跳楼救人的,好一个舍己为人的圣父啊,女主好好一个心理师,却变成了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最强大脑,这人设,隔壁爱奇艺迷雾剧场女主都自愧不如,浪费这么好的阵容。

    17分钟前
    • 影视小七说
    • 较差

    女一心理剧,男一爱情轻喜剧,男二独自迷雾剧场

    20分钟前
    • 冴木
    • 还行

    前两集确实劝退,但是习惯了导演的手法后,后面越看越好看。特别喜欢这种抓细节猜人物经历的剧,很前卫很走心很值得表扬的国产剧

    22分钟前
    • Tilly
    • 推荐

    真想自杀的会听你在那叨叨叨?

    25分钟前
    • CCCcc
    • 很差

    把自杀写的跟玩一样,太悬浮了,脱离现实的剧情和台词,让人完全没有信服感!!!!白期待了这么久!! ——来自一个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愤怒

    28分钟前
    • Piu酱
    • 较差

    看了四集,奇怪的慢镜头,夏洛克福尔摩斯式的回放,表达内心活动时简陋的特效,这拍摄手法也太老了吧。剧情涵盖职场恋爱悬疑家庭矛盾,差点忘了女主还有超能力,反正不论你喜欢什么类型,都能在里面找到喜欢的内容,可惜目前看来有点贪多误德。

    30分钟前
    • 娘口三三
    • 较差

    女主台词2分,其他的0分。

    33分钟前
    • 啦啦啦
    • 较差

    这部剧真的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心理问题真的需要多关注,有这些问题的人,都是无助又非常需要帮助的。开篇长镜头独白让我想起今年四月份的我,那时想自杀的冲动是85分,特别庆幸我有家人还有朋友的陪伴,还有告五人的 唯一 那首歌治愈了我。 我真吹爆了!全剧演员演技🉑️都是原声!导演太🐮🍺转场真的绝了!好久没追过那么爽快的剧了!我真膜拜了🐮

    36分钟前
    • 不嫌弃松子的我
    • 力荐

    看到16集了,真不至于一星两星

    39分钟前
    • real🍪
    • 推荐

    救救我吧,柯汶利没陈狗拍的是个什么鬼东西

    44分钟前
    • Yaaaa
    • 较差

    太可怕了,能在剧中看到欢喜冤家、老同学重逢、心理学名词解释、各种社会话题还有万年不变的唯品会,就是看不到真实的人和人的心理。还扯精神分析呢,弗洛伊德都能气活。

    45分钟前
    • 涉过愤怒的海
    • 较差

    4。一集抬走。千金马骨。

    47分钟前
    • kane
    • 较差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 科学阵营没能撼动我 看完这剧 我承认心理学是伪科学了

    48分钟前
    • 幻幻豆瓣
    • 很差

    倍速看了一集半,太难看了,弃剧……

    52分钟前
    • 叶小Pearl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