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攀登梅鲁峰

    攀登梅鲁峰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印度India2015

    主演:金国威,康拉德·安克,雷纳·奥斯托克,乔恩·克拉考尔,格蕾丝·钱,艾米·欣克利,珍妮弗·洛 - 安克尔 

    导演: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1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2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3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4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5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6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16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17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18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19攀登梅鲁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位于印度北部的梅鲁山是所有登山者心目中的梦想,那么神圣,那么美好,也那么的遥不可及。由于此地过于恶劣的地貌和气候,从古至今,没有一支队伍能够成功登顶梅鲁山。这样一座传说中的巅峰吸引了登山者康拉德(康拉德·安科尔 Conrad Anker 饰)的注意,很快,他就组建了自己 的团队——由他的老搭档金国威和一位名叫瑞南(瑞南·阿兹特克 Renan Ozturk 饰)的美国人组成。   在完成了万全的准备之后,三人开始了他们的登顶之旅。一路上,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在这里,只要踏错一步,留给一行人的就只有失败和死亡。变化莫测的天气和极度短缺的资源都大大增加了这场攀登的难度。

     长篇影评

     1 ) 货比货真得丢

    最近陆续看了几部和登山有关的片子,每一部都印象深刻。
    《绝命海拔》的失败之所以让人觉得业余,甚至愚蠢,是因为这一队人原本不必死亡。领队者的不严守纪律,感情用事导致错误抉择,侥幸心理只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恶果。
     《攀登梅鲁峰》让人尊敬,并非因为技术专业登顶成功,而是作为不断挑战极限的勇者,第一次登顶时面对最后100米的距离,仍能保持头脑清醒,遵从理性判断,克制欲望,果断放弃顺利后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不执着,不妄动,克服人性的弱点是所有成功者的共通点。
     而这部《北壁》看得让人吐血,因为你不能相信,原本优势明显成功近在眼前,最后居然以一种极其屈辱的姿态被一个蠢毙了的结吊在半空中力尽而死。匪夷所思的同时,才知道要技术过硬,要严守纪律,要理性判断,最最关键的是,一定一定要慎选队友。
    当然,两名主角自身都是好队友。不幸他们遇到了即使不是史上最蠢最猪的队友,也是世上并列最蠢最猪的队友,死得好耻辱好冤枉。 但是我太苛刻么?我倒觉得是Tony做了错误的选择,将原本抗风险能力很强的自己和队友限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写到这里,我才终于明白,Tony其实是被活活气死的。

    分享一个评论:
    绝命海拔讲了一个领导者心怀仁慈不遵守纪律,导致整个团队坠入深渊,自己也去拥抱上帝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不近人情的领导或许是真正你可以信任的领导。
    攀登梅鲁峰讲了一个传承和啪档的故事,不论你多有天赋你的有个老师带你进阶,并将衣钵传承你。如果你想成为传承者,你要具备基本的热爱,健壮,胆识,坚韧,决绝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足够谨慎,因为只有活着你才能举着衣钵。
    北壁讲的是一个不要轻易兼并你不熟悉团队的故事,虽然你们的终点相同但你们的起点不同。你并不清楚别的团队是否会是有猪一样的队友。

     2 ) Have your passion found you yet?

    今天早些时候, 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刚刚读完Jon Krakauer所著《进入空气稀薄地带》,阅读体验酣畅淋漓,阅读中时常都有魂牵梦绕,身临其境的感觉。作为接受《户外》杂志派遣的,带着写稿的“预谋”而来的户外记者,Jon Krakauer并未预谋,却成了1996年珠峰那场著名山难的参与者,见证者,甚至是现在看起来效应最大的传播者。他的个人记录向我们重现了那个春夏之交的五月,4只登山队伍中有12人罹难的惨痛经历。可是,读完之后疑问重重。事情明知有危险,为什么还要攀登?事中亲眼看到亲密伙伴离去,却爱莫能助,是什么感受?事后无数次午夜梦回,又要如何面对内心的苦痛?作者也在书中寻找答案。

    他说:”我有很多不去攀登的好理由,但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任何真正考虑这样做的人,几乎都不够理智“,

    他说:“哈里斯失踪了, 而且据推测已经死亡。想到这样一同电话,以及在导致他死亡的事件中我所扮演的角色,我跪倒在地上,一口接一口地呕吐起来,任凭冰冷的寒风吹打我的后背”,

    也有人劝说过他在远离这次探险活动之前,找到某些重要视角之前,不要急于出书,可是他说在勇气被吞噬殆尽之后,写这本书也许能将珠峰从它的生活中清除出去。所以他也困惑,他也迷茫,他也想接着写书给自己一个了结的机会。

    可是,他成功了吗?

    “家庭生活中最平凡的快乐......都是令人着迷的快乐瞬间。而珠峰投下的长期阴影却与这些瞬间交织着,仿佛从未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忘一丝一毫。......而康子躺在南坳垂死之际,我却在距她只有320米之遥的帐篷里,无视她的苦苦挣扎,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安危。留在我心灵上的这个污点,并非经过几个月的悲伤和内疚的自责就可以被冲洗干净的。”

    既然如此深度纪录书写,还要接受随着书本出版而伴随而来的责骂,误解,以及更多的负面的,完全不能让自己好受一点的回应,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攀登?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实在是有惑要解,意犹未尽,就那么“鬼使神差”地点开了Ipad上的Bilibili,开始看起了期待已久的《攀登梅鲁峰》。

    从半年前在玻利维亚开始接触攀岩并顺藤摸瓜知道有这个片子时就一直想看想看很想看,但苦于地处世界另一头边远山区,院线当然不会上映,只好压抑住心中的念想。甚至记得去年九月底回国要从迈阿密转机并且中转时间够长,且正好是Meru全美大规模上映的时候,我有正而八经找到迈阿密的电影院线的网站,认真思考有没有正好有足够的时间,合适的上映时间能够排个满满的行程,解解心中的馋。最后,迫于机场酒店往返那家放映的电影院打车费用太贵,时间也比较紧张等原因,以及并未料到的严重牙髓炎的折麽,Meru feast in Miami并没有成行。

    说来也是要感谢圣丹斯的好评,让国内观众们对这“第一部主流登山纪录片”产生了兴趣,也就有了Bilibili上面善良的Up主,也才有我今天终于了了的观影心愿。

    在极高峰极多的喜马拉雅山脉要按高度论资排辈,梅鲁峰完全入不了登山者的法眼。可是由于其如鲨鱼鳍一般绝妙的外形,她的地位也如“鱼翅”一般珍贵;更由于对专业攀登技巧的极高要求,更是尚未有人类站在过“鱼翅”之上。就这样,她的身上聚集了严肃的,追求卓越的攀登者们的渴望。她是经验丰富的登山者Conrad Anker仰望了二十年的梦想,《攀登梅鲁峰》记录的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和同样优秀的Jimmy Chin以及Renan Ozturk组队多次尝试,最终成功登顶的故事。

    "The game in climbing is..."

    ”The game in climbing is cut that line as fine as you can. But you don't wan to take stupid risk. If you die taking a stupid risk, not only are you dead, but you've embarrassed yourself and you've disgraced yourself. You're not supposed to take risk lightly. You're supposed to show that you're so good and so controlled, you can take it right to that line and go further."

    片中三主角之一, 同时也是本片的导演和美国国家地理资深签约摄影师的Jimmy Chin会向自己病危的母亲做出承诺,不会让自己死在母亲的前面。所以他会在接连受到滑雪伙伴遭到几乎致命重伤和自己遭遇罕见雪崩却奇迹幸存的事件之后开始在“户外版图”中消失,进行严肃思考,要不要退出?要不要和高山告别?

    三位主角在2008年的那次距离登顶”一步之遥“的撤退之后做出的再不回来梅鲁峰的决定时,一定是包涵有上述引文中类似的思考。他们技术娴熟,思考缜密,理智分析,不轻易为冲动埋单的精英攀登者,他们似乎也说服了自己。于是在之后的其它队伍尝试攀登这座依然无人问鼎的”鱼翅峰“时,并尝试向他们询问路线信息时,他们毫无保留,给予全部支持。特别是斯洛文尼亚的登山好手希尔沃.卡罗找上Conrad资讯并准备尝试的时候。Conrad说,“我们不对这座山峰拥有所有权”。

    那么地令人尊敬,那么地思维冷静。可是,如果只是这样,世界上的高山传说就不是由他们主演了。也许Jon Krakareur说得对,“攀登珠峰本来就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进一步说,所有这个类别下的极高山的攀登尝试都是非理性的行为?

    所以接下来的故事走向也就理所当然了。当Conrad接到消息说斯洛伐克好手并未成功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毫不犹豫, “We are going back!”

    幸存者的内疚
    Jon Krakauer在书中直面写出了那一年的夏天,由于自己的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了亲密队友哈里斯丧生珠峰的现实。可作为留下来的幸存者的内疚和忧伤,却一直伴随着他,挥之不去。Conrad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还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悲伤。 先是在自己生命中扮演着精神导师和攀登伙伴的Mugs在Denali遇难,而后又见证灵魂伙伴一般的攀登伙伴Alex Lowe在喜马拉雅山脉一个看似风拼浪静的早晨瞬间被雪崩吞没。也许真的像Jon说的那样,时光的流逝并不能使那些瞬间淡忘。Jimmy在片中说:“They say the best Alpinists are the ones with the worst memory”。他们见证亲密伙伴的离去,甚至是瞬间消失,什么才能再次将他们支撑?当Conrad登顶梅鲁峰之后,双手在地香甜呼唤着自己精神导师的名字“Yeah Mugs! Got it for ya!”的时候,小小屏幕前的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也许继续攀登,才是他们这样拥抱高山的人,缓解“幸存者的内疚”的最佳解药。

    “因为山在那里”

    Meru片头,Jimmy在对Conrad作为自己多年的攀登伙伴和精神导师一般的存在的大神级攀登任务进行开场介绍时就提到说虽然Conrad攀登技巧高超,攀登作品漂亮惊人,可令人惊叹的走入公众视野的缘由却是由于他在攀登珠峰时发现了75年前最后一次踏上珠峰征程却从此神秘消失的英国登山家Goerge Mallory的遗体, 就是那位面对记者无尽的追问,不得不说出“Because it is there!”以打发走记者的Mallory。话出口的当下,可没想到会成为众多登山者的珍藏金句,至理名言。

    是啊,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会有那么多情节跌宕起伏,让观众和读者有如身临其境,惊叹人类生理极限和精神勇气竟至如此的登山故事。所以才会在那么多血淋淋的伤亡数字和一次次详尽的“事后诸葛亮”分析报告和经验总结后,还是会有那么一小戳人愿意付出时间,金钱,甚至生命却依然孜孜不倦。

    所以为什么攀岩?

    《攀登梅鲁峰》宣传记的时候,Jimmy Chin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上分享了一段Jon Krakauer的话,是宣传,也是共勉。

    “I think if you're lucky in life, you have something that [you're] passionate about and good at, maybe. You gotta figure out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are, and what here to do. And that's a lot harder than it sounds. You don't get to pick what your passion is, it finds you. To not be true to yourself...is the worst of that bad choices." --- Jon Krakauer

    So, have your passion found you yet?

    20160224

     3 ) 用生命记录的纪录片

    一部超赞的记录攀登的电影,一部良心电影,一部没有浮躁只有纯粹的电影,一部打动心底的电影……小胖好样的!

    作为一个攀岩爱好者,我可以严肃的说:这部影片记录的攀登是史无前例的。并不是说没有更精彩的登山故事了,而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水准、导演能力、参演人员的真情是任何其他户外纪录片里还未曾看过的。

    之前也看过几部商业性质的极限运动电影,总觉得为了卖座要么把纯粹的故事讲的杂质太多,要么人为的构建故事的冲突性迎合大众胃口。而这个电影,就是一弯清澈的泉水,天然去雕饰,是一部用生命记录的纪录片。

     4 ) 转身 开门

    1.
    又是一部户外登山纪录片,不自觉要把前两部攀登珠峰的片子拿出来比较,如果说前两部是玩命烧钱的活动,攀登梅鲁峰就一定是拼命挣钱的运动。抱歉,我又俗气了。世界上有许多美景是机器、工具所不能企及的,靠什么,靠他们,一步一跬,凭着对极限运动的狂热冒着随时丧命的风险,登上无人能及的高度,带给世人不一样的风景和感动。他们是顶尖的职业登山者和极限运动家。

    2.
    在梅鲁峰攀登了17个漫长的日夜,离冲顶只有100来米,反复权衡之后毅然决定下撤。可惜吗,绝对的。可有时候下撤比上升更难,这需要极强的控制力和责任感。在他们光鲜的登山履历中,曾目睹至铁的搭档丧命眼前,那种无力感让人分崩离析。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命如草芥。转身,等于为生命开门。山在那里,可以登一次两次一百次,可生命如此吝啬,容不得半点失误和越界。

    3.
    再次前往梅鲁峰的前六个月,队员雷南发生意外,一根椎动脉断裂,导致一半的脑供血受阻,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将无法再次行走。加之雪山攀岩受各种恶劣环境影响,脑栓塞随时有中风的高危风险。然而他克服了重重障碍,与领队康拉德和极限运动摄影师吉米成功登顶,简直不可思议。

    世上有那么一群人,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水平线的垂直地带测试身体和灵魂的状态。他们为梦想拼命,却也谨记游戏规则。开辟道路的初衷,在于走得更远,适时转身,才有续集的可能。

     5 ) 无限风光在险峰

    平时我喜欢关注一些极限运动节目,例如攀岩登山、鸟人、高山滑雪。有时脑海里也会形成一些错觉,爱玩极限的基本都是西方人,本国人却很少见,都很怕死吗?这种错觉有时还会在社会文化层面讨论,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许多学者也在反思中国人的冒险精神基因是否自绝于郑和下西洋后的闭关锁国?

    假如从政治层面来说,封建帝王确实不希望自己的臣民不服儒教,整天游手好闲到处闯荡。连士大夫都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生活。中国从来最怕的是群众运动,自古个个帝王都为此担惊受怕,开口闭口都得是最民粹的“为人民服务”口号。

    所以从国家支持层面,我们确实错过了百年前证明地球是圆的那场地理大发现。但是从贪生怕死的心理层面来看,国人爱冒险探险的精神基因是否真的已被驯服而泯灭了呢?

    话真不能这样说。鸦片战争时,清兵确实像一群绵羊一样挨打,当时清政府和民众也蒙圈成一副无可奈何的吸鸦片样子。

    落后就要挨打,但落后也会反抗。

    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再到后面的中共南昌起义……揭竿而起的知识分子和底层农民难道他们不是在作生命冒险?这个比起极限运动的死亡风险更高。

    当然,革命是一件崇高的事业,不能从个人趣味的探险这么低层次的角度来类比,因为它包含了社会危机、生存危机以及由此升华到个人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搞革命确实无法走出我们冒险基因骰子的任何一面,包括所谓天生的野心家。谁不怕死?

    假如要回答的话,不妨借用毛泽东这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

    扯远了,抛开波澜壮阔的革命群众运动。回到探险话题。

    玩极限的毕竟是个人趣味。例如登山运动(不是爬山锻炼),感觉中国人就没多少在玩,事实是吗?你看最近,曾经因迷恋登珠峰的王石,就因此成为对手攻击不务正业开除出万科的理由之一。类似的中国民间登山队包括女性的,只要你上网查一下,应该也不少。

    后来我想,极限运动先起于欧美,延续了他们地理大发现的文化传统。但在现在,假如不是做学问研究,纯个人兴趣,就是一个小康生活里挤出来的一种小众的个人趣味运动。也就是说,起码需要部分或全部符合以下条件:有钱、有时间、不怕死、又得活得没意思闷得慌想证明自己、身体正常、好这口,这样才能去玩得登山活动。你看这么多条件,一下子刷掉了多少人?你看,第一个条件就把我刷掉了。

    而从80后及后面的人来看,这些赶上温饱时代的巨婴们,经常被“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独生子女群体,确实有被担心和质疑“胆怯”的理由。平时我们和身边的长辈的交流中也听到类似的担忧,如:“就这么一个子女”不想他远行或者冒险,这几乎成为了现在普遍的中国父母心。但这也限于今时今日的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花儿。

    看了《攀登梅鲁峰》这部纪录片,又给了我另一种看法。里面的登山家吉米(金国威Jimmy Chin),父母是文革时移民过美国的华人。当时能移民的人真的也是非富则贵。你看同样是中国人的基因,吉米玩的都是充满冒险的事。可见同样的基因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人的志趣选择会发生很大的偏离。

    据网上介绍的金国威:无氧登珠穆朗玛峰并滑雪下撤到穿越西藏羌塘无人区,在西非沙漠攀登全球最高砂岩塔,攀登过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的K7峰,还是美国国家地理著名极限摄影师。总之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世界探险家。他是小孩子可以学习的精神榜样但不能去模仿的人。连吉米的妈妈都说不要死在她前面就行,片中吉米说到这里都动容了。

    虽然是部纪录片,但是我觉得可以在豆瓣给9分,当然因为我喜欢看类似纪录片。

    吉米和雷南、康拉德这两个白人志同道合,因为大家都是世界顶级登山探险者,一起组队攀登有“鲨鱼鳍”外号的印度梅鲁峰。梅鲁并不高,按一般登山爱好者的说法,他们一般不屑于去攀登7千米以下的山,梅鲁峰才刚跨过6千米,就因为主峰险峻如“鲨鱼鳍”,结果它把很多登山探险者都排除在外,留给少数人的是致命的诱惑。

    其实,不应小看6千米的山峰。登山几个致命风险必须知道的,一个是高山的气候:狂风、雪崩、低温、缺氧高原反应,二是登山者体力和山本来的高险程度。一般雪线在3、4千米以上,而6千米的山峰满足了以上可以致命的条件。

    片中提到雷南的师父,之前挑战梅鲁峰失败。在2008年,吉米他们三位踌躇满志来到梅鲁峰前,每个人负重50磅(45斤),徒手凿壁,比蜗牛还慢攀行,花了半个月,终于上到距离最高峰的100米脚下,停下了。成功似乎触手可及,死神却在眼前等候。他们的粮食吃光,体力透支,遍体鳞伤,山顶上又冷又饿,冒险进行百米冲刺等于送死,此外下山还得走两天。在登山死亡案例中,下山的死亡事故也很多。所以,三个人不得不决定下山,抱遗憾而归。给自己安慰的说法是登山者必须把控风险。其实意思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回国后,那种萦绕在内心的种种念念不忘,如灰太狼那句狠话:我还会回来的。不过没这么容易。一次吉米和雷南接了高山滑雪的商业广告拍摄,结果雷南在滑雪过程出了很大事故,坠落悬崖,头部天灵盖开了个大瓢,颈部也严重受损,结果奇迹救活,但按医生的说法是不成植物人也会发生中风,基本上人算废了。

    祸不单行,吉米也在另一次滑雪遇上了雪崩。按他的说法,雪把他推到底部滚着下去又把他
    推了出来,山神饶了他一命。不过劫后余生的人往往要面对后面心悸式的精神摧残,即是开始怀疑人生。

    其实比惨,康拉德说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前的一次登山,因为雪崩事故,自己的好搭档死了,充满了生还者的负罪感。但是这个哥们做了件令常人匪夷所思的事,就是把这个死去搭档的老婆和两个小孩都娶了。按他老婆的说法:她发现双方相爱了。

    到狗血了吧。三个人中两个人都残了。正常来说再次攀登梅鲁事业只能托付别人,就算康拉德有心去也是独力难支。但是山就是在那,梅鲁还是无人上去过的处女峰。这种心瘾只有真正热爱登山的人才能理解。正如很难理解雷南几乎从一个植物人,靠着魔鬼式康复锻炼,居然能站起来跑起来,还决定再去登梅鲁峰。

    到这里,这部纪录片的桥段和许多励志电影的桥段一样:有它的戏剧性和它励志的升华部分。但好在它很真实。雷南的大部分康复和吉米走出了怀疑人生,三人再次攀登梅鲁峰的愿望就顺利成行了,是在2013年。

    因为有了08年攀登过的经验,路线熟悉,三人交替引导花了一周时间就上到当时距离顶峰的100米前,随后就成功成为世界前三个登顶者。

    其实节目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过程中,雷南真的发生中风,两个队友束手无策,等到第二天雷南奇迹缓过来,这哥们在放弃与继续键中还是选择按下继续。另外看吉米用锤子敲打梅鲁峰的花岗岩绝壁时,听到的是岩壁受风化要整块剥落的死亡响声。还有雪崩、低温寒冻、绝壁等等困难都要克服。他们这次的成功,只不过是山神被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感动了。

    这个故事就剧透复述到这里。假如要总结一个意义的话,那就是成功在于坚持和专注。

    回到探险话题。攀登梅鲁峰这样案例实在不多,所以成了一部很棒的登山纪录片。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在国内这样的土壤是否会有吉米这样的人?目前来说我知道有一个人,那就是立志要成为梅里雪峰登顶第一人的高家虎,但他在2011年孤身攀登梅里雪峰不幸失踪,至今成谜。梅里雪峰也是一座有故事的6千米雪峰,是藏族人心中的神山,山险而气候复杂,1991年中日17名登山者抱憾葬生于此,自此又因尊重藏族同胞情感,国家下令禁止攀登。所以,梅里也是一座处女般的雪峰。

    今年6月,我不知是因看了《攀登梅鲁峰》纪录片,还是因自己写的一句诗“想向芒夏告个假”想到山里看看的心幡撩动?结果真的行身到云南、到梅里,并在此住了3天,看见梅里峰顶,还在最后一天离开的早上,云雾拨开一小口遇见它日照金山的崴嵬锋芒,这种心里感受真的无法述说。这只是人生第一步和第一次的小冒险,刺激好玩。

    有时我思考人的一生的意义是什么。例如金国威大部时间都在探险,似乎人生做的只是一件事。但是很多个人趣味的东西,有时于自己也无法获得乐在其中的持续快乐,于别人眼中更是无从谈起。但是这种趣味也割舍不掉,正如我,阅读也算是一种趣味吧,书在天天眼前,常常就忍不住拿一本看看。

    有一句话说得挺好:当你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你仍然热爱生活。作为凡人,假如想要不断给自己一点惊喜的话,可以做你力所能及的小冒险,也不限在哪一个领域。假如勇气和追求再大一点话,真的可以尝试去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上面的顶峰风光。

     6 ) 行走在生死边缘

    当初刚刚关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完全没有留意到这部片子;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各大热门影片上了。直到开始刷票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一部,甚至不知道Meru是在哪里。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纪录片,第一次看户外主题,果然带给我巨大的震撼与惊喜。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不断追随自己内心的渴望,总有一些人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总有一些人生活的恣意却又尊重生命的本能。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在我此生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扬手迎接朝阳;我看着他们,内心充满了感动,总有一些人,要代替这世上大多数的人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你或许会认为这些人活得任性,不拿生命当回事,可是他们却告诉你,他们是行走在生死边缘,从不越界。这需要极强的控制力,永不犯错,因为任何一次细微的过错,代价都是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了解自己的极限,虽然距登顶只有100码,可是该放弃的时候勇敢放弃,这不是怯懦也并不可惜,因为有后退才会有下一次的更进一步。
    Meru的鲨鱼鳍,令人望而绝望,在他们脚下却被征服了。当这群人坐在尖尖的鳍背上相视而笑的时候,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
    感谢他们带我们领略的这一路的经历与感悟。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我依然安于世事的琐碎与空泛,可是想到这个世上有这么一群人在不断的挑战自然,挑战自我,心中就充满了莫名的勇气。

     7 ) 无以言表

    我有一次在美西自驾12天的经历。在黄石的北门有那么一刹那,我感觉到大自然的威力。那么压倒性覆盖性彻头彻尾的统治力。人是多莫的渺小。只能觉得自己身体里的火,是那么的微弱,不由自主的想被大自然吃掉,融为一体,才有安全感。
    所以当看到他们在峭壁上吊着宿营,寒风夹着雪吹下来。
    我就明白,
    这哪里是一部画面精细味美的电影,
    这是生死一线回来之后的风轻云淡。

     短评

    珠穆朗玛峰天梯和这个比起来就算菜鸟了吧。

    10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登山这项运动可说是充分融汇了酒神与战神精神。意外的是,个人觉得说 I won't come back.这句话时是Jimmy·小胖·陈全片中最帅的时刻。遭遇雪崩被埋那段显得很假...★★★☆

    13分钟前
    • solitu/tion
    • 还行

    第一次急流勇退时明明说了不会再回来,然而嘴上说不回身体却很老实,心有不甘势必卷土重来,哪怕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依然是不进棺材心不死,不登梅峰死不瞑。“作死”也是一种活法,而且活的很精彩。登顶的风光无限美,唯有那一刻什么都值了。

    15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力荐

    这个牛叉,特别是 Jimmy 敲那片花岗岩发出了跟敲纸板箱一样的声音,真的是毛骨悚然的感觉,内心os“这尼玛怎么上啊”

    20分钟前
    • 力荐

    非常喜欢导演。他比金城武晚一天生,难怪很帅。说他像西藏人也好,印第安人也好,其实亚洲人只要肤色均匀黝黑,有肌肉没赘肉就是非常帅啊。而且他的眼神清澈干净。

    2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我喜欢这部片子,对自然的敬意,对信仰的追逐,随着镜头感受登山者的每一步,还有吉米看似平淡的讲述,遗憾的失败,突然的灾难,登顶的喜悦,有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喜欢这种心态。

    25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力荐

    最纯粹的梦想和最纯粹的信任

    26分钟前
    • zenzenzen
    • 力荐

    Jimmy Chin的父母在文革的时候逃难到美国,作为第二代移民居然没受到父母影响和华人社区的影响成为了professional climber, mountaineer, skier, director and photographer. 在这些行业里很少看到亚裔面孔,第一次看他的纪录片我还当是印第安人。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克服这些阻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8分钟前
    • M
    • 推荐

    15年能排到前十的好电影,jimmy美籍华人登山和摄影界的大牛,拍摄水平和品位非常棒非常有天赋。片尾曲大赞。三个登山伙伴,年纪大的传奇人物两个伙伴都死了,和遗孀在一起了;稍弱的滑雪摔破头居然复建完再次攀登;男主答应妈妈不死在她前面,母亲死后更有勇气。二次攀登最后太恐怖了,景色超美

    33分钟前
    • Pink city
    • 力荐

    是“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的最佳诠释

    37分钟前
    • 册烂污 呲牛逼
    • 推荐

    登山纪录片里看过的最好的一部。这不是登山片,是心理片。

    38分钟前
    • Ying
    • 力荐

    本次电影节最惊喜的遇见。攀岩者每一刻每一步都是生与死的抉择,面对群星之下雪山环抱,对自然怀有最深的敬意,仍执意赌上性命坚韧不拔。这部纪录片有个人化的故事还是其中一位攀登者所拍,感觉更真实更有感情,所以我喜欢这部甚于《珠峰》

    43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当你离顶峰还有100米的时候,放弃比坚持还要难吧。

    47分钟前
    • 蓝毛水怪
    • 力荐

    梅鲁峰风景真是无敌,我是将此片当成风光片看。对于登山壮举,他们的勇气实难让我激动,冒险者的命运也很难让我同情。征服自然只是一句自不量力的口号,让上帝的归属上帝,人类对于上帝的杰作,只需要去欣赏去赞叹。这些冒险者其实也挺自私的,只顾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忘却了自己的责任。

    48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电影本身中规中矩,故事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你认为无意义的东西,它就是无意义的。而别人眼中无意义的东西,你觉得有意义,那它便是整个世界。

    5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仅剩100M时的放弃是最令人动容的。

    56分钟前
    • owen
    • 力荐

    差100m肯放弃的大智大勇。

    59分钟前
    • 鸳鸯
    • 还行

    If death is what it takes, so be it. 三位主角太过于牛X,震撼之中纪录片剪辑的好坏已经无所谓了。Jimmy遭遇雪崩那次,小时候在别的节目中看过,当时特想知道被埋的滑雪者是死是活,答案在这么多年后偶然找到了

    1小时前
    • 水脉
    • 力荐

    “最好的登山者总会有最坏的回忆。” 第一次看真实登山纪录片,而且是登者全程自拍,他们所见即是我们所感。三个疯子,攀登比珠峰还难的梅鲁峰,他们之前无人问顶,经历两次尝试终于登顶,有时候放弃比继续更痛苦,回去比前进更难。“有些事情是无法征服的,但却是迷人的” 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Meru is a peak in India, not the highest, but one of the hardest to climb. Three top climbers, an old famous one, a middle-aged cameraman, and a young fearless, took this impossible mission to claim Meru. I watched this one in tears and cheers. What about you?

    1小时前
    • 计划不变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