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夺冠

    夺冠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朱婷,徐云丽,张常宁,姚迪,林莉,刘晓彤,颜妮,惠若琪,丁霞,袁心玥,龚翔宇,李现,刘敏涛,陈展,罗慧,毛雯,李紫微,李冬徐,马雪纯,刘畅,刘贞宏,凌敏,李阳一,刘晨曦 

    导演:陈可辛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为了霍洛维茨

    • 深夜食堂(2019)

    • HD

      鼩鼱的巢穴

    • HD中字版

      阿黛尔的生活

    • HD国语版

      极速天使

    • HD中字

      八面埋伏

    • HD中字

      新万圣节

     剧照

    夺冠 剧照 NO.1夺冠 剧照 NO.2夺冠 剧照 NO.3夺冠 剧照 NO.4夺冠 剧照 NO.5夺冠 剧照 NO.6夺冠 剧照 NO.16夺冠 剧照 NO.17夺冠 剧照 NO.18夺冠 剧照 NO.19夺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VS美国。戴着金丝框眼镜的郎平(巩俐 饰)坐在美国队教练席上,大气沉稳,目光如电;中国队教练(黄渤 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中国队教练望向郎平,目光充满深意,不断经过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视线,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长篇影评

     1 ) 到头来还是一句话:我看爽了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镜头都剪得很碎,最关键的几球的视听表现力表现力甚至不如小时候的《青春的火焰》和《灌篮高手》(当然日本人拍起来又实在太夸张了)。最早的那两场比赛(对江苏男排和日本女排),甚至球路的追踪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个疑惑的点是上半节对名字的回避和下半场对名字的张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些英雄们名字的渴望。

    然而,随着渐渐看下去,我实在架不住,“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所激荡出的猛烈回响。从小到大我能看的几场中国女排夺冠的直播都看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女排姑娘们夺冠跟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她们登上冠军奖台,看到五星红旗跟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我无法从中离间出来,实在做不到,就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这是朴素的、原始的、炽烈的、真挚的情感,在对此是该冷静刻奇还是该坦然沉浸之间,我都毫无保留地选择后者。

    因为,英雄无论如何就是英雄啊。

    而作为企图在影院中重新唤醒这几段国民记忆的《夺冠》,我没看出它在处理上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或许终究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大得不得了),也没看出它距离自己(或者外力)所预设的目标离得很远。这些导致的结果是,我没有办法把这部商业电影与中国女排做非常冷静的切割。

    同志们,银幕上的她们,就真的是她们啊。

    一句话,我看爽了。谢谢中国女排。

     2 ) 从中国女排到中国男足(1981-2019),为中国女性喝彩!(附三大球成绩参考图)

    先上一张吐血整理了3小时的三大球38年成绩对比图!

    中国男足2004亚洲杯亚军

    从电影的第一个大赛节点,日本世界杯开始,38年间,女排最差的成绩是世界第10名,男足最好成绩是世界第31名。给男足用了绿色,用意很明显。我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啊!(一堆足球喷子来了,还女足踢得过国少吗?国足踢得不行,跟你们这群找借口派球迷能没关系?喷我请便,成绩不会因为喷我变好。)

    从三大球的对比我们可以得知,我们中国女性的体育成绩,基本上都要比男性好,是为前提。

    由陈可辛来拍这部影片,可以说没有选错人,擅长把控观众情绪的陈导,在很多情节点上,煽情到位,看哭了不少同场的观众。配乐也相当的赞,因为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都会让现场声盖过配乐,所以本片的配乐不会犯其他影片配乐太满的错误,可以说在恰当的时候出现,行云流水地带动节奏烘托情感,又在该充当配角的时候把C位让给现场音。可惜的是,本片的摄影发挥的空间有限,有些镜头不错,但是不够出众。

    不得不提的是一男一女两大戏骨。

    不好意思,没有黄渤。

    吴刚除了眼神异于常人外,把袁伟民在那个时代氛围的那股拼命劲儿诠释的非常到位,特别是该冷静的地方,简直就是吴刚的拿手好戏。也正是袁伟民时代,女排向世人展现出,什么是女排精神!

    巩俐,被称为巩皇的她终于告别了迪士尼版《花木兰》里面糟糕的角色分配,在郎平的角色上收放自如。我们看到影片中很多真实运动员都登场了,有人会想,为何不让郎平自己演自己呢?巩俐用自己的演技告诉大家,老娘用演技和气场,压制全场,把控节奏。即便是郎平本人出演,也未必会比她更有张力。

    陈忠和是我和我奶奶非常喜欢的教练,总是笑嘻嘻的他,让人看了不反感。女排的女孩子们太苦了,有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教练,反而是一种幸事。可惜,第一段落用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郎平带中国女排重返巅峰,必定也要占用大篇幅,所以陈忠和的部分,显得太弱了,不如现实。黄渤也没有陈忠和帅气。

    当然整个影片的观感还不错。除了有些年轻观众不认识苏联的旗帜,有些观众一直在抽泣。

    因为是河南人,所以当河南球员朱婷用河南话讲述被皮划艇教练拒绝的事情,“妞,你这腿往哪儿搁”的时候,大家全部笑场了。

    我觉得女排精神不仅仅只在运动领域,在中国改革开放,奋力发展的这几十年,女排精神,女性同胞,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半边天是对她们最贴切的称呼。很多时候中国男性完全被中国女性比了下去,让大老爷们儿有点羞愧难当。但是,有这样的半边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幸运。

    因为,在影院,哭的最惨的是她们。在球场上,拼的最凶的,也是她们。

    向她们致敬!

     3 ) 向顶级女团中国女排学习: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正式海报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夺冠》终于上映了,从一开始定档到如今正式进入院线,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恍如隔世,虽然它姗姗来迟,但期待依然还在,为了陈可辛、为了巩俐,为了中国女排,也值得一张电影票,值得重新走进电影院。

    《中国女排》,现更名为《夺冠》,陈可辛要给我们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这之前,真正的体育故事片很少。1958年,谢晋拍过《女篮五号》,讲述解放前夕的上海,那时候秦怡还很年轻,篮球比赛的大场面也很震撼,女篮运动员胸前的“上海”字眼格外亮眼。相隔62年,陈可辛带着《夺冠》重新将体育片带入公众的视野。

    一、陈可辛的女排和铁榔头

    陈可辛将主要角色瞄准了大名鼎鼎的郎平。郎平外号“铁榔头”,这个称呼的由来据说是“宋世雄看到郎平扣球经常是一锤定音,又根据她的姓,就一下子想到了铁榔头这个称呼”,当然,网上的传说只是传说,我们只知道,铁榔头这个称号确实叫了三十多年,也很能体现郎平的性格,电视屏幕里的她总是一脸严肃,眼神坚定有力,只要有她在比赛现场,女排姑娘们好像就有了底气。郎平是那种就算你不喜欢看体育比赛也一定知道的人物,只要提起“中国女排”,就一定想到郎平。她的名字似乎注定和“女排”联系在一起。

    巩俐扮演郎平

    谁来出演郎平,成为了坊间谈论的焦点,直到名单最后锁定在巩俐的身上,大家欢欣鼓舞,扮演郎平,巩俐无疑是不二人选,不是她,还能有谁呢?大家都爱叫她“巩皇”,不仅因为她真的演过皇后,还因为她拥有皇后一样的气质。巩俐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她早已不用再证明自己什么,从张艺谋的谋女郎一路走来,巩俐真正蜕变成了她自己,她的气场,足以支撑这个人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巩俐就是电影界的郎平。看到她的定装照,更敬佩她的职业精神,几乎素颜,没有抹口红,剪了短发,穿上运动衣戴上眼镜后,几乎认不出巩俐,她甚至在声音和走路的姿势上都做了处理,电影中她的声音极像郎平,还有稍微耸肩和驼背,背后看,不就是郎平吗?

    导演陈可辛

    二、为什么喜欢排球?

    排球,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看了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的那一招“晴空霹雳”迷倒了无数人,也包括我。那时候对排球充满了敬畏之心,到了高中,每个同学都可以选一个兴趣小组,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排球”。

    当看到《夺冠》中女排运动员们一遍一遍地练发球、接球和在墙壁上抛球,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高中时光,也不禁流下了眼泪,因为我真的打过排球,知道接球的时候手有多痛。如果不是对排球的热爱,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体育是考验耐心、毅力和信仰的运动。以前我们总听老人们说,只有家里很穷很苦才会送孩子去练体育,不然谁舍得让孩子受那份罪啊?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像电影里教练说的,只有当你的肌肉记忆形成了惯性,才能在下意识里做出正确的反应,而这种下意识,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异常艰辛,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几乎是一穷二白,条件各方面都不能和欧美抗衡,也别说邻国日本了,而那一年的世界杯正好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女排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拿到了1981年的首个世界杯冠军。那时候全国共有电视485万台,按照全国八亿人口计算,每165位中国人才拥有一台电视,当年的世界杯,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中国人挤在一台电视机前面观看的,当看到女排运动员们拼到最后一刻,终于拿下这个冠军的时候,全国人民沸腾了,大家相继涌上街头,欢庆这来之不易的冠军。那时候,我们多么需要证明自己能赢,证明自己可以,因为我们受苦的日子太久了,我们渴望新生活,也渴望在全世界的面前证明“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拿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

    老一辈的教练说“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看到酒店房间里的电视、冰箱,心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赶上他们的步伐呢?”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代表学校去日本福冈文化交流,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到了那里以后感觉自己来到了新大陆,什么也没见过,第一次用“自动贩卖机”,想喝可乐,不会用,洒了半杯,心疼地哭了,那时候团里每个人的零花钱就那么点。回去的路上,我心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上自动贩卖机啊?这东西真方便,只要投币就能掉出好吃的。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大街小巷最不缺的就是自动贩卖机,甚至不用硬币,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掉出一杯咖啡。但是,我们缺了什么呢?中国女排的精神还在吗?

    老一辈女排们艰苦奋斗得来的金牌不可磨灭,我们回顾一下老女排的战绩:1981年之后,1982年,中国女排在首战0-3输给美国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一鼓作气连赢6场比赛,最终夺冠。1985年,中国女排再次以全胜战绩夺冠,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大赛的球队。198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3-1击败古巴队,赢下五连冠。那时候的队伍里,有年轻的郎平,在电影里,由她的女儿白浪扮演。

    但是就像郎平说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打球”,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20世纪,2003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再一次站在世界的巅峰,他们以11连胜赢下冠军。随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连失两局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连胜三局击败俄罗斯,再次夺得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

    之后,中国女排就开始一路下滑,一蹶不振,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次戏剧性的相遇,注定了郎平之后的选择。当时的郎平是美国队的主教练,而中国队的主教练是陈忠和。没想到的是,美国队打赢了那场比赛,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因为郎平作为一个中国人居然带领美国队赢了我们。比赛都有输赢,但是这个输赢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又是那么重要。在影片的后面,导演终于借巩俐扮演的郎平的口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那么在乎赢,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自信。我们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们足够自信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在乎赢。我们这一代人的包袱就让我们背吧,我只希望你们为了自己打球。”陈可辛,他太懂我们了,我们中国人,一直活得那么沉重,为了父母、为了国家,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为了自己,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上场比赛?

    郎平回到了中国队,她希望改革,希望所有的女排队员,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有当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时候,你才懂得真正的体育精神,不是什么输赢,而是享受体育本身。终于,她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打排球?

    练习

    三、从80年代至今的爱

    《夺冠》这部电影在灯光、美术上面也做得极其出色,从80年代的训练场开始,就像历史在重演,看到那些小时候的场景重现大银幕,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八十年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虽然那个时候我们都没什么钱,但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就像《明天会更好》里唱的: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中国女排的运动员们怀着对祖国虔诚的爱踏上竞技的征程。让我用帕慕克在小说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我们一生当中至少都有一次反思,带领我们检视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们何以在特定的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这一角?我们出生的家庭,人生签牌分派给我们的国家和城市——都期待我们的爱,最终,我们的确打从心底爱她们。”

     4 ) 夺冠……

    作为一个体育电影,无法评价它是否成功 毕竟我没有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但作为一个讲中国女排的电影,它在我心里也是失败的。中国女排分为三代,一代老女排 艰难的国际环境 艰难的训练条件 不服输努力拼搏的女排一代。二代女排是陈忠和带领的没有任何明星学员,底下薄领导作妖,草根教练带出来的,获得两金一铜的成绩的女排。三代是郎平回国指导后大胆启用新人培训出来的新女排。

    这个电影展现第一代和第三代的女排,第一代拼搏,第三代奋进,拍的都不错,虽然有点用台词升华的感觉但总体感觉是不错的。第三代全部是现役女排实际拍摄,代入感很强,尤其是最后打巴西那届奥运会,完全是追过来的,看得热血沸腾,回去就要看一下当时的比赛实况。有点可惜是第二代大概是因为剧情需要并没有过多讲述,没有抹黑陈忠和,但也抹杀了他对女排的贡献。忍不住想说,郎平就像天赋绝佳有努力奋进的开拓者一样,名师培养的弟子,有绝佳的天赋,足够的努力,也优秀的履历,还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她有说一不二杀伐决断的底气,她可以带着体女排改革,带给女排新希望。而陈忠和更像现实生活的你我他一样,草根出身,有热爱有努力有一定天赋,即使有机会,也受多方掣肘,不得不说一句体制内的悲哀。有个镜头是郎平去赛场挑人,在河南队挑了五号朱婷,旁边有个人推荐说,三号不错,五号哪里哪里不行。然而郎平依旧坚定的要了朱婷,我就在想,如果这时是陈忠和,是不是就会选用推荐的人选……有点悲哀又有点无奈,想一下,这些不能拍,陈忠和的很多无奈都不能拍。陈忠和一开始在江苏执教,带着江苏女排得了全国冠军,被提拔到国家队,作为副教练和郎平一起配合过一段时间,想努力改善国家队的现况,那会的郎平没有13年郎平的影响力,最后多方因素下失败了,郎平再次回美国,当然这段也没拍,毕竟不能拍。那会的陈忠和还是副教练,直到00年左右,女排成绩惨淡,马上要掉出第二梯队,万般无奈下才让陈忠和执教国家队……想想就唏嘘不已,草根上位如此艰难啊 当然郎平也是,如果没有08年郎平指导的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郎平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郎平第二次指导中国队怕也很快就结束了。对于每次女排的低谷都想说一句,政体请分家,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要是说这部剧是讲郎平的,那也不太具体,并没有讲郎平如何带着美国队获得冠军的,但整体而言其他人的形象都很扁平,只有郎平是立体的。没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也不知道这算哪种风格的体育电影,当然这也不是一部纪录片……很难归类 它的故事线主题线在我心里都是不及格的 是看在拼搏的精神才打了三星 不能再多了 每一星都给一代女排人~

     5 ) 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是“继承”还是“重构”?

    首先,作为陈可辛导演的作品,《夺冠》的故事是工整的,叙事基本流畅,演员演技在线,在表现竞技体育的镜头语言上也很有看点,是一部质量偏上的电影。

    不过我这儿不想深究电影的文本,只想谈谈《夺冠》的主题。

    陈可辛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导演,《夺冠》和他的其它作品相似,其真正的主题都是喻而不言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主题,但不一定能言说出来,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宣教。我不反对陈可辛导演表达他的观点,但并不认同,因此觉得有必要将之点明,再附上自己的观点给读者参考。

    一、方法论:左旋与右旋

    简单而言,《夺冠》中的郎平是一条线索,她作为队员,和作为教练,两次带着 “中国女排” 走上世界巅峰。两次 “夺冠” 有其共性,就是唤醒了女排队员的拼搏精神,并且最终赢得了 “胜利”。而主要戏剧冲突却不是拼搏的过程,而是两代人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一代是 “左旋” 的,一代是 “右旋”的。

    何谓 “左旋” “右旋” 呢?这是一个哲学的方法论。假设我们站在未名湖边,想绕湖一圈。我们顺时针(左旋)走一圈,和逆时针(右旋)走一圈,都是绕着湖走了一圈,但看到的沿途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湖边的花草树木、楼宇本身是一体的,但因为我们走的方向不同,一次只能看到它们 “一半”。

    二、《夺冠》的主题

    电影中的 “左旋”,自然是八十年代的夺冠,女排的组织方式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国家荣誉感、个人的牺牲、不怕苦不畏难的毅力。而21世纪的夺冠则是 “右旋” 的,与集体对应的是个性,与国家荣誉感对应的是个人成就与乐趣,与意志力对应的是 “科学” 的训练、营养、战术计算等等。

    估计当代的年轻电影观众,会比较喜欢后者,而反感前者。

    而按陈导的叙事,“女排” 的故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是历史进程在竞技体育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叙事逻辑,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人们也越来越个性化,技术也越来越进步;而80年代一味强调集体、国家荣誉和个人奉献的 ”组织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表现为直白的——无法 “夺冠” 。而郎指导回归女排,带回来了新的 ”组织方式“,新的这一套 ”组织方式“ 用 ”夺冠“ 证明了自己,赶上了生产力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两个时代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拼搏赢取胜利(夺冠),和国家荣耀。不言自明的推论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应该 ”拥抱变化“,去学习和适应新的组织方法,或曰新的精神文明形态。

    三、对主题的三点挑战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陈可辛导演在《夺冠》中寄予的真正主题。我其实一直很喜欢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却几乎从来没有赞同过他电影背后的观点。这里也要对《夺冠》的主题提出三点挑战:

    1. 中国人对 “女排精神” 感到荣耀的本质是什么?
    2. 2016年之后的女排崛起,靠的真是新女排精神吗?
    3. “夺冠”,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

    四、中国人对 “女排精神” 感到荣耀的本质是什么?

    《夺冠》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时代的人民对女排期望的差异。前一个时代的人民,万人空巷观看女排比赛,夺冠后举国欢呼,人民走上街头欢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火把点亮了夜空。

    而后一个时代,人们却在奇怪为何要把胜负看得这么重?赢了又怎样,输了又怎样?

    按电影中郎指导的解释,是前一个时代还不够自信,因此不能接受失败。而后一个时代的人民有自信了,从而能够享受运动本身了,不再执迷于胜负了。

    我认为郎指导的说法站不住脚,按她的观点,全中国最自信的应该是中国男足。

    职业体育没有胜负心吗?尤其是投入数以亿万计资金的职业体育,那就是商业行为。比赛失败,主教练下课,队员开除,赞助商撤资,这才是这个时代的现实真相。

    如果商业行为没有胜负心叫做 “自信”,那么最不自信的人上到上市公司的老板、CEO,下到小老板、技术经理……遍布全国所有行业。这个时代绝不是更自信了,而是更不自信了。

    上一个时代人民把 “女排精神” 看得那么重,唯一的理由是人民觉得那是 “我们” 的女排。而现在如果看得不重了,只因为这 “与我无关” 了而已。

    在世界人民仍未大团结、而是相互竞争的大时代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压榨出最大生产力的潜力,目的可能是为了国家进步、民族强盛、人民幸福,也可能是为了维持霸权或给大老板赚更多钱。

    “最先进的生产力” 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哲学话题中那个需要绕一圈的未名湖。

    如何带领一个民族去前往目的地,究竟是顺时针走,还是逆时针走,是大哉问。看上去目的地一样,可沿途风景截然不同,挑战截然不同,因此也需要不同的组织方式。而组织方式产生的效果,无非是高度自主与充分服从两种策略。

    我们这里不讨论监工的皮鞭、佃户的卖身契或是产线工头口中的Dio他妈。绝对的服从绝对不能发挥人类个体最大的创造力,最优秀的组织目标都是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曰拼搏精神。

    我们这代人所熟悉的拼搏精神,叫做 “Owner” 意识,源自于期权、奖金、财务自由理想、创富神话、35岁失业压力、对 loser 的恐惧感和末尾淘汰的业绩考核。

    而上一代人熟悉的拼搏精神,是人的一生该怎样渡过、是为人民服务、是心忧天下、利国利民、为人奉献。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 或用一个时髦的词,“生活方式”。

    所以,冷战时代的竞技体育为何受到各国各民族的高度关注呢?因为它本质上,是以 “先进生产力” (锦标)为目标,不同 “生产关系” 之间的和平较量。

    八十年代郎平所在的女排获得胜利,是在 “女排” 这一战场上,与列强不同、属于中国人的这种 “生产关系” 获得的胜利,尤其是在物质条件、身体素质远不如人的情况下获得,似乎更能证明 “组织方式” 上的优越性,女排英雄们不仅能够吃苦,而且愿意吃苦,把自己千锤百炼锻炼出来了。

    那为什么当时的人民对女排的胜利如此热情呢?因为当时的很多人真诚的认为,属于女排的 “女排精神”,也是 “我们” 的精神。女排赢了,就像是 “我们” 赢了。

    五、女排重新崛起,靠的是 “新女排精神” 吗?

    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更准确的说,八十年代女排的 “夺冠”,是一种 “旧” 生产关系的回光返照。当全社会各个角落的 “旧生产关系” 都崩塌了,女排精神无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于是以电影《夺冠》中的郎平为例,“左旋” 和 “右旋” 两种前行方向的矛盾欲言又止地呈现了出来。与其他人不同,电影中的郎平青年时就会思考 “前途” 问题,所以她自己很早就学会英语,也建议陈指导要以中国女排总教练为目标。

    而身处美国的郎平,已经是一名认证的残疾人,全身上下没有一片骨头是好的。而她昔日战友,也早早因为癌症去世。

    电影似乎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但我替他们说出来,“女排” 们为时代奉献了那么多,可是时代给了她们什么?

    这种质疑的声音,是八九十年代时,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在艰难中回顾人生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于是郎平成为了一名职业体育人,学会用属于个人视角的 “专业性” 和 “利益” 来重塑自己的动机,融入了新的时代,解决了自己曾经和时代的冲突。也通过个人能力,获得了最令她内心矛盾的成就——她带领的美国队击败了她出身的中国女排。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郎平怎么带着新的思维、新的组织、新的技术、新的文化回到中国女排,把她们重新带领上了世界冠军的位置。其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就是郎指导怎么让这些年轻的女将们找到了自己打排球的快乐,找回了自己的主体性。

    或许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看这后半段时,会有说服力不足的感觉。怎么新女排就从屡战屡败,一夜之间战胜世界第一的强敌了呢?靠重建人生理想,靠快乐排球?

    试问,巴西队的那些女将们,难道也不知道她们追求的是什么?当她们鼓动全场欢呼的时候,她们难道不懂得享受排球的快乐吗?凭什么世界第一的强队,就这么败给了一个二三流公认的弱队呢?

    必须得说,这一段在逻辑上是不给力的,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一代女排因为奉献精神,在物质不足、身体素质不占优的情况下,通过更强的个人能动性,更努力的拼搏,更多的汗水和血泪,才赢得了胜利。

    这反而符合唯物主义(科学)的推理,而后者的一夜转变,却更像是唯心主义(精神)的胜利。

    我对新女排并不了解,也许真的就是电影所说的那样,但不符合自己当年的感受。我当年看到女排战胜巴西重回巅峰,还一度以为是拼搏、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重新回归,重新证明了自己呢。

    这一段的真相,就留给读者们自己评判了。

    六、“夺冠” 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

    按陈可辛导演的叙事逻辑,“右旋” 的新女排精神,和 “左旋” 的老女排精神,在各自的时代赢得了同样的目标——“夺冠”。言下之意两个时代不需要互相否定,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拥抱时代的变化,顺应新的文化和新的组织方式。

    可陈导却仍然未对电影中的问题给出答案,为何这个时代不再看重女排的胜利,不再看重女排的精神了呢?

    我觉得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说得通的。《夺冠》电影中的郎指导,靠着 “快乐女排” 的思想让女将们找回了自己的主题性,最终赢得了胜利。但试问那些没有入选阵容,或是被筛查淘汰掉的女将们,也能都像领取金牌的女将们一样快乐面对排球吗?

    排球对电影镜头外的女将们,究竟是一门爱好,一块事业,还是一项职业、一门生意、一个将自己异化的运动呢?

    对于赢者全拿的锦标运动而言,快乐永远只属于镜头前的少数人。如同企业老板将每天睡四小时视作一种自我实现的奋斗时,那些封闭开发中看不到老婆孩子的码农们不一定快乐;如同美团的算法工程师们追求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时,一边闯红灯一边回复手机的外卖骑手不一定快乐;如同乔布斯在发挥着 “扭曲现实立场” 创造一个时代时,富士康产线上在工头dio声中一天组装三千件的员工不一定快乐……

    “新女排精神”带来的快乐与自我成就,并不一定是 “我们” 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夺冠》中老教练回想起66年拿到世界第九,不料十年没有球打,充满了遗憾。可职业运动员没有锦标比赛的时候,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中体育运动最丰富的时候。

    回想着小学时每周三晚上,在工厂操场和小伙伴们一起看车间篮球联赛的快乐,再低头看自己在工位一边敲键盘一边吃外卖吃出来的一米多腰围——

    ——这个时代的人为何不再看重夺冠与女排精神,对我而言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6 ) 拍电影,格局很重要

    看完《夺冠》,感想如下。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影片的格局问题。这部影片试图以郎平的成长为线索,串起老女排与新女排的故事,着重描述了“五连冠”时期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教练带队的女排,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带队的新女排。关键是,我就没看明白,导演讲女排的故事,到底是想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就像我导师经常提醒我们的,写论文时要反复问自己,我是要写a case of what? 影片前半部分,即“老女排”部分,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导演想要反映的主旨是爱国。女排是为国家而战,女排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勾连在一起。我觉得这很明显格局小了。郎导当然是爱国的,没毛病,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郎导始终更强调一种“人类的精神”。郎导曾经说过:“打世界大赛不是打世界大战,输赢没那么重要。”“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的精神。”个人认为,郎导是言行一致的,她固然追求祖国拿金牌,但是更加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是将一项运动和其间蕴含的人类的技巧与意志品质不断推向新高。 如果影片只停留在爱国层面,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才是爱国?就像我导师经常问我们的第二个经典问题:what do you mean?如果说爱国就是比赛中拿金牌,那么是不是为了拿金牌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呢?2002年陈导的“让球风波”,策略性输球,目标也是拿金牌啊,但很显然这是不符合体育精神的丑闻。与之相反,2018年女排世锦赛,郎导有策略性让球的机会,但她选择了全力以赴,也在某种程度上因此与金牌失之交臂,那这是不是爱国? 说到这里,很显然如果影片的主题只停留在爱国层次上,是不够的。然而遗憾的是,影片的后半段,连爱国这个主题都没坚持下去。影片后半段讲到,新女排姑娘们因心中不清楚打排球的目标而失去动力,最后由陈忠和给她们重新注入“为国家打球”的信念。这也就罢了,关键是里约奥运会之前郎导跟陈忠和说要放下输赢的包袱,享受排球。我的小脑瓜里不禁升起了无数个问号,敢情您郎导是上里约玩儿票去了?更搞笑的是,好不容易队员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知道是为祖国打球了,到里约打巴西之前,郎导告诉她们,家国责任的沉重包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只负责享受排球就行了???喵喵喵??这情节设计得是什么鬼???更何况,新生代球员们就不能为了家国情怀打球了?举个例子,颜妮自己经常说,自己浑身是伤,天天浑身疼得睡不着,一个已经功德圆满的球员忍着如此痛苦继续坚持,最重要的不还是为了一句“祖国需要我”吗? 说到底,这部片子缺少了一个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的主题,所以显得格局过窄,立意不高,逻辑也比较凌乱。以此为前提,后续的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失当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人物形象塑造问题。陈忠和的形象塑造我实在是没看明白,这到底是在干啥???咋说呢,比起郎平,陈导是眼界低了点,方法傻了点,可也不至于把人家塑造成一个丑角儿吧?关键是,你塑造这么个形象是想干啥?跟主题有啥关系?反正如前所述,这片子也没啥主题,所以也就算了吧。对郎平的塑造,更是不能理解,这到底是想说明郎导是一个怎样的人?按我个人对郎平的理解,这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情怀与手腕兼具,意志品质、职业精神与智商情商都是超一流的,然而影片前半段只展现出郎平是个蛮干的能吃苦的莽夫,后半段干脆散了,不知道提到郎平是想干啥。情怀,情怀也没了,人为了享受排球打比赛去了;脑子,脑子也没了,真实的郎导为了比赛做的那么多精密的计算和准备全不见了。只想跟导演说,要不您下次拍电影之前先跟我导师唠唠? 第三,各种细节失真。不过有了前两点打底,反正导演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个啥,细节胡乱处理就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比赛暂停间隙灌心灵鸡汤是美国女排主教练基拉里同志才喜欢干的事儿,咱们中国教练从袁伟民到郎平,都讲求一个实在,提醒战术才是真格的,然而片子里中国教练们都爱灌鸡汤,还靠灌鸡汤灌赢了。郎导曾经有云:“光靠女排精神是赢不了球的。”导演居然敢这么拍,真是傻得可爱。再比如,曾春蕾作为一名老队员落选里约奥运一段,郎导解释的原因竟然是:“就因为你打得太好了,对手把你摸得透透儿的。”喵喵喵??这是郎导??因为打得太好了而落选???或者说,打得太好的球员能被对手摸得透透儿的???全世界都把朱婷摸得透透儿的,然而有解吗??其它各种细节都已经是槽多无口了,95年郎导丢下两岁的女儿回到中国执教白银一代女排不配在影片中拥有两分钟吗?04年女排黄金一代不配出现姓名吗?“大国家队”分组练兵的战略完全没体现出来,强悍高效分工合作的教练团队起到的作用也没体现出来。里约打巴西那场,娜塔莉亚被发崩了是没错,关键发球一般不是郎导指挥的啊。。。林莉要用脸顶的是塞尔维亚,否则就巴西那点火力还至于用脸顶吗?张常宁是喜欢发球转个沙子,但你重复那么多次这个事儿到底是为了说明个啥? 综上所述,这部影片在硬件、技法和演员上面没啥挑的,但是中心思想和格局上真是看不明白咋回事儿。导演尽了最大努力讲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并将郎导和女排相关的人物们描绘成了一帮傻子,令人赞叹不已。

     7 ) 你为什么而打排球?——不同时代的存在感寻找之路

    《夺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讲老女排夺冠,下半部讲新女排夺冠。

    上半部无法给我带入感,可能我理解不了那个时代:根本是灭绝人性的训练,照这么练下去,不是死就是残。别说打比赛了,能够活过初七,挺过十五就已经是被神眷顾了。据说是郎平本来负重只有20公斤,然后硬是练到负重100公斤以上,我的天哪,100公斤是什么概念,况且还是这么苗条细长的姑娘。数字是可以喊口号喊出来的吗?想起来那时候一句口号叫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大概真的是那个时代的真实氛围——口号喊着喊着就信以为真,然后就硬要全世界陪你一起演戏。

    所以,上半部的基本内容总结成一句话:老女排五连冠=大力出奇迹。对于这个论点我是不能信服的。我不信,我完全不相信。然后我就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提前离场了,毕竟片子老长了,早点回去还能练会儿琴。

    巩俐饰演的郎平把我留了下来,她的眼神是整部电影的聚焦点。对于老女排的辉煌,她是矛盾的——老女排的荣誉是她与姐妹亲手缔造的,这是她一生的骄傲;但老女排的灭绝人性的训练方式,又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病与折磨。对于曾经的“五连冠奇迹”,她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她甚至痛恨这种非人的训练方式,她向往西方的科学与人性化的训练理念,于是去美国学习。而在08年带领美国女排夺得奥运冠军之后,郎平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了无尽的纠结和矛盾:一边是做为主教练的功成名就,一边却被国人骂作“卖国贼”,没错,一场比赛永远不仅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尤其是这种奥运大赛,这里面承载着太多东西。巩俐的表演并没有太多台词和内心独白,但是一个眼神,什么都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电影看到这里,我不禁思考香港导演陈可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拍这个题材?虽然是贺岁片,除了大过年的给大家热闹热闹,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宣传片中,郎平那复杂而有坚定的眼神就击中了我。陈可辛导演呈现的不仅是郎平的矛盾,女排的矛盾,更是这个时代的矛盾。

    郎平的迷之眼神

    结合当下的实际,尤其在教育领域,两股势力不断交战,你来我往,此消彼长。这两股势力一个是来自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崇尚科学,人性化,引导孩子天性和兴趣,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学到本领,简称“快乐教育”;另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崇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哭着学出来与笑着学出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等等,简称“吃苦教育”。到底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陈可辛导演肯定给不了我们最终答案,谁也给不了。

    但在郎平引进了全套西方训练方式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排的成绩几乎是跌倒了历史最低点。这时候的郎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就差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决定回到起点,带领年轻的姑娘们去寻找老女排的足迹。这一段着实打动了我,比赛夺冠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精气神。

    郎平不停地问每一个队员:你为什么而打排球?如果对于老女排来说,是为了国家荣誉,为了中华崛起,其实也是在当时的时代语境下,寻找国家层面上的“存在感”;那么对于新女排来说,就是要找回做作为人的“精气神”,也就是个人层面上的“存在感”。

    找到“存在感”之前与之后

    这就是为什么郎平叫朱婷扣球的时候一定要喊出来:齐天大圣金箍棒敲下去的时候也会大喝一声“呆”,吓得妖精一哆嗦;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当年赢球的时候都要大喝一声“杀”,吓出对手一身冷汗。扣球的时候喊出来为的是长自己的势气,灭他人的威风。这就是体育的意义,体育运动就是要培养一个人的胜负心,也就是这口“心气儿”。而现如今流行的是丧文化,我们都自称“社畜”,物质生活空前丰富繁荣,生活压力却空前沉重。但是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人的那一口“人气儿”没了。正所谓“人活一口气”,要是这口气没了,就算是没死也是行尸走肉了。

    所以无论是“快乐教育”还是“吃苦教育”,我看都不重要,这些都是方式或方法。教育本就有教无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就对应不同的方法。重要的还是那句话,“你为什么而打排球?”学习的过程本就是领会学习的意义的过程,领会了学习的意义,也就领会了成长的意义,同时也就领会了自我的意义。

    所以有时候听到学生弹琴状态不对劲,我却干着急也不知道怎么帮他。现在看来其实也就是缺这么一股子气儿。有种演奏叫做“佛系演奏”,就算一个音都不错,所有表情也都做了,听起来照样索然无味。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女排精神了。如果有那么一件事情,比如一次考级,一场比赛,一次上台表演的经历,那把你的心气儿提起来,让你体会到“为什么而演奏”,那么无论胜负,你就已经成功了。因为人活一口气,音乐也要活出那么一口气!

     8 ) 精神的传承,时代的强音

    在观影前你需要知道三件事。

    一、竞技体育非常残酷,成王败寇,搞竞技体育,太苦了。

    二、1981年的排球规则,发球方才能得分,接发球方需要首先拿回发球权。如果对方发球,需要“得两分”才能加一分。所以可想而知当年的夺冠有多难,而且1981年至1986年,是五连冠。

    三、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夺冠的项目,而且不止一次。

    说实话,看电影基本整个过程都在流泪,太激动了。

    新老女排,一种精神,两种传承

    很多年轻人对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并不了解,甚至对当时中国的国情都不是很了解。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那时国人的心态正如片中吴刚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赢,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当年的老女排的训练场景,简陋、严苛、强度极高。后面说郎平脖子以下都是不好的,这个一点都不夸张,这种强度的训练,让中国女排当时的队员的身体都存在极大的损耗,可以说,为了争一口气,为了夺冠,为了国家的荣誉,老一代女排人付出的太多了。

    有人会问:这值得吗?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能让那些亲历者们来回答,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来回答。我能回答的是,女排的比赛,很神奇。它能让全中国的人,守在电视机前。在观看比赛的那些瞬间里,我们所有人的感情都是共通的,即使是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影片中体现的各个工厂,大院的人们整齐的坐在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的场景,让人动容,这可以说是关于时代的记忆了。

    所以那个时候的女排,肩负了更大的国家责任以及历史使命,那时的女排,象征着这个那个中国的希望。影片中体现的很多场景都透露出当时女排的训练强度,比赛要跟男排打,打完比赛还要加训,看到这些场景,感觉女排真的不只是在打球,而是在战斗,为了夺冠而拼命。

    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比以前条件好了,也强大了。甚至有人像是影片中黄渤所说的那样,说赢了又能怎么样呢?也对,赢了又能怎么样呢?女排赢了世界冠军既不会让你我飞黄腾达,也不会让你我平步青云,你我只是一个观众,只是一个普通国民。但万事万物如果都这样讲,就彻底堕入虚无了。这才不是内心的强大,请不要偷换概念。

    内心的强大,指的是能够承担胜利的喜悦,同时也能够面对失败的挫折,这叫强大。能够持之以恒的追求更好,追求完美,也能够持之以恒的甘于寂寞,忠于平凡,这也叫强大。而唯独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时候都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抛出一副“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嘴脸。当然,你也有这样生活的自由,毕竟,社会发展了。

    真正的新生代,应该是像影片中讲的那样,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做一件事的真正动力,然后成为我们自己。这是新一代女排的特征,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特征,自我,但并不意味着堕落与放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不意味着要轻言放弃。我们不再提倡为了国家要完全牺牲个人意愿,但尊重个人意愿,同样可以取得胜利,同样可以夺冠。

    而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先行者将历史的重担背到自己身上,让新生代放手去拼。女排精神在传承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

    事实上你我都忘不了很多瞬间的,我记得2004年大梅的最后一扣,我甚至记得当时俄罗斯队主攻手加莫娃的眼泪。我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朱婷横空出世,彷佛大魔王一般,我们在客场拿下了实力强劲的东道主巴西女排,最后夺冠。我记得2004年我学会了很多新词:“背飞”、“背飞”、“二次”等等。而2016年,让我真正的认识了那个传奇一般的人物:郎平指导。

    教练与教练,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

    仔细想一下,其实影片中主要就这三层人物关系。不管是新女排、老女排,两种主要身份:教练、队员。影片中教练和队员的关系有一定的演进,过去的那种严师出高徒的方式逐渐变化成新时代的亦师亦友。而教练与教练的关系,其实说到底,也就是队员与队员的关系,只不过他们都已经人到中年,成为了教练。

    如果仔细观看影片,在老女排时代,教练与队员的关系其实也是亦师亦友的。彼时的教练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师,但是他也有非常温情的一面,安排家人见面,与队员们促膝长谈,给队员们讲自己的经历,讲胜利对所有人,对这个国家的意义。在那个时代里,教练自己也抛弃了自己,一切都为了国家的荣誉。

    而如果真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有郎指导问队员为什么打排球,允许队员退队,挖掘队员自己内心的力量。不得不说,郎指导真得令人敬佩。与此同时,她的三点建议也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专业性。

    由过去的落后,只能拼命,到现在可以讲方法,可以用科技,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只是在个别事情上的思路仍需要转变,要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尤其看到影片中,老女排时代,李现所说的可以用电脑来分析运动数据,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武器,我感觉非常欣喜。

    被新生代女排在赛前晚上的促膝长谈,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特点与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从整个电影上来看,在队员与队员的关系上,像是一种总分总的结构,一开始只有集体,没有个人,然后个人、个性凸显出来,最后再揉到一起,重新成为集体。这一次促膝长谈,就是由分再到总的一个情感铺垫,过渡地非常好。

    而如果所有电影中讲的事情如果都是真的,那我对于中国女排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巩皇在本片中饰演郎平指导,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一个字:神。

    如果你去看电影,可以留意一下,甚至连声音都很像!

    演的真的是太好了,实在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表情、动作、台词,情绪的传递,所有的一切都表现的太完美了。

    在预告片里能够听到的那句:“只要我们能坚持到第五局,我们就有机会!加油!”真的是听一遍热血沸腾一遍,真的是太燃了。还有影片中巩皇不停的问朱婷:你打球是为了什么?那一段,都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本片中用了很多熟悉的素人演员,其中有郎指导的女儿白浪以及现役女排国家队的队员们。所有人演的都非常好。

    很高兴能够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是一部出色的国民电影,而又不止于体育题材本身。通过女排精神映照出时代精神,通过竞技体育中的争取胜利来引发思考。究竟什么是集体,什么是个人理想与信念,什么是女排精神,相信看完本片,你也会有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中国女排加油!

    祝中国女排再创佳绩!

    强烈推荐片尾曲《生命之河》

     短评

    比想象中好。平行剪辑剪得淋漓畅快,节奏行云流水。女排真实队员演技也不俗,不错! 当年机场的速溶咖啡苦如药,如今机场的瑞幸咖啡香饽饽;当年国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如今哪儿还有这份狂热与躁动?陈可辛点题点到了关键,使得后半段猛于前半段。结局收尾得恰到好处,简单、有力量!最后王菲+那英的片尾曲动听极了! (彭昱畅被黑得好惨…哈哈,也很可爱~)

    3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确实有点抱不平,04年雅典奥运女排陷入低谷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振奋人心的0:2惊天大逆转,本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一笔带过了。甚至连冯坤,赵蕊蕊,周苏红这些提都没提,冯坤可是继孙晋芳之后最棒的二传兼队长了,他们也是女排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啊!何况那届还是陈忠和执教的。难怪从《中国女排》改名《夺冠》了,我明白这部电影主要想要突出郎平,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郎指导,但这不是《郎平传》啊…

    4分钟前
    • 手稔花琴
    • 还行

    彭昱畅长大之后果真变成了黄渤😂

    8分钟前
    • 段尽欢
    • 推荐

    总体过于冗长,个人戏份太多了,叫《郎平传》更合适,中国女排在我看来应该是几代人一个大集体,而不是某个很突出的个人,比赛戏挺燃的,算是亮点

    9分钟前
    • xkc1117
    • 还行

    陈可辛还是厉害,算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了。从国家到集体到个人,看完这个片对女排精神会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巩皇和白浪演的真好啊。2021.1.15,二刷with toto。

    11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人物没立起来。太悬浮了。个人不咋喜欢

    12分钟前
    • 梳打小饼
    • 还行

    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记录国足的电影,哪怕叫《出线》,我也会热泪盈眶吧。

    16分钟前
    • 第五个希望
    • 推荐

    非常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

    1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原名叫《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叫《夺冠》,看完电影发现的确不该叫《中国女排》,应该叫《郎平传》。导演并不具备拍摄整个中国女排的能力,人物太多了,每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都没拍好,还不如选两三个人,主要讲她们的故事,讲透彻。老队员全都没有名字,全部叫的编号,我还不如直接去看比赛录像或者纪录片,至少还知道谁是谁。中国女排为什么曾经夺得五连冠,后来又跌入低谷,再后来又重回巅峰?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电影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但自始至终都没说清楚什么是女排精神。前半部分讲女排刻苦训练,这都还很正常,到后半部分就跑偏了,往成功学、毒鸡汤发展了,什么“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应该成为你自己”……她们拿奥运会冠军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教练每天讲讲大道理,说几句人生哲理?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和脑海中所想象的完全吻合分毫不差,换言之,是一部被民众想象与民族期望绊住的电影。“无路可退”本是电影的题眼,前半程暗指挣脱物质匮乏,后半程靠近抛弃精神压抑,但无法明说无法深谈。眼神和身体足够强悍,更倾向于瞬时的捕捉而非常态的构建,相较之下语言则显得苍白,无论是赛前鼓舞、赛事解说还是赛后感慨,都不如沉默更加有力。

    2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能感觉是各方角力下最安全的结果,陈可辛小心翼翼完成了任务,维基百科般复刻关键节点,直到郎平带领美国夺冠后人物的情感和矛盾才终于得以落地。“不以输赢为标准,也不必成为其他人”,大概是第一次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吧!

    2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年前观影团】“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一场排球赛的输赢?因为他们太看重赢”能借郎平之口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够了,中国银幕上应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女排精神、国际标准…能看出来陈可辛把两个时代的碰撞感拍出来了,他真的明白不能单一的教育式拍电影,他真的很会抓重点。后半段确实撞了《绝杀慕尼黑》,可能每个故事的奇迹,都需要一个偏执的疯子。

    25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反对逢煽情就批判的另类政治正确,这样的题材就应该有这样的张力。陈可辛是实打实的细节狂魔与情绪大师,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三代脊梁,选的片段太过合适。前期争议很大的“和平大战”的魅力在于中国教练、中国理念与中国技术的碰撞,这就是最“中国”的女排故事,又完美地串联起女排的兴替脉络,远比单纯的胜利来得更重要。看过很多十几年前报道的老球迷表示白浪太像她妈了,陈忠和的形象没有半毛钱歪曲,而巩俐就是郎平,她的表演是精准而立体的。当然,郎平也值得这样的戏份,一把斧凿起中国女排经久不衰过去和将来的铁榔头,一个把“夺冠”两个字从一种结果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女人,值得这种精彩的铭记方式!

    28分钟前
    • BARRYoung
    • 力荐

    谁说的丑化陈忠和?明明塑造得超级伟光正好吗!这是一部你知道所有剧情但也依然会看得超级激动、热泪盈眶的电影,女排姑娘们太棒了,女排精神太棒了!

    32分钟前
    • 安心
    • 推荐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它是一种精准的民族情绪消费,导演把精力都算计到了情节的煽动性和爱国情绪上。电影用二元对立简单粗暴的手段,把训练和比赛都处理成可以煽情和燃起热血的情绪宣泄,片中的女排比赛被简单粗暴的处理,真不如直接看一场女排比赛时更有戏剧化。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故事前后的戏剧张力也割裂了,后半段直接变成《郎平传》,让她一个人对抗三十年不变的体制,营造出体制在进步的错觉。最终的女排精神成了迪士尼童话里最常见的美式主旋律——做自己,女排精神这件事前后拧巴了,却还是不得不转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这个主题上。其实电影讲的是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姑娘们做自己开心就好。供消费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没什么价值,因为这其中没有智慧,更多的是算计。

    3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为了谁打球,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拍得像cctv5的专题片,节奏却没专题片做得好。电影本身不及格的,动人的是真正打球的人。

    37分钟前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还行

    陈可辛对情绪的抓取,依然很好,哪怕是在这种文章里。早已不对比赛成绩热衷,那些赛事仍能唤起竞技的热血,热的也不是那些大而不当的概念,还是为了大写之下小写的人。“中国女排”是被需要的,八十年代因为国弱,现在则是过来人的记忆承托,新一代的自我定位,以及永不过时的女性互助力量。除此以外,有郎平与陈忠和的情谊,更有声誉几度沉浮后逆战的漂亮。再早几年,故事就不是故事。但部分对口型、不道名、删减与割裂,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三星半。(映前看到《风林火山》预告,激动。片尾又见余静萍,几阵涟漪。映后听说中巴大战动用11个机位,其中沉浸式的镜头,就是她扛着机器在场内穿梭而得。)

    4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拼搏的时代氛围。这正是电影要传递的主题,只有我们了解那个年代需要前辈们拿命去拼的那种精神,才能更深体会如今这个什么都有的年代拼搏又是为了什么。话虽然老套,但永远不过时,蒙太奇手法的赛场氛围点燃热血,35年之间新老中国女排的花样年华,拼成了两代人的“集体回忆”,去呈现一个时代的荣光

    4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那代人背上家国的包袱,攻防的是民族的尊严。因为不够强大,输了比赛将后悔一生。这代人卸下民族的重担,触碰的是世界的摸高。只管享受体育,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她赢了此生最想输的比赛,他弃了此生最想要的职位,冲出亚洲的呐喊言犹在耳,走向世界的标语字迹已干,墙上的球印却凿进了每一代人心里。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是中国女排好看,而不是电影好看。

    44分钟前
    • lanmons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