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007:无暇赴死

    007:无暇赴死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英国2021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拉米·马雷克,蕾雅·赛杜,安娜·德·阿玛斯,拉什纳·林奇,拉尔夫·费因斯,本·卫肖,丽莎-朵拉·桑尼,娜奥米·哈里斯,罗里·金尼尔,杰弗里·怀特,比利·马格努森,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大卫·丹席克,达利·本萨拉赫,休·丹尼斯,普莉安卡·伯福德,皮奥·阿马托,贾文・普林斯,艾米·摩根,洛德斯·法比尔斯,菲利普·菲尔玛,Raymond Waring,可可·萨姆纳,戈登·亚历山大,戴维·奥 

    导演:凯瑞·福永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中字

      新生化危机

    • HD

      仿生人妻子

    • HD

      天军

    • 魁拔之幽弥狂

    • HD中字

      北海屠龙记

    • HD中字

      新铁血战士

    • HD中字

      奇异博士2016

    • HD

      蟑潮2020

     剧照

    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1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2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3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4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5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6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16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17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18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19007:无暇赴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世界局势波诡云谲,再度出山的邦德(丹尼尔·克雷格 饰)面临有史以来空前的危机,传奇特工007的故事在本片中达到高潮。新老角色集结亮相,蕾雅·赛杜回归,二度饰演邦女郎玛德琳。系列最恐怖反派萨芬(拉米·马雷克 饰)重磅登场,毫不留情地展示了自己狠辣的一面,不仅揭开了玛德琳身上隐藏的秘密,还酝酿着危及数百万人性命的阴谋,幽灵党的身影也似乎再次浮出水面。半路杀出的新00号特工(拉什纳·林奇 饰)与神秘女子(安娜·德·阿玛斯 饰)看似与邦德同阵作战,但其真实目的依然成谜。关乎邦德生死的新仇旧怨接踵而至,暗潮汹涌之下他能否拯救世界?

     长篇影评

     1 ) A story about a man

    Every time, he comes a little bit too late. 他从没真正救下每一个对他重要的人。从皇家赌场的Vesper Lynd,到天幕杀机的Madam M,到这部里的Felix Leiter。

    永远,走着走着,只剩007自己。

    但这一次,丹尼尔·克雷格那初看并不精干的007形象,那略显健硕的身躯,永远挂着一幅苦大仇深的沧桑脸,在五部电影里都奋力地奔跑,于是在尽头前堪堪第一次跑到了死神的前头,挡在他所爱的人面前。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他会喘着粗气,笑着请死神先生也来上一杯Vodka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都到最后了,总得让我赢一次,对吧”

    It’s so so British.

    I’m crying out, but not loud.

    这是一份对丹尼尔·克雷格最好的告别礼物。这个角色,这个60年来No Time to Die的神,这一次在银幕上随他而去了。

    反派对他说活着是为了留下什么。确实,一个人做到了,一个没有。

    Now, let me tell you a story about a man.

    His name is Bond, James Bond.

    (为什么短评要有字数限制!!!我不想起标题

     2 ) 【影評】《007生死交戰》IMAX:第7號情報員的最終任務,克雷格版龐德的完美謝幕

    這部從2019年開拍,號稱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部的龐德續作,經歷了將近2年的延期與等待,如今終於正式上映,身為每部龐德電影幾乎都看過的死忠老粉,個人對這部的等待實在太漫長了,從2015年《惡魔四伏》等到現在,將近6年的時間,等到大學都畢業了,如今終於搶先在媒體場觀賞試片,只能說這長達6年的等待是值得的,它矯正了《惡魔四伏》稍嫌草率的收尾,為克雷格版龐德寫下了動人的完結。

    本集導演原定由丹尼鮑伊執導,後續因創作理念不合,接手導演為美籍導演凱瑞福永,開場便呈現了007史上第一次滿版IMAX跑馬燈,為最終回開啟有別以往的序幕。前1個小時有非常密集的1.43:1滿版畫面,足以可見凱瑞福永對70mm IMAX攝製的野心,而這樣的嘗試效果絕佳,義大利馬泰拉的鄉村美景,在IMAX攝影機的捕捉之下,畫面色調極美,充滿濃濃的異國風情。

    Billie Eilish為本片創作的主題曲《No time to die》去年第一次聽時覺得還好,除了漢斯季默譜寫的旋律尬意外,歌本身普普通通,此次結合電影的主題重新聆聽,是符合電影主題的創作,在淒涼的歌聲中傳達出悲鳴之感,也為龐德的謝幕增添了幾分哀愁。影片也抓到了非常巧妙的時間點,置入龐德電影每一集都要有的主題曲MV,MV的進與出,開頭與結束,隨著精巧的剪輯,畫面銜接相當流暢。

    作為bond的謝幕作,影片在長達163分鐘的敘事篇幅之下為克雷格的龐德寫下了悲壯卻又充滿詩意的完結。《惡魔四伏》對克雷格龐德來說不是完美的結尾,《生死交戰》試圖導正這一點,而他們做到了。這一次的龐德,在面對過去的紛擾(惡魔黨)同時,也正視了自己的過去,從《皇家夜總會》就讓他愛的死心塌地的薇絲朋琳德,開場龐德便以極其感性的方式緬懷了影響他久遠的Bond女郎。

    ◎圖文好讀版: //puff0819.pixnet.net/blog/post/334268961

    伊娃葛林飾演的薇絲朋曾經給了他愛與希望,但是背叛與犧牲,讓他只能再次拿起槍執行任務,對於出任務中認識的bond girl,他不再留戀,只行走於肉體交纏之中,因為這樣才不會有背叛的可能性。bond這一生作為情報員一直在痛失摯愛中度過,失去薇絲朋、失去M,失去老戰友,從來都抓不住命運的他,這一次,有了必須放手一搏的私人原因,也有了願意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勇氣。

    本次在跑馬燈之後的開場,也有別以往龐德出任務的場面,而是以蕾亞瑟杜飾演的瑪德林史旺一角的童年,與雷米馬利克飾演的大反派揭開最終回序幕。蕾亞瑟杜此次能以同角色回歸007續集,可謂龐德電影史以來,極其少數的龐德女郎案例,除了工具人曼尼潘尼是一定會回歸外,龐德的摯愛再次回歸續集,該角可謂相當關鍵。而本片也並沒有浪費蕾亞的角色,開場便以該角的童年切入,探究與惡魔黨的淵源,更探究與本集大反派雷米馬利克的淵源,此次的瑪德林,除了依舊是bond的摯愛外,更擔負了母親的角色,多了份堅強與守護女兒的決心。

    以英劇《倫敦生活》自編自演而獲獎無數的菲比沃勒布菲,此次加入龐德謝幕作的腳本撰寫真的有差,3位女角刻畫立體,冷幽默也讓人會心一笑,有幾段冷幽默一看就知道是她寫的,有看《倫敦生活》絕對有差。拉沙娜林區飾演新007,與龐德的代號之爭,鬥嘴火花相當濃厚。菲比在塑造此角上,也並沒有設定為該角就一定是未來的龐德接班人,只是行動代號的名號延續,這樣的處理著實可以避免到不必要的爭議,同時也尊重龐德的系列粉絲。

    拉沙娜林區也著實將此角詮釋的相當機智幽默,與龐德的連番鬥嘴意外地是全片笑點。安娜德哈瑪斯全片僅一場任務串場戲,但是這一場戲足以讓人愛上她,集可愛、美艷、性感於一身,完全是本片的MVP角色!!短短10幾分鐘的戲份足以讓人難忘。安娜嬌羞又帶有傻白甜的女郎人設,估計也是菲比重新設計過的,不然過往電影出任務的bond girl,我沒看過哪一部有說自己超級菜鳥,其實打架起來超級兇狠XD,如此反差萌的安娜真的好可愛。菲比也把龐德一直以來看到女特務就調情的設定揶揄了一番,說本片是最幽默的龐德電影也不為過。

    真要挑缺點的話,本片的片長還是過於冗長了些,163分鐘的篇幅文本承載量有些過重,除了動作戲外,影片的文戲也非常多,凱瑞福永雖然節奏拿捏了當,但是在極長的敘事篇幅之下,看到2小時後不免還是會略顯疲乏。《皇家夜總會》與《空降危機》都是在2小時半內便把故事說的高潮迭起的典範,《生死交戰》如果能再瘦身片長,我認為整體觀感會更佳,但是作為克雷格的謝幕作,我也認為這個片長值得容忍一次。

    至於雷米馬利克飾演的反派,我也認為是本片的缺點之一,只能說這角色不適合他,感覺下一秒隨時像要搞笑一樣XD。該角的出發動機是好的,從開場便可知他與惡魔黨的淵源,定位跟華茲飾演的惡魔黨反派恩格塔斯德布洛菲一樣,是智能型反派,但是最後不免也淪為刻畫扁平的反派,外加雷米馬利克本人一點也無法讓人感受到恐懼感,客串演出的克里斯多福華茲魅力都比他強很多,整體來說也是本片稍嫌可惜的地方。

    Netflix2018年影集《狂想》是個人初看凱瑞福永的導演作品,從該影集便可看出凱瑞福永是膠卷控,《生死交戰》特別使用70MM膠卷拍攝的高規格要求,在美麗華IMAX的呈現下,著實為007電影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凱瑞福永這樣的高規格要求,也著實反應在成品本身,美麗華IMAX絕對值回票價。

    片尾龐德在瓦礫堆中循著樓梯爬上控制室的一鏡到底跟拍,也跟《狂想》最終集的一鏡到底編排如出一轍,雖然說看到後面早已視覺疲勞,不仔細看根本不會發現這場戲是一鏡到底完成,但仍然佩服克雷格的敬業,15年的龐德電影旅程,拍攝過程早已傷痕累累、滿面瘡疤,但他仍然用自身的硬漢形象帶來最後一次的完美演出。

    整個系列排名是1 ≥3=4 ≥5>>2,《皇家夜總會》與《空降危機》並列系列最愛,《惡魔四伏》個人欣賞山姆曼德斯的畫面美學,即便劇情平淡、評價兩極,但仍舊看的津津有味,算是個人私心喜愛的偶數集之作。《生死交戰》雖然整體只能排老3,但是衝著「結尾」,足以讓人私心+0.5星,也足以與前幾部系列最愛並列為經典。

    結尾不爭氣的流淚了,身為從國中就看克雷格看到大的龐德迷,無法想像這部真的是他的one last time了,內心感慨萬千、十足不捨,克雷格的龐德,跟前5代拉風耍帥的龐德不同,製片芭芭拉布洛克利與麥可G威爾森,共同為克雷格的龐德注入活水,為龐德一角重塑性格,而克雷格的龐德,如今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英雄輓歌,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原因是極為私人美麗的,而他也留下了他曾經存在過的證明,他的愛的結晶。

    ★★★★☆

    #007生死交戰 #NoTimeToDie #丹尼爾克雷格 #蕾亞瑟杜 #雷夫范恩斯 #班維蕭 #娜歐蜜哈瑞斯 #羅里金尼爾 #克里斯多福華茲 #安娜德哈瑪斯 #傑佛瑞萊特 #雷米馬利克 #比利馬格努森 #凱瑞福永 #芭芭拉布洛克莉 #麥可G威爾森 #Bond25

     3 ) 丹尼尔卸任,原来这是反007的007电影,好颠覆

    “邦德,詹姆斯·邦德!”

    007,一个流行六十年的符号,到今天还是特工题材标杆。

    系列不老,但人会老,这任007,丹尼尔·克雷格,演了十五年,而这部,就是他的谢幕。

    这部史上最长的《007:无暇赴死》,到底如何?

    本文有剧透。

    1

    《007:无暇赴死》和前作《007:幽灵党》有联系,但没看过幽灵党,直接看这部片也没太大障碍。

    故事开始于詹姆斯·邦德又一次退休了,过着美滋滋的隐居生活,每天带着玛德琳兜风度假。

    结果突然有一天,邦德被追杀,还差点被炸死。

    邦德本来是假死隐居状态,他怀疑是女友玛德琳还和幽灵党有牵扯,背叛了他。两人就此分开,再也没见面。

    之后,邦德换了个地方继续隐居。结果才五年,邦德平静的生活又被打破。

    幽灵党头子当年被邦德抓进去了。但幽灵党人还在活动,他们闯进生物实验室,偷走一样生物武器,大力神。

    大力神是政府研制的基因武器,非常危险。邦德以为M停掉了这个计划,结果并非如此。

    主要负责大力神的科学家,就是M的手下。但科学家其实早就投靠反派了。

    此时老兄弟找到邦德,让他再出山抓回科学家。

    邦德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新007告诉邦德不要插手,邦德一听,反而决定把跑路的科学家抓回来。

    好不容易在古巴找到科学家,结果是大反派设局,趁机释放病毒,整死一群幽灵党人。

    邦德找到Q帮忙破解信息才发现,大力神针对的不只是幽灵党。

    如果这个病毒失控,只要接触皮肤就会致死,这种必杀的武器,已经落在反派手里,马上就会引起世界大乱。此时,玛德琳也被反派绑架。

    所以,又一次,邦德要去执行任务。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和邦女郎,而是和新的女007一起,拯救世界、拯救爱人和孩子。

    2

    自丹尼尔·克雷格接任007,他的几部作品和此前007电影略有不同,相对而言是成体系、更连续的。

    2007年《007:大战皇家赌场》,2008年《007:大破量子危机》,2013年《007:大破天幕杀机》,2015年《007:幽灵党》,和如今最新的,15年5部。

    一个系列下来,这任007的人物前史、背景和经历,基本完整了。

    其实最初丹尼尔出演007是有争议的,相比历任,第七任丹尼尔英俊不足,硬汉有余,长相不够帅气、不够优雅。

    但风风雨雨到如今,角色形象已经和演员形成特殊羁绊,得到观众认可。

    本来在《007:幽灵党》,丹尼尔就打算不再出演007。从故事内容而言,大反派幽灵党头子被抓,也算结束了。

    并且《007:幽灵党》在历任007电影和丹尼尔的系列里也是质量较差的。

    所以本片选择衔接幽灵党的故事,有先天劣势。

    像蕾雅·赛杜出演的玛德琳,作为邦女郎在这部回归,情感戏份挺多,但不够吸引人。

    这部片子的反派主要有幽灵党头子和新反派萨芬。

    新反派自诩和邦德相似,是独行侠、救世主。他心理够变态,但角色前史不够丰厚,人物行为说服力不足,魅力也不强。

    不过电影也有明显优点。场面够刺激,也有新意。追车飙车、枪战火拼都是常规操作,什么只身跳大桥、骑摩托车上大坡、丛林枪战才是新花活。

    尤其是最精彩的一段,古巴遭遇战,邦德和安娜·德·阿玛斯出演的神秘古巴女郎合作战斗,打斗行云流水、潇洒自如,非常有特工范儿。

    所以这部谢幕作,虽在人物上是弱项,但单论场面,同类商业片里还是佳作。

    3

    把时间线往回拉,007系列电影,来源于伊恩·菲莱明的小说,007这个数字,是小说主人公英国情报局MI6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

    但007这三个数字,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绅士风度,可以说,007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和大众心目中的特工一词划等号。

    尤其像港片,当年周星驰主演的《国产凌凌漆》《大内密探零零发》,都是明显玩梗007。

    但是到今天,特工片有了更广泛的含义,《碟中谍》《谍影重重》《王牌特工》这些后浪,或许才更符合当下观影习惯。

    不过相比最早的“一个任务、两个女人、一个敌人、一身装备”的套路,007到今天也产生了诸多变化。

    像丹尼尔的007,Q、M存在都保留,但人和身份换成更符合时代的形象。

    而这种变化,在《007:无暇赴死》达到新的高峰。

    小到每部必出、高潮耍帅的“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成了消解式的喜剧情节。

    大到整个电影的颠覆。007代号被一个黑人女孩继承;邦德不再是到处留情,他甚至有了家庭,有了女儿。

    这种情感线设计,丰富了人物厚度,但很难说是适合007的更新。

    詹姆斯·邦德,本就该是个潇洒的符号,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潇洒,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风流。

    他本就该在枪林弹雨里来去自如,怎么也打不死,还能杀他个七进七出。

    现在邦德有了女儿,追逐枪战的时候,不仅带着女友,还带着女儿,不再是独行侠,这也就罢了。

    最终,邦德为了不伤害所爱之人选择死亡,更是对以往007“无敌”形象的一次完全颠覆。

    虽是为了他人,自己选择死亡,不是被反派打败。但这仍是一种无奈,是角色能力有了限制和天花板。

    007,就此成了血肉之躯,也有无力解决的问题,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刻。

    《007:无暇赴死》是一部007,更是一部反007。

    这对于丹尼尔和系列来说,无疑是一次盛大的告别仪式。

    这类片子,天生是适合影院的。本片在007系列里的质量,也算中等偏上。但具体去看与否,看各位兴趣了。

     4 ) 第六代007:这样的收梢,很好

    十月初的天气已经有冬天的冷意,天空中飘着小雨,我犹豫了一秒钟,还是穿上风衣拿着伞穿过正在施工的火车站来二刷《无暇赴死》。上周四来看首映时,电子海报上还是《沙丘》,如今已经全部换成了007,Billie Eilish自带混响的歌声飘荡在整个影院,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了一家007主题酒吧。影院这样自然是因为观众买账,这不,我这个路人粉都来二刷了。

    二刷的理由很简单,第一遍我没被说服。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写给这代邦德影迷的情书,将过去的四部电影串联起来,圆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影片一上来就是一波《皇家堵场》回忆杀,故事直接承接《幽灵党》,甚至上部邦女郎还前所未有地杀了个回马枪,在本片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本人当年因布鲁斯南入坑,对DC的007纯路人,看是看过,但情节已经忘得差不多,《幽灵党》更是因为口碑太差而没看, 所以直接来看这部《幽灵党2:无暇赴死》脑袋里就有很多问号。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所以在把前作从头到尾复习了一遍之后,二刷的我终于承认,这已经是能有的最好的收梢了。

    轻微剧透预警:不会剧透情节,但会剧透细节,建议观影后再看。


    "It's a love story"

    包括DC在内的很多主创在宣发采访时都说过It's a love story. 这个LOVE当然可以有多重理解,可以指片中邦德的爱情,可以指007特工对大英帝国和人类的大爱,也可以指主创团队对这个项目这个系列的爱。后者毋庸置疑,从成品质量就可以看出来。要说的是前者。

    很多人评价DC 的007都喜欢说他演绎了一个更human的邦德,有血有肉,有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脆弱。从前的邦德风流潇洒,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一集深情与共,下一集身边就换人了。而这一代007初登场就被佳人偷走了心,甚至要为爱退休,远走江湖。初恋Vesper的名字更是贯穿5部,早已成为观众心头的朱砂痣白月光。在这个前提下,再给邦德安排另一个真爱就很难服众。这也是我看第一遍没有被说服的原因——这该死的爱情有那么重要?我喜欢的邦德绝不会轻易放弃,在死境里走出一条生路才是邦德。

    然而回头复习了《幽灵党》之后,我发现这该死的爱情真的很要命。

    蕾雅扮演的Medeleine其实与Vesper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两个人一开始都不鸟邦德,甚至与他针锋相对,是在共患难之后才生出情愫,而且两个人都擅长read people, 能看穿邦德坚硬外壳下的柔软内心。Vesper遇到的邦德尚还青涩,没有那么擅长伪装。而Medeleine遇到的邦德已经久经历练心硬如铁,要走进他的内心,就只能给她安排一个心理医生的身份了。这和《疑犯追踪》里李四在卡姐之后爱上心理医生是一样的套路。只是此心理医生不同于彼心理医生,身为幽灵党后代的她清楚地知道邦德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所以她主动离开了。只是假哥哥·真CP按头党Blofeld不愿有情人难成眷属,又把她送回来了,这才有了本片开头的温柔缱绻。本片中,按头党首领Blofeld再次发挥余热,穿针引线,才有了片尾的生死相许。

    Medeleine在这场爱情中对邦德没有任何要求,在《幽灵党》中就说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我也不想让你为我改变“,在本片中更是你说不见就不见,我爱你,但我绝不祈求你为我转身。这是从小缺爱没有安全感的表现,上部的身世介绍和本片开头的童年经历都给了这种性格充分的铺垫,而且片中一再强调she is good at hiding things和她教女儿遇到坏人就hide, I will look for you其实也是对她的性格的解释。所以看很多人评论说本片的误会是因为女主长了一张嘴但就是不说,我觉得是没有看懂这个人物。事实上,二刷时我特意留意从一脸懵逼被邦德拉上阿斯顿马丁到被强行塞进火车离开,这中间有哪个节点是她可以说出秘密的时刻,结果是,没找到。她原本打算等邦德扫墓回来,就带他回老家,分享父亲的秘密,也分享怀揣的喜讯,结果人一回来就一脸怒气质疑她谴责她,这个时候她的priority是搞清楚邦德为什么以为她背叛让邦德相信她;后来情势危急命悬一线,priority是保命;再后来上了火车,邦德说此生再不相见,她心中恐怕只剩伤心和失望,哪里还顾得上说什么秘密,她也不知道她爹研究的那人会成为本片大boss啊。

    虽然我看第一遍时没有完全被这爱情说服,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没有前作的铺垫,导演也把爱情戏拍得很打动人,而蕾雅的演绎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本片两大哭点都由她贡献。一个是片头,她被爱人误解,生死之间走了一遭,在火车门口还是强打起带泪的笑脸问他:我要怎么知道你平安无事?结果对方冷冰冰回应: You don't. 还要加一句:你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我。 这时车门关闭,镜头打到蕾雅,她捂着胃部流泪的样子把我的心都搅碎了。之后她逆着车行的方向行走,透过车窗寻找邦德的身影,镜头从她的视角打下去,站台上的邦德决绝地背过身去。火车加速离站,镜头(Medeleine的目光)还是久久停留在站台的方向。不愧是日本导演,这一幕让我想到《四月物语》,这是纯爱电影才会有的镜头啊!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一个表情,却已经让人心碎。第二大哭点是片尾,她在无线电里对邦德说了最后一句话: She does have your eyes. 邦德在导弹的呼啸声中轻声沉吟”I know……I know……“ 即使是现在把这一段写下来,想到片中两个人的表情,还是很想哭。

    看第一遍时我不明白明明做好此生不相见的准备,明明五年没见也好好的,为什么以后不见就不行了呢?不见会比死亡更难接受吗?看完第二遍,又回味了两人从《幽灵党》开始的所有互动, 我突然理解了。爱情这个东西是很玄妙的, 当你深爱一个人但以为对方不爱你时,你是不会想相守这种东西的,但是当你知道你们是相爱的,当你尝到这一生都不曾体味过的甜美时,再让你眼睁睁地放弃它,就太难太难了,所以爱到深处的人会宁愿死别也不愿生离。

    所以主创们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个Love story, 这love,是主创团队对这个项目这个系列的爱,是007特工对大英帝国和人类的大爱,但更重要的是James Bond作为一个人所享有的与另一个人类灵魂的爱。

    反差萌邦女郎:"you are excellent"

    扮演Paloma的Ana de Armas在演员表中排第二,在预告片中也有精彩的亮相,按理她应该是本片的邦女郎,但事实却并非如此。Paloma这个角色更像一个古巴副本NPC,出场时间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把这个角色删掉,也不会影响主线进程。但把她加了进来却提色提鲜,为电影增加了许多生气。如果《无暇赴死》是Uncle Roger的蛋炒饭,Paloma就是必不可少的MSG.

    话说Ana de Armas得到这个角色,还是DC亲自指定的,显然两人在《利刃出鞘》中合作愉快。

    AI美女Ana外形性感冷艳,妥妥本片的颜值担当。但让人略惊讶的是她也是搞笑担当,一开口就透出蠢萌,说自己一紧张就忘事儿,受过三周的训练,还兴奋地表示这是接到的最大任务,给人一副不太靠谱的印象。一上来就扒人衣服,好在并没有和邦德搞暧昧,甚至还调侃了邦德一见美女就想入非非的习惯。但是一出手又让人刮目相看,身手比“年迈”的邦德还矫捷,举重若轻,三两下将反派放倒,中间还能空出手来和邦德喝一杯,可以说体现出了巨大的反差萌。

    在这场沉重的告别典礼中,她的出现是一道亮光,让观众在那十多分钟里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不苦大仇深的风流潇洒的007. 分别的时候,邦德说“you are excellent", 她回应you too, 还表示“next time stay longer", 导演算是借着她的口把观众的告白说了出来。

    神棍反派: "he is misunderstood"

    对本片反派Safin这个角色, DC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一句话是"he is misunderstood"。

    从表面上看,可能确实是这样,这人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任何个人私欲,甚至不像其它复杂反派一样是为了报仇。相反,他大仇已报,一心只想“为民除害,把世界变成一个更纯净更美好的地方“。所以他一上来就清剿幽灵党,给MI6和CIA送上一份大礼。所以他对邦德说,我们是一样的人。所以他自比上帝,认为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只想要oblivion,而他就是那个提供oblivion的保护神。

    这其实是一个很贴近时代的议题,因为技术的突破会赋予人成神的能力。想想现实生活中,大科技公司掌握了多少数据,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它们脱不开关系,如果出现一个狂人,想要利用技术作恶是很容易的。看看某国,定向爆破简直不要太简单。影片开头,邦德和Felix酒吧重逢时,Felix就说,“这年头,要分辨好人和坏人,英雄和反派,太难了”。是god还是psychopath, 全在一念之间。

    本片反派使用的技术其实是英国国防部开发出来的,初衷当然是好的,精准杀敌,避免误伤。而Safin拿到之后,做了点改动,在他来说,初衷也是好的,除恶务尽,防患未然。说起来,没有原则冲突,只是路线之争罢了。所以在我看来,他们都是邪恶的。有的技术,其诞生本身就是邪恶的,比如原子弹,比如《幽灵党》中的全民监控。而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做神,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

    所以Safin其实并没有被misunderstood, 因为就像一个人不该因为自己的肤色、性别和种族被judge一样,人也不该因为自己的基因被决定生死,能决定生死的只有个人的行为。所以像007这样的地面特工会始终被需要,因为杀人这事儿不该是靠数字靠算法决定,而应该靠人的判断。

    女版00特工: "nothing is impossible"

    在预告片里有一段邦德对峙惊奇队长的队友Lashana Lynch,邦德问“00特工?”, Lashana答“两年了”。在影片上映前,几乎所有的访谈节目都会问她是零零几,但主创们守口如瓶,把这个秘密保守了两年。开画以来,各大论坛和媒体报道中,这个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我们知道,她就是007,是的,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女版007。《伦敦生活》主创Phoebe Waller Bridge中途加入编剧团队,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电影系列加入了女性主义的元素。

    虽然DC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女性应该去开发比007更好的新角色,为什么一定要做007呢? 但是反过来讲,女性为什么不能是007呢?既然M能从Madam变成Sir, 007也应该可以从Mr变成Ms. 就像Lashana在预告片里说的一样,时代变了。而如果你给我使绊子的话,我会打烂你的膝盖。


    说是路人粉,结果一不小心写了这么长的影评……只能说这部电影确实好看。电影拍摄于2019年,放到两年后的今天看,丝毫不觉得过时,片中的磁力”电梯“、隐身潜艇机今天看还是很漂亮的科幻设定。DC当然是老了,虽然没有像布鲁斯南在最后一部中一样藏不住大肚子,但身材确实不复从前,本片几乎没有近身肉搏,有也打得很难看,和年轻反派对打还得依靠高科技作弊。身体机能下降到不达标,片中还故意让M问了一句“哪个是007?”来强化他和女版007 的差距。但是主创团队是真的爱这个项目,情怀打足,影片最后的最后,在圆柱形的通道里, 还特意让邦德复刻了片头经典的拔枪动作,枪响,敌人应声而倒,这让人怎能不爱呢?

    经典片头
    《无暇赴死》截图,截自访谈节目clip

    前几天,狼叔休·杰克曼在ins上po了一段DC接受采访的短视频,因为英国有传狼叔可能是下一任007, DC一脸严肃地开玩笑说Hugh's not gonna be the next one, not through my dead body.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电影,看完之后我想说,这两个人都有最好的系列电影告别片,虐可能是虐,但是,就像张爱玲说的,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梢。

     5 ) 007新作《007:无暇赴死》影评!丹尼尔版007完美谢幕之作?

    YO,《007:无暇赴死》这部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部詹姆斯·邦德特工电影,也是迄今为止007系列时长最长的作品,在时隔将近2年的延期后,终于上映了,这部会为丹尼尔版的007系列划上圆满的句号吗?

    目前电影的评分已经出来了,在各个平台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今天这期我们就来聊聊这部《007:无暇赴死》。

    丹尼尔·克雷格的最后一部007可谓是一波三折,在他带着严重的脚伤艰难的拍完《幽灵党》之后,丹尼尔和其他很多演员一样,对重复饰演一位角色固化自己的演绎生涯产生了排斥,而幽灵党也是邦德最大的劲敌,在《幽灵党》中幽灵党被灭掉之后,似乎该影片可以成为丹尼尔卸任邦德的一部作品了。

    但这样的拍完后突然的“不告而别”,又并不是一个系列成为优雅与荣耀谢幕的做法,这有点像《天幕杀机》M夫人被告知突然退休一样,少了些许圆满和仪式感。

    邦德要怎么和观众告别,成了我觉得《无暇赴死》这部电影诞生的最终原因,也是这部电影存在最重要的问题,甚至这个问题超过了影片的故事和打斗本身,这部电影是丹尼尔对饰演邦德这个角色,以及丹尼尔面对观众最为温情和私人的话别,如果你从这个角度去看到《无暇赴死》这部电影,这部作品会让你饱含感动。

    诚然这不是我觉得最好的丹尼尔版的007电影,但影片必然是为这个系列做出最周到和诚意的诠释,尤其从邦德自己的心路历程出发去看待,从开始邦德在《皇家赌场》的自负和动真情,到《量子危机》带着私人复仇信念去执行任务,《天幕杀机》中对组织和体制的质疑,再到《幽灵党》义兄反派让他不得不再次面对自己的过去。

    在这些冒险旅程中,邦德死里逃生,在失去和获得反复中得到最坚定的信任,以及收获了再次的真情。

    《幽灵党》中的斯旺博士,成为了邦德内心暗处早已死灰的情感再次重燃的火种,她在《无暇赴死》中和邦德再续缘分,而他们的感情,在影片中将要面临更重大的考验。

    《无暇赴死》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特工做任务的电影,我指的并不是影片是文艺片,它也是一部商业片,但160分钟的电影,用了不少的时间去刻画了邦德此前几部作品只是用来点缀的文戏,这部电影拉长了邦德稀松平常但又珍贵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影片一开始就接着《幽灵党》的结局,邦德解决掉幽灵党最大的老大,也就是邦德的义兄布洛费德后,邦德和斯旺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甜蜜退休生活,但好景怎么会长,幸福的日光越强烈,照出两人的阴影就越明显。

    他们阴影之下的邪恶势力,再次不请自来,邦德好不容易憧憬的未来被猛然击得支离破碎,两人不得不因为某些原因分开。

    时光飞逝,5年之后,阴影下的组织日渐庞大,进而影响到包括美国CIA在内都要参与的任务,此时大家都想到了正在牙买加继续过着退休生活的邦德。

    邦德虽然看起来已经可以与世无争,但他知道这个阴影始终会有一天和自己的影子相联结,于是邦德带着他略带憔悴,并且已经能看得出不再年轻的体格重出江湖,去完成他的终极任务。

    每部邦德都会有一部主题曲开场,除了《皇家赌场》用复古平面动画致敬此前007系列展示,从《量子危机》开始就用了CGI真人转场穿插整部影片的关键元素和议题,可谓是成为视觉艺术开场的试验田,这一次也不例外,每一个转场和元素的设计,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尤其是一处DNA和武器结合创意,契合本片要素又充满巧思。

    而且每次开场也都会请到一位当时最红歌手献唱,本片也不例外,比利·艾利什成为演唱007系列主题曲最年轻的歌手,不过坦白讲这首歌并没有前面几部主题曲来得这么壮阔和大气,但却也符合邦德在这部的心境吧,对于每首歌的喜爱程度这个真的太主观了,我个人是更喜欢《天幕杀机》和《幽灵党》阿黛尔和山姆·史密斯的那两首,两人浑厚和又有穿透力的嗓音,配合着精彩绝伦的开场CGI动画,更让人印象深刻。

    等到开场演绎结束后,邦德的任务就此展开,一个接着一个的艰难任务和谜题等着邦德去完成和解锁。和《碟中谍》不一样,同样都是老特工,伊森给人带来的是每次呈现更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而邦德更多把焦点放在和对手的正面对抗上。

    相对来说,整部电影我更喜欢最终反派没登场前的那些铺陈的段落,那个时候一切恐怖事件的原因,和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被层层包裹,所有机构和组织都在为着自身利益去权衡事宜,邦德如同汪洋孤舟在海浪中潜行并寻找答案。

    这个寻找的过程就充满天然吸引力和好奇心,邦德在找寻线索的过程中落入到了更深的谜中谜里,反转和惊喜都在随时发生。

    尤其是在古巴做任务中分派到和邦德合作的帕洛玛,看过《利刃出鞘》一定不会陌生安娜·德·阿玛斯和丹尼·格雷格精彩的对手戏。

    在这一部两人再续写了短暂的任务合作,对于邦德早已名声在外,第一次出任务的帕洛玛紧张中带着可爱,成为任务中幽默的调味剂,但到了真正危险来临之时,却又发现帕洛玛所谓的紧张和不知所措,其实是她无意间透露的最强凡尔赛,连邦德看到她的身手都要暗赞连连。

    对了在影片中还不断制造包袱去调节影片中严肃的剧情,而且每个梗都和邦德以及前面四部作品都有所联动,如果你前面一直追下来会更有体会,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幽默成分,应该是所有丹尼尔版007中比重最大的了。

    影片这次在《皇家赌场》和《量子危机》中的CIA探员费利斯·莱特也回归,并为我们奉上他和邦德最为动人的一场情谊演绎。

    莱特虽然在这个系列只是客串的点缀,但串起来后却也能形成一个不错的角色弧光,有始有终,虽然是小角色,但在这部也同样让人共情。

    不过在这之后影片开始进入到有点太面面俱到的陈述里,少了前面巧妙的铺垫和制作悬念的紧张感,更多的是直来直往的做任务以及引出反派。

    或者说是反派自己现身,一个凌驾于幽灵党更为强大而低调成长的反派组织。

    其实在今时今日的商业片中,关于反派人设塑造已经层出不穷的了,影片中拉米·马雷克饰演的萨芬这反派,虽然每部邦德电影反派都有着自己的气场,但相对于《天幕杀机》中就反派动机和复杂构成而言,《无暇赴死》的反派并没有太能形成自己独特气质和魅力。

    拉米·马雷克有在尽量去塑造该反派对世界已经生无可恋的反社会反派形象,但过于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套路动因,依然没能让这看似比幽灵党还要深藏不露的反派有多么可怕和深刻。

    这次007依然建立在要制造一个比上一部更强大的反派,来衬托邦德更能打,更强大,更无所不能,但这样的单纯表面正反上升旋螺式对比,却忽略了反派内心戏份的深化,以至于造成给人印象只是一个很坏很强的反派,仅此而已。

    这一不足就暴露在萨芬和邦德有段颇为长时间的对话辩论博弈上,场景布置有着日式元素的设计,两人面对面跪坐着促膝长谈,可以看出这是导演凯瑞·福永最为擅长的长台词调度,算是致敬了英格玛·博格曼《第七封印》中两角色的下棋对谈,还有一些黑泽明电影的味道。

    但实际的对话内容也正因为前面聊的反派塑造和动机过于薄弱,让本来可以沉下来的正反两派精神博弈变得稍显沉闷。

    不过反而在影片里正反对抗中,邦德和斯旺博士之间的感情冒险故事线,却能脱颖而出成为亮点,前提是你要清楚邦德在《皇家赌场》如何被感情“背叛”和心灰意冷的,真的不去看看我辛苦做的007“大”系列吗。

    就如这部电影制作的目的,就是为完整和圆满落幕邦德而立起来的,因此如果你一直追丹尼尔007版本,你会在影片中再次体会到丹尼尔在整个系列最柔软的感情牵绊,再次受到威胁和挑战,而最后邦德的抉择和结局真的让人唏嘘和感动,这或许也成为该影片高分的原因所在。

    人世间最远的距离不在于生离死别,而是在于好不容易得以团聚但却又无能为力。看过电影大家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邦德007系列,在这一部翻到了他所在的最后一页,在《成为詹姆斯邦德》纪录片中,有记录丹尼尔在拍摄《无暇赴死》最后杀青戏的片段,主创选择了邦德和新手特工帕洛玛做完任务后握手分开的一场戏,邦德离开事发现场,消失在长长的街道转角处。

    这个任务正好需要邦德身穿标志性黑白相间的西装领结礼服,丹尼尔·克雷格作为饰演詹姆斯·邦德正式和观众道别,同时这样有着特别安排的杀青,也是作为该角色系列的一种传承。

    虽然丹尼尔在饰演邦德期间也经历过疲倦和质疑,但15年作为饰演邦德生涯的经历,真正来到道别之时不免也让人充满不舍。

    或许这部电影放在影史坐标评价的话并未能成为惊艳之作,但作为丹尼尔饰演邦德的告别之作,已经让人看到丹尼尔对007系列真挚的情感和爱,丹尼尔并不沉醉于该角色给他带来的名和利,而是选择用一部作品去让他和邦德这个角色,让他和观众好好做一次银幕上的卸任,而不是一直把自己的热度和邦德形象消费殆尽。

    我之前一直不太理解这部电影干嘛叫NO TIME TO DIE,直译过来其实就是“没时间去死”,好听的官译就是《无暇赴死》,《生死之交》,《生死有时》。

    但我看完影片后更直白的意思我觉得是”没有时间等死,或“没有时间让自己无所事事的老去”,这或许也就是邦德作为特工的宿命,从《皇家赌场》那一部开始,邦德就在船上给M夫人写着辞职信,终于到了第5部,邦德可以卸下所有的重担和疲惫,让代号007因为詹姆斯·邦德而显得有意义。

    过后当大家聊起詹姆斯·邦德聊起007时,丹尼尔·克雷格将会是成为新世纪无法绕开的007版本,这个系列有着《皇家赌场》让人意想不到的惊艳,有着视觉华丽和深度的《天幕杀机》,还加送两部动作戏还不错的《量子危机》和《幽灵党》,同时也有着完整诚意的《无暇赴死》落幕篇章。

    好!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部《007:无暇赴死》的点评就聊到这里。希望能给没看或已经看过电影的大伙伴多了层浅薄的理解和帮助,请期待大聪更多的精彩解析视频!

     6 ) 当007遭遇新世纪,“邦女郎”能走出花瓶标签吗?

    近日,007最新系列电影《007:无暇赴死》上映,引发了新一轮对于这个古老IP的讨论。

    对于许多年轻观众来说,丹尼尔·克雷格或许就是那个传奇特工007,是“邦德,詹姆斯·邦德”。因为当皮尔斯·布鲁斯南于2002年在《007:择日而亡》后卸任邦德一角后,克雷格于2006年的《007:大战皇家赌场》中进入新世纪观众的视野,于15年中共参演了五部詹姆斯·邦德电影。

    相比于其前任或许数量有限,但恰恰是这新世纪五部克雷格版的詹姆斯·邦德,让这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特工依旧还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跟上观众们朝三暮四的审美,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由布鲁斯南开启的新一轮“邦德热”,并且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改变。

    而伴随着邦德形象的变化,片中“邦女郎”的形象也在试图摆脱花瓶的刻板标签。这其中,也反映着我们对于性别气质理解的变化。自1962年诞生以来,007系列电影中的性别气质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一变化呢?

    撰文| 重木

    01

    007系列中的邦德,中产阶级男性的理想气质

    历史上,邦德电影曾因版权问题而陷入低迷。恰恰是皮尔斯·布鲁斯南的邦德,让这一系列电影得以重生,让这个充满“二战”时期色彩的特工得以进入新的时代。

    布鲁斯南般的邦德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由第一任邦德扮演者肖恩·康纳利所奠定的角色基础,即形象高大、健美且有着一头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的黑发。虽然原著作者弗莱明在对康纳利试镜邦德一角时的评价不高,觉得他俩形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当时的制片厂主要依赖于康纳利的“典型男性形象”,觉得会是最大众且更安全的选择。

    肖恩·康纳利出演的第一部邦德电影《诺博士》。

    如果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阅读弗莱明的原著小说时或许对邦德也有着不同的想象。但当1962年康纳利出演第一部邦德电影《007:诺博士》后,电影的大获成功也使得康纳利版的邦德形象开始成为读者模糊不清记忆中的具体形象,并且随着其后五部电影的反复巩固和再生产而使得邦德形象被固定,并在其后成为制片公司以及四任邦德继任者的主要参考模板。

    而与此同时,电影版的邦德也在原著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再创造,尤其是削弱了我们在《皇家赌场》中所看到的邦德形象,其中最典型的特征便是他身为特工而导致其不得不面对的孤独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偏冷漠阴郁的形象,以及如作者弗莱明所强调的其注定无聊和无趣的生活(“詹姆斯·邦德”的名字便体现着作者对这一角色形象塑造的意图)。但在好莱坞的系列电影中,康纳利的邦德风流倜傥且身手矫捷,几乎是一块行走的“女性吸铁石”。而恰恰是为了加强邦德的花花公子形象,电影为此创造了在之后大受欢迎且十分著名的“邦女郎”形象。

    《皇家赌场》剧照。

    第一部邦德电影虽然产生自西方社会运动与传统观念开始动摇的上世纪60年代,但被几大巨头占据的好莱坞却依旧是一个铁桶般的男性权力与游戏场。主流的两性(气质)认知渗透在此时的诸多流行和娱乐电影中,邦德系列电影或许就是这其中最好的样本。

    在某种程度上,詹姆斯·邦德是作者弗莱明自身的童话想象,而经过好莱坞的加工塑造和宣传,他也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男性形象:理性、正义、健壮且极具性吸引力。而这恰恰是当时西方主流社会的典型男性气质,或说是理想型男性气质,尤其对作为此类典型消费主体的中产阶级男性而言。

    02

    二元对立的性别气质,拯救者邦德与被拯救的女性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邦女郎”的角色和形象,以及她们在电影中的作用。在《诺博士》中的女性形象为其后邦德系列电影中的“邦女郎”奠定了基础(邦德系列电影海报中性感女性往往占据半部版面)。而电影中的这些女性角色和形象也恰恰正是当时此类大众流行电影中最喜闻乐见的,如金发碧眼的性感女郎、穿着紧身旗袍的东方风韵女子以及最典型的蛇蝎美人。这些女性我们在其后的邦德电影中将会反复看到,且大都延续着相似的谱系,如异域风情女子,从而导致这些邦德电影背后隐藏的东方主义目光始终若隐若现。

    对早期的邦德电影来说,“邦女郎”们一般只承担着作为男性附属品、陪衬或战利品的功能——这一女性的典型功能在列维-施特劳斯以及盖尔·鲁宾等人的人类学研究中便被强调——且主要围绕着詹姆斯·邦德;另一类女性则是西方文化尤其是伴随着好莱坞大众流行文化兴盛而出现的“蛇蝎美人”,她们大都会是金发碧眼的尤物,以其容貌和性感引诱男人,从而获得情报或是取其性命。

    在二十多部邦德电影中,这样的女人层出不穷,受其所害的男人数不胜数,但往往是在遭遇和面对詹姆斯·邦德时遭遇滑铁卢。

    《无暇赴死》剧照。

    詹姆斯·邦德正是那个能够分清善恶与淫邪女性的男人,不仅仅只因其特工训练,在其背后还暗指其作为男人本身的特权。即能以一种理性之眼,看透来自女人这一充满诱惑和迷惑生物的伎俩。理性之光能够照亮幽暗的混乱之地,因为007就是秩序和光的象征。

    正是在这里,我们会看到邦德系列电影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即它始终带有一股强烈的传统性别观念:作为拯救者、重塑秩序、正义的男性和作为花瓶、等待着被拯救的消极女性,以及那些不服从主流性别制度而肆意妄为的蛇蝎美人们。

    这种二元对立与邦德电影产生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但吊诡的是,伴随着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反传统、开始批判传统女性观念和性别气质时,邦德电影却似乎依旧存在于真空之中,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一模式在其后的十多部电影中被继承且反复生产,从而使其渐渐具有另一种特质和作用。

    康纳利版邦德,《诺博士》剧照。

    康纳利版邦德的成功或许恰恰说明了电影公司的深思熟虑,他们抓住了即将遭遇社会和观念撕裂之群体内心中的慌张、不安、恐惧以及强烈的怀旧渴望。也正因此,我们或许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为什么当外部社会以及人们的观念开始遭遇翻天覆地的改变时,邦德系列电影却依旧能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或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为这些即将失去或是恐慌着自己将失去传统性别特权的人营造了一个永恒的童话空间。

    在其中,性别角色和气质依旧各安其位,邦德这一男性超人依旧能够把被各种来自体制或是边缘的邪恶势力击碎,秩序和安逸将重新归来……而无论是电影中的邦德还是作为战利品送给邦德、以及送给那些投射在他身上的众多男性目光的“邦女郎”们,也都在一遍遍地重现着(男权制度)旧日的辉煌和稳定。

    03

    邦女郎之外,邦德的身体也成为被凝视的对象

    或许也正因此,我们才会理解1995年由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黄金眼》的意义。一方面,它作为低迷多年之后邦德电影重归的第一部在很多层面上都或明或暗地呼应或致敬着之前的传统,如“黄金眼”与1964年肖恩·康纳利主演的“金手指”的联系;另一方面便是作为重启的新邦德电影,布鲁斯南的邦德依旧继承了传统模式,从其选角到故事,以及作为邦德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邦女郎”形象:一个作为邦德的床伴,另一个则依旧是变态的蛇蝎美人反派。

    布鲁斯南版的邦德电影在这位特工的塑造上并无颠覆性的改编,而只是在继承中稍有增添,如对邦德优雅绅士的形象进行加强,以及相比于前几任邦德的过分超人化而对其进行了稍微的“人化”。但整体而言,布鲁斯南的邦德依旧继承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气质意识都十分陈旧,而也恰恰是这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看起来如此不合时宜的角色形象和电影意识却让邦德电影再次火爆。

    《无暇赴死》剧照。

    “陈旧”中隐藏着某些被怀念的东西。而这样一种看着“老派”的电影里恰恰保存了那些在现实日常中已经渐渐消失的特权。伴随着女性意识在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之后的觉醒和张扬,以及女性消费者群体的崛起,开始改变传统消费结构与分布模式,使得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开始考虑她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欲。虽然布鲁斯南版的邦德似乎依旧还遗留在五六十年代,但他也不得不开始面对九十年代坐在电影院中的女性观众们对其的“凝视”和欲望。而这一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作为欲望的镜头所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只是“邦女郎”,邦德的身体也开始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在克雷格版的邦德中,他的身体成为被凝视的焦点。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对于异域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在渐渐改变。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化使得电影公司希望扩展自己的影视版图,因此需要考虑其他地域和文化群体的需要;另一方面,邦德电影从开始就隐藏在其中的东方主义意识形态也渐渐被警觉且遭到人们的批评。

    在弗莱明的小说中,邦德似乎依旧生活在一个日不落帝国盎然挺立的时代,他的足迹在各大洲和国家之间穿梭,而其中又以东方最为频繁。虽然邦德系列电影在殖民主义上表现得隐秘且暧昧,但“异域女人”这一形象本身依旧赤裸裸地展现出其东方主义与性别主义的合流,被窥探和想象的东方被他者化,而这个他者是个女人。

    布鲁斯南塑造的邦德,《黄金眼》剧照。

    当2002年布鲁斯南拍完自己最后一部邦德电影,在面对新世纪时,这个陈旧的系列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就像当DC对其旗下的蝙蝠侠这一形象涸泽而渔之后,如果不能突破这一瓶颈也便意味着商业利益上的死亡,因此诺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所有的此类超级英雄电影开辟出了一条新路。经过四年的准备和选角,当最终确定新任007是一名叫丹尼尔·克雷格的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时,舆论一片哗然,尤其当媒体发现这个男人与之前的邦德扮演者形象完全不符的时候,人们对新系列邦德电影的期待几乎降至冰点。

    然而恰恰是这一不按传统模板选角的举动,或许可以看作是新世纪邦德电影制作公司也开始意识到传统的邦德电影在布鲁斯南的卸任后也便结束了。那是一个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故事和形象,而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电影市场,也必然需要新的邦德形象出现,而克雷格看似非典型,但至少是改变的第一步。而其后克雷格通过五部电影对这个过分陈旧的特工形象的新塑也确实为这一系列增添了新的可能。

    当克雷格被确定为新任007扮演者时,人们对其直接的不满便是他178cm的身高以及金发。从肖恩·康纳利到皮尔斯·布鲁斯南的邦德都是人高马大且一头黑发,给人一种强壮且稳重的感觉。但克雷格除了身形的不符合,还有他本身带有一股稍显阴郁敏感的气质,而恰恰是这一点令人们不安且不满。如果我们说康纳利和布鲁斯南是传统典型的男性——根据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所言即杜绝一切女性气质,如感性、敏感和脆弱等,那克雷格则不在这一光谱之中,且他似乎还“沾染”着一些女性气质。而恰恰是这一“女性气质”,让我们在五部克雷格的邦德电影中看到了一个不再那么超人的007。

    《男性气质》,作者: R.W.康奈尔,译者: 柳莉 / 张文霞 / 张美川 / 俞东 / 姚映然,版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3年7月

    作为克雷格首部邦德电影,选择《皇家赌场》改编意义非凡,因为它是弗莱明邦德系列中007首次登场的处女作。在改编里,邦德与维斯帕的感情成为电影中的重头戏,且成为贯穿其后几部电影的重要隐线。而也恰恰是在这里,我们首次看到原本“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邦德终于动了真情,爱上了一个女人,而不再仅仅只是床伴。

    04

    褪去刻板标签之后

    在《皇家赌场》中,导演小心翼翼地处理着邦德和维斯帕的感情,在初次遇袭一幕,邦德安慰着蜷缩在浴室的维斯帕。在这一幕,我们看到那个如铁如钢一般的特工作为人的一面,作为一个有感情的男人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女人遭到伤害时表现出的温情、体贴、敏感和真挚。在传统邦德电影中,这些情感都无处可寻,因为它们太“女性化”了。

    这便是克雷格版的邦德所需要面对的新的社会环境,在一个人们对过分神圣或是超人式的东西都产生怀疑的时刻。作为传统仅存的特工、超级英雄以及超人等形象都在遭遇存在式危机后开始转变,蝙蝠侠不得不在人性的善恶之间挣扎、超人不得不面对民众的质疑,而007这位传奇特工也必然需要从真空的世界里落到人间,让我们看一看他作为人不那么事事顺心的一面。而有趣的是,“作为人”往往便是恢复其在传统中被删除、排斥和压制的东西,对邦德这样的“典型男人”来说便是那些“不那么男人”的特质。

    从《皇家赌场》到2021年的《无暇赴死》,邦德不再处处留情,尤其当他爱上维斯帕以及其后的玛德琳·斯旺后。克雷格的007彻底变成了一个在充满危机的环境中努力保护自己所爱之人的“普通”男人,而恰恰是这样的男性获得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们——的喜爱。人们对传统过分刚强的男性气质已经产生怀疑,尤其对“有毒男性气质”展开反思和批评;与此同时也对传统中以二元对立进行两性气质区隔的行为和意识形态进行解构,以希望重塑男女交往模式且为多元的性别气质的存在创造新的空间。

    《无暇赴死》中,邦德与玛德琳。

    除此之外,女性也发现她们在传统邦德电影中的“花瓶”与蛇蝎美人形象,而制片公司也意识到这一刻板印象可能影响女性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消费热情,因此对其进行重塑。在面对新世纪各类女性运动的批评和挑战中,好莱坞也顺应潮流开始更加注重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伦敦生活》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也是这部007电影编剧之一),就如《无暇赴死》中反派扮演者拉米·马雷克所说的:“剧本中对女性角色地位的大力提升,是邦德系列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需要做的一项正确调整”。

    由此我们才会在克雷格版的邦德电影中看到几位与传统模板不同的女性角色,如军情六处的负责人M、曼妮·佩妮、维斯帕和玛德琳,《无暇赴死》中新任的黑人女性007诺米以及另一位由安娜·德·阿玛斯扮演的女特工帕洛玛。

    帕洛玛这一女特工形象颇有意思,在电影中她说自己只训练了三周,看着像是新手小白,如传统“邦女郎”一样身着一袭黑色露背长裙,性感撩人,作为邦德的助手。但结果却十分惊艳,帕洛玛身手矫捷凌厉、近身肉搏、夺枪反杀,一套操作行云流水,成为整部电影中最大的亮点。除此之外,编剧似乎还有意地在这里设计了几个小动作,揶揄讽刺传统邦德电影模式,如当帕洛玛来解邦德衣服时,后者以为是其主动示好,但结果发现只是让他换衣服。

    对传统邦德电影熟悉的观众看到这里大概会会心一笑,曾经到处通吃的邦德所积累的自信让他对女性行为的判断十分自我。而新系列的邦德电影恰恰在尝试削弱007身上的这部分,虽然这些行为在传统系列中被塑造成邦德魅力的结果。

    007小说系列之《皇家赌场》作者: [英] 伊恩·弗莱明,译者: 秦闻佳,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克雷格的五部007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条隐秘的联系,即一个有血有肉邦德的诞生。尤其因为维斯帕在《大战皇家赌场》中的死亡直接促成了邦德在《大破量子危机》中的愤怒和复仇。而也恰恰是在这一个人情感蓬勃的时刻,邦德离我们更近,离他的前任者们所塑造的形象越远,最终在《无暇赴死》中完成这一任邦德的彻底更新,即其有限性。

    但即使如此,作为一部有着沉重传统包袱和传承的系列电影来说,克雷格的邦德在其改变中也依旧努力地保持着其原有的风格,尤其是作为一个特工故事的精彩以及在打斗戏上的更新,这些是007系列无法彻底抹除的核心。而也恰恰是这一框架,使得好莱坞这一典型的电影模式的改变始终会是有限的。就如许多观众对《无暇赴死》中新任的黑人女性007的质疑和不信任,以及这一系列电影在面对新的社会处境和多元观念影响时所展现的“妥协”程度。

    《无暇赴死》剧照。

    但即使如此,丹尼尔·克雷格版的007依旧是值得赞许的。他情感丰富,敏感脆弱,时不时的幽默让他充满魅力;对于自己的特工技能,他自信且专业,但时常遭遇的关于自我的危机却也会让他产生动摇和遭受危机。克雷格版的邦德恰恰展现出了这个看似滴水不漏的特工灰色世界中的阴郁一面,即对一个个体而言关于存在的危机,以及对于善恶的挣扎。

    与此同时,那些出现在邦德附近的“邦女郎”们也渐渐开始脱离这个男人而获得自我意识,以及她们对于自身工作、生活和爱情的奋斗与期待。她们不再仅仅只是那些等待着被保护和拯救的弱者,或是无用的花瓶,而开始在这个男性的世界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形象。

    这是进入新世纪的007电影所努力的方向,其实也是所有与之类似的系列类型电影所必然要探索的新的可能。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重木;编辑:走走;校对:刘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7 ) 《007:无暇赴死》:一部致敬过去24部电影的彩蛋大集合

    对于007的影迷来说,《007:无暇赴死》绝对具有别样的意义。

    因为它不仅仅是第25部007电影,也是丹尼尔·克雷格的最后一部007电影,还是整个007电影史上首次“杀死”007的电影,更是一部致敬了过去24部电影的彩蛋大集合。因为导演凯瑞·福永说:“这部电影里大量引经据典了过去的邦德电影,从场景设计到世界观都是。”

    诚如所言,这部长达两个半多小时的电影,几乎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在致敬过去。6任007,25部电影,将近60年的时光,有太多的历史、典故、彩蛋能够放进《无暇赴死》中。所以说这部电影或许不该叫“无暇赴死”,更像是“目不暇接”。恰好因为这两年补了不少007前作,观影的过程中总是能够联系到很多前作的元素,因而看到了很多的感动之处。

    1. “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

    《无暇赴死》最先致敬的是1969年的《007:女王密使》,这部整个007电影史上最不受认可的电影,男主角乔治·拉扎贝也在仅仅只出演了一部之后就马上卸任。

    但是今天回头来看,其实这部电影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尤其是为邦德这个角色加入了柔软的一面,就像丹尼尔·克雷格所塑造的邦德一直在做的一样,让这个角色有更多的爱恨情仇,显得更加人性化。

    《女王密使》,007与崔西

    《女王密使》也是007电影史上极少数不是happy ending的一部。在电影的最后,邦德和女主角崔西在前往度蜜月的路上遭到反派袭击,崔西当场中弹身亡。此时的邦德像每一个失去挚爱的普通人一样,只是抱着死去的爱人说道:“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

    在《无暇赴死》的开场,邦德同样也对玛德琳说了一句“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毫无疑问,这是在致敬《女王密使》,也让人不免提前猜到了电影的结局。

    除此之外,就连电影的配乐都同样致敬了《女王密使》,就是那首知名的、由Louis Armstrong演唱的《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汉斯·季默也把它融入到这次新制作的配乐之中。

    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

    2.“来自兰利的兄弟”

    《大战皇家赌场》

    电影中出现的一句台词“来自兰利的兄弟”(A brother from Langley),指的就是007唯一真正的伙伴——CIA探员Felix Leiter。所谓兰利,当然就是我们熟知的CIA总部设在美国维吉尼亚州兰利。这个角色最早出现于1965年的《007:霹雳弹》,此后曾在多部电影里为邦德挺身而出,不仅提供物资装备,甚至甘愿赴汤蹈火。

    在克雷格的第一部007电影《007:大战皇家赌场》里,这位特工就曾出现过。在克雷格时期的五部电影中,他同样多次挽救孤立无援的邦德。因此当这次代表CIA的他需要邦德协助时,退休了的邦德也毫无怨言,马上向这位兰利兄弟伸出了援手。

    《无暇赴死》

    最后,Felix葬身大海,虽然算不上同年同月同日死,也算得上兄弟两人在同一部电影里共同赴死吧。兄弟之间的至高情义。

    3. 来自过去的玛莎拉蒂

    《无暇赴死》

    《无暇赴死》的开场有一幕戏,邦德在意大利扫墓的时候被幽灵党埋伏,反派开着一台玛莎拉蒂直冲冲地撞向邦德。了解007电影历史的观众可能会意识到,玛莎拉蒂并不常出现在007电影里。或许是因为太现代了,玛莎拉蒂经常出现的电影应该是《速度与激情》。

    不过在1989年的《007:杀人执照》,玛莎拉蒂曾短暂地出现过一次。这台玛莎拉蒂属于反派大毒枭弗朗兹·桑切兹,他心狠手辣地杀害了邦德好兄弟Felix的妻子,还致使Felix残废。邦德发誓要为其报仇。所以这台玛莎拉蒂无疑暗示着,Felix也会遭遇不幸的事情。当然剧情果然也是这么发展的。

    《杀人执照》

    4. 永远至爱的阿斯顿·马丁

    既然说到车,那就不得不提到阿斯顿·马丁。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豪车品牌之一,就连詹姆斯·邦德也无法抵抗它的诱惑。

    首先是阿斯顿·马丁DB5这款,从1964年的《007:金手指》开始,电影里就经常出现各种不同样式的DB5。对于克雷格的邦德来说,自然也免不了延续这一传统。在第一部007电影《大战皇家赌场》里,他就从反派手中赢来了一台DB5。

    《大战皇家赌场》

    随后在《大破天幕杀机》中,邦德珍藏的DB5高调亮相,大显身手。这台经过改装的DB5不仅仅是一台炫酷的跑车,更是一台移动的战车,带有防弹功能和机枪设备。当然最后也被邦德糟蹋成一堆废铁,幸亏有装备大师Q回收改造了它,最终又在《幽灵党》中再次复出。

    《无暇赴死》

    在最新的这部《无暇赴死》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这台DB5,搭配着烟雾、炸弹、防弹玻璃、机枪等武器装备,再一次带领邦德杀出重围。

    《黎明生机》

    除此之外,《无暇赴死》中还出现了一台阿斯顿·马丁,型号是V8 Vantage。这款车曾在1987年的《007:黎明生机》中出现过。当年的那台V8 Vantage也非常炫酷,除了带有最基本的防弹功能之外,轮轴上还安装了镭射光线,底盘上安装了雪橇,排气管上加了后燃喷射功能,甚至还在前保险杆上加载了两枚导弹,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

    不过《无暇赴死》里出现的这台V8 Vantage只是一辆普通的跑车而已,但是但是看见邦德帅气地掀开防尘罩,一脚油门把豪车开上街头的时候,还是足够令人兴奋。

    5.反派专用车路虎

    除了那些高不可攀的豪车之外,007电影系列中倒是也曾出现过一些稍稍努努力或许也能买得起的车,比如最典型的就是英国的骄傲——路虎系列。

    在1983年的《007:八爪女》,邦女郎驾驶着敞篷路虎车救援詹姆斯邦德;1987年的《007:黎明生机》最后,也是路虎载着邦德和邦女郎逃出生天。

    到了丹尼尔·克雷格的时代,路虎几乎快成为反派的专用车了。2014年的《007:幽灵党》,反派组织就是开着改装大路虎在雪地上追击邦德。到了如今的《无暇赴死》们,反派再一次猛开路虎,在林间野地里纵横驰骋。只不过依旧追不上邦德开着的那台老丰田。

    不过说起来,好像路虎在很多电影里都是反派专用车。毕竟高大、威猛、硬派、全身黑漆的路虎,怎么看都很像是反派开的车,尤其是一连串一起开过去的时候就更毋庸置疑了。

    6. 牙买加与“黄金眼”庄园

    在电影里,退休之后的邦德定居在牙买加。他的家是一座开放式的庄园,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推开门窗就是沙滩和大海,让人羡慕不已。

    其实这座庄园就是007小说作者伊恩·佛莱明的故居,位于牙买加北部的Oracabessa海湾,占地15英亩,被命名为“黄金眼”。没错,正是与1995年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007:黄金眼》同名。正是在这个庄园里,伊恩·佛莱明写出了无数部邦德小说。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热门度假区了。

    黄金眼

    说到牙买加,其实007系列第一部作品1962年的《007:诺博士》,故事就是从牙买加开始的。当时军情六处驻牙买加的情报员被暗杀,邦德临危受命,前往调查原因。一代情报员007的传奇就由此开始了。所以说,007与牙买加缘分不浅。让退休的邦德回到故地,也算是导演非常有心的安排。

    7.反派品味大融合的孤岛基地

    在《无暇赴死》中,大反派萨芬的基地选在日本北部靠近俄罗斯的一座孤岛,这座基地的设计基本上是007电影史上各大反派基地品味的一次大融合。

    首先,孤岛设计明显致敬了第一部邦德电影《诺博士》。在《诺博士》中,大反派诺博士同样霸占了一座孤岛作为基地,他在岛上建造了一座大型核反应炉。因此电影中的反派工作人员都穿着核防护服,累死的设计也同样出现在《无暇赴死》中。

    此外,《无暇赴死》中基地的内部设计,还与1967年《007:雷霆谷》和1977年《007:海底城》都有相似之处,尤其是高挑的内部空间,老旧的大型控制室,以及可以停下数艘潜水艇的海上要塞空间。凛冽的冷战风格再度重现,其实还挺带感的。

    《海底城》

    《无暇赴死》

    同样的跟过去无数部007电影一样,电影的最后总是炸毁反派的基地,然后在一片爆炸中邦德头也不回地跑出来。只不过这一次,邦德选择没有逃出生天。

    8.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反派

    不仅反派的基地设计致敬了《诺博士》,其实就连反派萨芬这个角色也与诺博士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有着神秘的东方气质。萨芬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带着诡异的能剧面具,穿的衣服也像是改良版的现代和服,基地的位置也选在了日本北边的孤岛,内部设计还带有很浓厚的侘寂意境,甚至包括榻榻米和跪坐的方式,这一切无疑都是为了塑造萨芬这个角色身上带有的东方气质。而诺博士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国人,中德混血的诺博士也极具东方气质。

    最大的相同之处,其实是他们的心脏都长在右边。在《无暇赴死》的开场,年幼的玛德琳明明射中了萨芬的心脏,但是他并没有死。第一反应是看着他斑驳的脸,以为他有着特殊的身体机制。但是一旦把他与诺博士放在一起思考之后,才意识到这只能说明萨芬的心脏也是长在右边的。

    诺博士是007历史上的第一位反派,而萨芬从007被“杀死”的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最后一位反派,所以这一头一尾的相似性设计,正是导演巧妙地对起源的致敬,对历史的总结。

    9.纳米机器人病毒

    《无暇赴死》反派萨芬虽然整体表现平庸,但是他确实创造了一种相当残酷的超级武器。这种超级武器是一种纳米机器人,经过DNA编码之后,一旦接触就能让特定的对象立即致死。操作方便,精确打击,致死率高,无法破解,确实算得上是一种超级武器。

    这种武器的设定多少有点致敬《女王密使》的意思。在这部电影,反派设计了一种可以让所有生物绝育的病毒。只不过这种病毒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他组织了世界各地的12名女子,让她们把病毒带回家乡去传播。对比起来,纳米机器人的设定更加高效、精准、先进一些。

    《女王密使》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纳米机器人的设定多少也有一些新冠病毒的影子——没有特效药治疗、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极大概率会传染给亲密的家人。最终邦德因为染上针对玛德琳和孩子的纳米机器人而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几乎可以换言之是007死于新冠病毒。这样的设定放在2021年的今天是多么的恰如其分,也算得上2021年的世纪绝唱了。

    10. 最后,酒还是要喝的

    "Shaken, not stirred!"只要听到这句,就很知道我们的特工邦德又在点他的至爱马提尼了。但其实除了马提尼之外,《无暇赴死》里还出现了喜力啤酒、伯兰爵 (Bollinger) 香槟、以及金钟酒庄 (Château Angelus)的红酒。

    当邦德和Felix在牙买加的酒吧里,他喝的就是喜力。当然以我个人对这款酒的评价,我觉得高雅的邦德不至于会爱喝。要强行理解的话,只能说牙买加小地方酒吧的选择确实不多,邦德也只能入乡随俗。当然更简单的理解方式,这就是个硬广。

    至于伯兰爵香槟则出现在酒保背后的酒架上。这款酒与007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1973年的《007:你死我活》中就第一次出现。此后的四十多年里,几乎每一部007电影都曾出现过这款酒。到克雷格的邦德时代,在《007:大破量子危机》中,他就与邦女郎共饮过这款酒。

    最后重磅出场的就是金钟酒庄的红酒,标志是酒标上的大钟。当邦德闯入Q家里的时候,Q正在为男友准备约会的晚餐。邦德发现桌上备好的红酒,看了两眼好像很满意的样子,毫不客气地打开,给自己倒一大杯。这瓶红酒正是来自金钟酒庄。

    《大战皇家赌场》

    当然这也不是邦德第一次喝这个酒厂的红酒。在《大战皇家赌场》中,他就曾和伊娃·格林在前往蒙地卡罗的列车上,一起开了一瓶金钟酒庄82年的红酒。后来,邦德就爱上了这个女人,并且爱得无法自拔。由此可见,这款酒确实适合约会的时候喝,Q的选择还是不错的。

    以上十个彩蛋当然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如果看得足够仔细的话,肯定还能找到更多。比如邦德也曾在非正传电影1967年的《皇家夜总会》中有过一个女儿;再比如上一代M的遗物、赠予邦德的、那只披着英国国旗的陶瓷狗也出现在电影里的车库。

    总而言之,凯瑞·福永用这种回顾历史、充满敬意的方式,“杀死”了这位一代特工,也向过去做了最决绝的告别。因为我们都知道,007必须要改变,带着冷战印记的邦德已经无法在新时代继续走下去了。这次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视频版,欢迎关注://weibo.com/3094298227/L04sm4LWQ?from=page_1005053094298227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

     8 ) 邦邦身边的小可爱们

    Q

    1 是给现小对象做晚饭重要,还是给老伙伴查情报重要,哎,IT果然整天要加班,太难了。

    2 本喵亲亲无毛猫, 不知道该羡慕谁。

    3 “邦邦你这个小傻子,你为什么不跑”,哦,原来是为了心爱的女人,哎,快把电话接给人家老婆,原来我Q才是个小傻子。(你才不傻呢,最聪明最可爱的本喵喵)

    M

    1 邦邦你居然没死,彻底退休又强行回来就算了,还整天嫌弃我小,我哪里小,明明是桌子大。

    2 邦邦一点都不在乎我,擅自杀人都不问问我,悲伤。

    3 快接我的阿瓦达坑大瓜。(最后还是决定发射导弹,瞄准岛上的坑坑)

    Blofeld

    1 邦邦我要剥夺你的快乐,掏空你的世界。

    2 我要让邦邦成为单身狗,我的计划成功了。

    3 真看不下小两口吵架,快来我这里给你们来婚姻心理咨询(真人生导师瓦叔叔)

    Safin

    1 我心爱的女人到底看上了邦邦什么好。明明我和他一样好(我比他还要好)

    2 草药学小王子就是我。

    3 即使我爱的女人不爱我,我还愿意帮她带她和别人生的孩子。(痴痴的Safin)

    Paloma

    1 好激动好激动,我准备了三个星期就是为了今天。(你确定你只练了三个星期嘛)

    2 邦邦你不要激动我没有想和你怎样,我只是好心帮忙换衣服...

    3 boom biu biu boom(姐姐真好看,满屏都是腿)


    以上就是本集看完有印象的小可爱们,至于邦邦一家三口的故事,就不再赘述了。(哪有配角小可爱们来的精彩呢:)

    纯属调侃请勿当真。

     短评

    007 系列要想办法重生了……不然再这么拍下去,我就把 007 和碟中谍彻底搞混了……(不要招惹高科技单身狗,不然他有一万种办法让情侣们生不如死)

    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对于非007迷的观众来说,又臭又长足以概括。反派有那么厉害的纳米武器却用的这么拧巴,干啥呢?

    4分钟前
    • 必烈
    • 还行

    我是不会躲子弹的,要躲也是子弹躲我

    9分钟前
    • Tasogare
    • 推荐

    我拖家带口邦德也拖家带口,我996他007

    13分钟前
    • lakeblur
    • 较差

    从十六年前公布选角被嫌弃到皇家赌场开始征服观众再到这代影迷心中“最好的007”,没想到谢幕篇剧情这么拉胯,差点以为是日本郭敬明拍的,拉了美女影帝过来只是当工具人。最后“She has your eyes”倒是有英国人那味儿…多一星给丹叔的表演,终于有机会在这系列展现演技了。

    14分钟前
    • e|理智型神经病
    • 还行

    Who is Q’s date?

    19分钟前
    • Cathy
    • 还行

    看到没空去死,还以为有多紧凑多激烈,结果剧情拖拖拉拉夹带着煽情160分钟,时间充足地去死了。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开头Bond骑着小摩托嗖地90度爬上山城仿佛吴京附体;女特工娇憨又性感,打戏太养眼我疯狂爆灯;中后段开始冗长,坐得屁股好痛;结尾过于抓马,面具人死前最后一击竟是硬要拆散苦命鸳鸯,惦记着这些情情爱爱的,作为本片大反派,格局也太小了!

    25分钟前
    • 桔汁小馄饨
    • 还行

    各位美女姐姐逃命/搏斗的时候换上平底鞋吧,好怕她们崴到脚😅

    30分钟前
    • Parthenolide
    • 还行

    丹尼尔谢幕多给一星 先夸吧 整部动作戏场面和打斗画面都很好看很流利 开头炫技那段还挺亮眼的 人物情感刻画更丰富了 然后ana古巴出场一小段非常惊艳 但⚠️后续就是冗长的剧情 先是女主长了一张嘴但我就是不跟你说 像一个情感线工具人。接着就是看似影片格局很大 反派出场前跟上一部一样气氛营造很足 但也是同样形式大于内容 系列最恐怖反派❌ 只是把反派仪式感拉满然后结果也没干什么 厉害的反派才能衬托出james的厉害不是吗?你有这么厉害的生化武器就干这?装模作样神神叨叨(一些清洁人类灭霸思想🈶️ )然后为了死在邦德前头就得跟他多唠一会 整个为了死而死 就这拍了2h40min属实是导演编剧占很大问题//我以为我会为邦德赴死而哭 但确实 为邦德些许潦草的结局遗憾不甘(我哪想得到15年了维斯帕还要被炸墓)

    35分钟前
    • 听说_?
    • 还行

    Ana de Armas的短暂出场太惊艳了,看似紧张焦虑同时又俏皮可爱性感,执行任务过程中又很专业且致命,以至于电影剩余时间都在想她还会不会出现,甚至如果她是下一任007我都会觉得非常Ok。

    3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邦德在介绍玛德琳和女儿的时候,说“他们是我的…”然后用嘴型说family的一幕还挺让人唏嘘的,结尾落泪的我有一半的眼泪是被汉斯季默的弦乐激发的

    39分钟前
    • 苦禄
    • 还行

    说真的,最好看的部分是片头mv

    42分钟前
    • 小盐
    • 还行

    还行 可是古巴的007女郎比女主好看啊(认真

    47分钟前
    • Heroin 🐯
    • 推荐

    这个剧本真是太庸俗了,制造绝情散的反派棒打鸳鸯感觉是武侠片里的剧情。美女都是走马灯工具人,古巴大美女打完就消失了?风景也乏善可陈,挪威那么美拍出来就这? 唯一的亮点是终于给Q摆正了取向,茶具加蒸笼深得我心。

    5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1.又是带着生化武器想play god的反派;2.james bond也开始拖家带口了;3.这个日俄边界废弃前苏联小岛的极端冷酷的钢筋水泥建筑倒真的是,很有味道,侘寂+冷酷苏维埃。纪念在英国的最后一场首映加电影。

    52分钟前
    • 焱焱子
    • 推荐

    结局值一顿眼泪,Bond全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连贯动作戏很吸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两个小时后变成审美疲劳。安娜贡献了精彩的一段打斗,蕾雅一如既往的美以及不停散发的荷尔蒙,所有的角色都产生强烈反应(包括她爹),反派动机weak但是耐不住长得好看,一副肾虚的样子很让我怜爱,小本好久不见脸上又增岁月痕迹。总之是一部很精确戳中观众的商业片,又搞英雄迟暮那一套,爱情戏稍微俗了点,儿女情长那一套不适合James,丹尼尔帅到看见他就窒息,怪不得是万千女性的性幻想对象。

    54分钟前
    • 含糖渡鹤影
    • 推荐

    4.5開場便見證了007史上首部滿版IMAX跑馬燈,為最終回開啟有別以往的序幕,前1個小時有非常密集的滿版畫面,凱瑞福永對IMAX攝製的野心效果絕佳,影片在極長的敘事篇幅之下為克雷格的龐德註下了悲壯又美麗的完結,龐德這一生作為情報員一直在痛失摯愛中度過,從來都抓不住命運的他,這一次有了必須放手一搏的私人原因,也有了願意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勇氣,菲比沃勒加入腳本撰寫真的有差,女角刻畫立體,冷幽默也讓人會心一笑,安娜德哈瑪斯僅一場戲,但是這一場戲足以讓人愛上她,菲比也把龐德一直以來看到女特務就調情的設定揶揄了一番,真要挑缺點的話片長還是冗長了些,但是作為謝幕作,我認為值得一次。結尾流淚了,克雷格的龐德,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英雄輓歌,原因是極為私人美麗的,而他也留下了他曾經存在過的證明,他的愛的結晶。

    58分钟前
    • Puff
    • 推荐

    冷静下来看待自然是很难令人满意,哪怕不提谢幕之作的噱头,以平常系列新作来说大部分时候也相当的乏味和普通——福永在片场敷衍了事的传闻似乎不再是谜。但作为自幼的007死忠,真的无法不为克雷格喝彩,在他之前最爱的康纳利,以及拉赞贝、摩尔、道尔顿、布鲁斯南,五人皆在扮演同一个“邦德”,一个近乎神一般无所不能的存在,而克雷格的“邦德”,明显是另一个人,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邦德”。十几年来他失去了同僚、身份、真爱、家人,不再是不死之身的铁金刚,于一次次伤痕中逐渐成为一个鲜活的人,而当寻回这一切时,“我从未离开”的他也只得告别。这十年的好莱坞,终于不再迷信英雄不灭,杰克曼、唐尼、克雷格,我们不再好奇下一位继任者,或相互比较历代的不同,因为他们被永远定格在这独一无二的时刻,哪怕一路坎坷,也足以被铭记和致意。

    5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笑着进去哭着出来

    1小时前
    • 膔中间有个野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